《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言:“天下所有食货,粤东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也。”食材汇聚、名家荟萃,各种菜系、各类技法在这里碰撞交流,激发出无穷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便是“食在广州”的魅力所在。近些年,广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长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如果将直辖城市纳入排列范围,也仅次于上海市。作为千年商都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食品工业在城市发展中后来居上,成为串联农业与餐饮的重要产业纽带。总第389期
![]()
农林牧渔:呈现先减后增趋势,南沙区连续三年居于首位
2017-2022年广州市农林牧渔产值呈现先减后增趋势。2018年产值降到谷值358.2亿元,2019-2022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升至峰值482.5亿元。从内部产值结构来看,广州市农林牧渔产值常年保持“农业>渔业>牧业>林业”,其中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比重由2017年63.2%上升至2022年64.7%,渔业产值比重由2017年20.9%上升至2022年26.8%,牧业产值比重由2017年14.9%下降至2022年7.5%。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19年增城区农林牧渔产值位居十大区首位,2018、2020-2022年南沙区居于首位。从长期来看,南沙区、增城区、花都区一直居于广州市前三位。其中2020年南沙区与增城区均突破百亿大关,分别达到111.7亿元和110.9亿元。2022年,南沙区实现133亿元,同比增长8.4%,增城区实现117.9亿元,同比增长3.2%。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从广州市各区内部农林牧渔产值结构来看,南沙区渔业产值居于主导地位,2022年实现59.3亿元,占南沙区农林牧渔产值比重44.6%。增城区与花都区均以农业生产为主,2022年分别实现79.3亿元和58.2亿元,占比本区农林牧渔产值分别高达67.1%和62.9%。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
2017-2022年广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突破300家,达到303家,2022年达到366家,同比增长4.9%。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2018年未公布)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广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营业收入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19年,食品工业上升至1657.1亿元,2020年略有下降,2021-2022年连续两年增长,2022年实现1921.2亿元,同比增长4.9%。从内部营业收入结构来看,2017年收入结构为“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酒、饮料与精制茶制造业”,2019-2022年连续四年保持“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与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占食品工业比重由2017年31.9%上升至2022年41.3%,农副食品加工业比重由2017年26.2%下降至2022年25.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比重由2017年15.9%上升至2022年20.5%。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2018年未公布)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广州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利润总额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18-2020年利润总额连续三年增长,2020年达到峰值162.6亿元。2021年利润总额有所下降,2022年上升至148.1亿元,同比增长1.7%。从内部利润总额结构来看,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与精制茶制造业利润总额长期居于第一位和第二位,2019年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峰值74.2亿元,2021年酒、饮料与精制茶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峰值47.1亿元。食品制造业占食品工业利润总额比重由2017年49.1%下降至2022年41.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比重由2017年15.4%上升至2022年25.5%,农副食品加工业比重由2017年19.5%下降至2022年17.6%。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
2017-2022年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首次突破1000家大关,达到1317家,2022年餐饮业法人数量达到1859家,同比上升15%。![]()
