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总第391期
农林牧渔: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武陟县居于首位
从内部结构来看,焦作市农林牧渔产值常年保持“农业>牧业>服务业>林业>渔业”,其中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17年61.7%上升至2022年61.8%,牧业产值由2017年26.2%下降至2022年24%。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从县(区)排名来看,武陟县农林牧渔产值66.3亿元,居于第一位。孟州市实现49.7亿元,居于第二位。温县实现46.82亿元,居于第三位。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焦作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数量呈现先减后增趋势。2018-2021年企业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降到谷值90个,2022年上升至104个。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从内部收入结构来看,2017-2019年呈现“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2021-2022年转变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201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347.1亿元,2022年降至119.9亿元。2017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216亿元,虽然2022年降至143.1亿元,但收入占食品工业收入比重上升至39.6%。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从内部利润结构来看,2017-2019年农副食品工业利润贡献最高,2019年实现13.2亿元,贡献率达到52.2%。2021-2022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贡献最高,2022达到14.5亿元,贡献率达到70.5%。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焦作市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数量呈现先减后增趋势。2021年降到谷值14家,2022年上升至18家。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2018、2020年未公布)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焦作市餐饮业零售额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2021年零售额达到第一个峰值123.1亿元,2022年下降到122.4亿元,2023年上升至133.9亿元,同比上升9.4%。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2019年未公布)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焦作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呈现先降后增趋势。2021年降到10396万元,2022年上升至10452万元。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2018、2020年未公布)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2017-2022年焦作市限额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呈现先升后降趋势。2019年利润总额达到峰值957万元,2021-2022年利润总额降到负盈利水平,2022年负盈利237万元。
数据来源:焦作市历年统计年鉴(2018、2020年未公布)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横向拓展40个行业门类,纵向拉伸级数5级
根据产业链拉伸理论,焦作市食品产业链横向拓展40个行业门类,纵向拉伸级数5级,产业链品类以及营利重心主要集中在精神加工层级。另外县域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面,“温县铁棍山药”、“博爱七贤”、“沁幸有礼”等均已经发布应用。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原材料层级:主要以小麦、蔬菜和食用菌生产为主。农业生产:小麦产量117.1万吨、玉米90万吨、花生11.9万吨、蔬菜和食用菌184.2万吨、瓜果14.8万吨、水果15.3万吨、食用坚果0.5万吨。牧业生产:猪肉7.8万吨、禽肉3.9万吨、牛奶9.3万吨、禽蛋14.2万吨。
数据来源:焦作市2023年统计年鉴 制图:食业园区研究院
展示销售层级:焦作市食品产业链已经覆盖电商平台、餐饮平台、商超、便利店、工业品制造商等线上线下与国际国内渠道。
焦作休闲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总占地88亩,总建筑面积约55000余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亿元,是鸿运国际商城积极探索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新模式。项目以文化、商业、产业“三业融合”的发展理念,重点建设“一馆一街三基地”,即焦作味道博物馆、非遗美食特色街、休闲食品供应链基地、预制菜供应链基地、半成品食材供应链基地,将焦作特色饮食文化与文旅文创有机融合,构建“吃、游、购、娱”全产业链,让“怀川味道”饮食品牌成为焦作文化和旅游的新名片。
发展建议
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联合龙头企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等单位共同成立,为行业搭建研讨交流平台,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实现成员之间融合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