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仅带来了味蕾的“盛宴”,更带来了直抵心灵的多感官沉浸式体验。近年来,在媒体传播的助推和情绪释放的刺激下,“成瘾性餐饮”逐渐进入人们视线,以高强度的多维刺激、易“上头”的多重口味,刷新着美食榜的热度。其中,香辣味、麻辣味的川湘菜和川渝火锅挑动着食客的味蕾,是“成瘾性餐饮”的代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成瘾”是餐饮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因为“成瘾”意味着复购,下饭则是当下的消费需求,这也是未来餐饮业主攻的方向。
不久前,2024年中餐菜系品牌强度榜单揭晓,前三甲分别是川菜、粤菜和湘菜。 近年来,川湘菜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20—2023年,在地方菜中,中餐比例基本稳定保持在15%左右,而川菜则稳居地方菜市场第一,在中式菜系结构中,火锅占比为14.1%(其中川渝火锅占比超过40%),川菜则占比13.7%,仅次于火锅。 在八大菜系中,若说最有性格的菜系,自然要数川菜和湘菜,一个麻辣,一个鲜辣。而辣,正是一种成瘾性口味。 除了辣,酸、甜也能让人上瘾,贵州人说:“一天不吃酸,浑身打颤颤。”贵州村超的火爆,让酸汤火锅走进全国吃货的视野,以至于遍地开花。 甜味不必说,看看快速发展的茶饮界就知晓,就连火锅店也抵挡不住甜品的诱惑,“辣+甜”的组合,可谓“瘾上加瘾”。 除了成瘾性,品牌也调整了客单价,原本“三思而后消费”的美味,竟一下子飞入寻常百姓家,自然扩张迅猛。例如湘菜品牌兰湘子,用了5年时间在全国开出280多家店。川菜品牌周麻婆,目前门店超160家;冯四孃、全牛匠主打翘脚牛肉,门店均已突破100家。 川湘菜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下饭,够辣够爽,才够下饭。有餐饮人表示,下饭是现阶段餐饮的要义。所以,很多餐饮店或火锅品类发展方向都开始往下饭方向倾斜,典型的如渣渣牛肉、鲜烧牛肉的崛起。未来,“成瘾型餐饮”或将成餐饮新风口。 一项“餐饮消费大调查”显示,高达91.2%的受访者表示川菜等“成瘾性餐饮”香气诱人、味道好吃,也有88.6%的受访者表示“成瘾性餐饮”能够让人获得精神满足。“成瘾性餐饮”的吸引力强、生命力旺盛,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热度。截至2024年10月,微博平台关于“吃上瘾”关键词搜索下的话题最高阅读量为2亿次,抖音平台“吃上瘾”相关话题的最高播放量达到了2830.2万次。 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成瘾性餐饮”洞察报告2024》显示,“成瘾性餐饮”能够保持高热度,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一些食物自带成瘾性,与人体发生奇妙反应后,激活了大脑的奖赏机制,促进了消费循环。例如富含辣椒、糖等因素的食物就在口味上使人上瘾。 二是外部环境因素,例如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品的生产,加之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整体营造出一个“致瘾”环境。 三是现代生活节奏偏快,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压力需要释放,而“成瘾性餐饮”可以让消费者的情绪得到纾解。 调查发现,很多消费者对餐饮的需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烟火气,喜欢新鲜快炒,这是心理上对健康安全、营养美味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下饭,喜欢用更多元的食材配饭吃,以解决裹腹的需求。而“成瘾性餐饮”正满足这两种需求。 关于“成瘾性餐饮”的特质,主要有香辣味、麻辣味、酸味、酸辣味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餐饮市场的繁荣,一些具备上述特质的赛道走向成熟,例如川渝火锅、酸汤火锅、烧烤等。 带有香辣味、麻辣味的川湘菜和川渝火锅等赛道发展“火辣”。香辣味是一种经典口味,其用香油、辣椒作为主要原料,辅以葱、姜等调制而成。麻辣味的“麻味”主要来自干花椒、花椒粉、花椒油、藤椒油、青花椒等,“辣味”主要来自干辣椒、辣椒粉、辣椒油、小米辣等。这两大经典口味的代表赛道有川渝火锅、麻辣烫、冒菜、小龙虾、卤味熟食等。 除了麻辣味,酸味、酸辣味也是当下流行的味型。随着调味料领域的不断进化,酸味可从醋、大蒜、番茄、毛辣果、柠檬、酸角、百香果等调味品或食材中获得,从而赋予了食物更丰富的口感。酸味、酸辣味的代表赛道有酸汤火锅、酸菜鱼、酸辣粉、螺蛳粉等。其中,酸汤火锅作为近年爆火的赛道,将贵州酸汤火锅、云南酸菜火锅等地方特色美食发扬光大。 烧烤、烤串等烟火气赛道散发“致瘾性”。油脂类食物可以快速补充能量,使人获得活力、满足感和愉悦感。具备“烟火气”的代表赛道有烧烤、炸串、炸鸡等,它们普遍具有口味浓、烟火气足等共性。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保持“成瘾性餐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建议餐饮品牌在产品、营销、传播三方面开足马力。 “成瘾性餐饮”的产品口味多元,选材广泛。在产品上,餐饮品牌主要针对麻辣味、香辣味、酸辣味等容易“上头”的口味研发产品,同时选材广泛,从肉禽蛋到水产,从米面粮油、果蔬到乳制品,都可以挖掘相关食材,如羊肉串、小龙虾等。 “成瘾性餐饮”品牌在场景打造上应注重调动消费者的多重感官。在场景上,为了让消费者“上瘾”,餐饮品牌可以通过场景打造刺激消费,例如采用高饱和度的装修颜色和营造沉浸式的消费场景等。 “成瘾性餐饮”的一大特征便是多感官刺激。在场景营造这一环节,餐饮品牌可以很好地将消费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调动起来,强化消费者的感官记忆。 借势“盲盒经济”等,“成瘾性餐饮”品牌从多方面突围。在传播上,为了让消费者“上瘾”,餐饮品牌可以采用当下热门的营销方式,例如联名、直播、开盲盒等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其中,“盲盒经济”作为一种新业态,体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新偏好,已在潮玩、零食等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一些餐饮品牌将其引入餐饮业,推出盲盒咖啡、盲盒吐司等形式,在国内多地引起不错的反响。 有关专家指出,“成瘾性”是餐饮发展的底层逻辑,无论聚餐,还是下饭,“成瘾”是复购的前提,如果产品不够“成瘾性”,顾客不够依赖,经营则难以为继。 从经营策略上看,“成瘾性餐饮”品类可以更为细分,用户也会更垂直,可复制程度更高,供应链也会更轻、更完备,同时市场竞争也会更激烈。而此时比拼的唯有品牌力,谁率先突围,谁就是最后的赢家。来源:《中国食品报》(2025年01月01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