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2017-2022年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18-2019年实现两连增,2019年达到368.1亿元,2020年降到337.5亿元,2021-2022年营业收入再次两连增,2022年达到421.7亿元。从内部营收结构来看,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常年保持“正餐>快餐>饮料及冷饮>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其他餐饮”,其中正餐占限额以上餐饮业比重由2017年47.5%上升至2022年49.7%,快餐占限额以上餐饮业比重由2017年40%下降至2022年26.2%,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占限额以上餐饮业比重由2018年4.1%上升至2022年10.1%。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2018-2019年餐饮业利润总额实现两连升,2019年达到峰值19.71亿元,2020年降到5.47亿元,2021年上升至10.21亿元,2022年降到谷值-5.45亿元。从内部利润总额结构来看,2017-2019年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中正餐占比最高,2019年达到37%。2020-2022年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主要以饮料及冷饮为主,2021年利润占比达到59.7%。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广州限额以上餐饮业连锁门店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2018-2019年连锁门店数量两连增,2019年达到2860家。2020年略有下降,2021-2022年连锁门店数量两连增,2022年达到4228家,同比增长26.5%。从内部连锁门店结构来看,广州市常年保持“快餐>其他>正餐”,其中快餐门店数量占餐饮连锁门店数量比重由2017年71.1%下降至2022年50.2%。正餐门店数量占比由2017年7.6%上升至2022年17.4%。其他类型门店数量2021年突破1000大关,达到1086家,2022年上升至1368家,同比增长26%,占餐饮连锁门店比重32.4%。数据来源:历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横向拓展39个行业门类,纵向拉伸级数5级
根据产业链拉伸理论,广州市食品产业链横向拓展39个行业门类,纵向拉伸级数6级,整体产业链重心主要集中在精深加工层级,已经发布南沙青蟹、从化荔枝、增城荔枝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原材料层级:主要以生产蔬菜、水果、甘蔗、鱼类生产为主。农业生产:蔬菜411.6万吨、园林水果81.9万吨、甘蔗52.6万吨、稻谷12.6万吨、花生0.9万吨。牧业生产:猪肉5.1万吨、禽肉4.4万吨、禽蛋3.4万吨、牛奶3.4万吨、蜂蜜0.4万吨。渔业生产:鱼类46.4万吨、甲壳类2.7万吨、贝类0.2万吨、其他水产类0.5万吨。数据来源:2023年广州市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初加工层级:主要以水产与水果生产为主。依托广东穗方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大米,依托广东广垦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冷鲜猪肉,依托广州市佳荔干鲜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荔枝、龙眼干鲜果,依托广东广远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鲜、冷冻鱼虾等水产。精深加工层级:主要以糕点制造和饮料制造为主。依托广州市洲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马蹄粉、糕制品,依托广州禄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鱼丸、鱼糜制品,依托广州市广味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酱油、醋等调味品,依托广州市珠江莲蓉食品有限公司、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月饼类糕点,依托广州市金妮宝食用油有限公司生产油菜籽油、亚麻籽油等食用植物油,依托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生产凉茶饮料,依托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含乳饮料、液体牛乳,依托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桑葚汁,依托广州南沙珠江啤酒有限公司生产啤酒类产品。![]()
高端产品层级:广州市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研发的“黄鸡肽”,是利用江村黄鸡高富集的氨基酸基础条件,添入海参、松茸、枸杞等名贵中医药食同源食材,研发出的食源性低聚肽产品。广州黄沙水产有限公司完成庆团圆佛跳墙、金汤龙脆礼盒、百香果磷虾及即食类产品等9款自主研发产品,海鲜粽礼盒、新款牛奶花胶礼盒2款合作研发产品,各产品深受市场消费者认可。1-9月累计产值近1400万元,销售转化率78%。展示销售层级:广州市食品产业链已经覆盖电商平台、餐饮平台、商超、便利店、工业品制造商等线上线下与国际国内渠道。广州市南沙预制菜产业园以“三心一区一基地”为布局,规划面积1000亩,覆盖榄核镇、大岗镇、横沥镇、万顷沙镇、龙穴街五个镇(街)。产业园拟投资2.13亿元,经营覆盖生猪养殖与屠宰加工、现代渔业、预制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集科研、生产、物流、销售一体化,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35亿元。2024年9月,广州南沙预制菜产业园(雪印)首批首单预制菜产品在南沙综保区一站式拼柜出海美国,拓宽预制菜进出口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富凌食品科技产业园项目于2020年立项,一期项目用地271亩,已建成日加工6,000吨的大豆压榨线、年加工能力36万吨的豆油精炼车间,年产量24万吨的包装油车间,还包括了立体全自动小包装油仓库、油脂和豆粕仓储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设施。广州作为广东省千亿级核心食品产业名城,已成为龙头企业、科研技术、产业资本、政策供给、信息发布的集聚高地,未来还需要深入推动民生保障食品、休闲与时尚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做优老年和婴童食品、做好保健食品、做成宠物食品等新兴产业,构筑核心城市新优势。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9号馆(展览)
![]()
更多食品产业集群(园区)研究、招商、规划,请关注食业园区研究院联系电话:17854177720、1583011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