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Si 膜层寄生吸收讨论

文摘   2024-09-18 21:54   江苏  


Aaron PV

读完需要

9
分钟

速读仅需 3 分钟

/ poly-Si 膜层寄生吸收讨论 /


引子

太阳能电池的光学损失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前表面反射
  • 遮光损失
  • 后表面透射
  • 膜层寄生吸收

改善光学损失的方法:

  • 窄线印刷,减少遮光
  • 减反膜,降低反射
  • 表面制绒,降低反射
  • 陷光技术,增加光程

什么是寄生吸收parasitic absorption?

  • 寄生吸收(parasitic absorption)是指在太阳能电池中,光被吸收但不产生有用的电子-空穴对的现象,从而导致光学和电学效率的损失。这种现象会减少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因为它消耗了本可以用于产生电流的光能。导致寄生吸收的原因主要包括:
  1. 死层(Dead Layers):在一些传统太阳能电池的前表面,由于重掺杂引起的缺陷和俄歇复合,导致该区域内的载流子扩散长度受到限制,生成的载流子被认为是“死”的或无效的。
  2. 自由载流子吸收(Free-Carrier Absorption, FCA):在长波长范围内,材料内部的自由载流子可以吸收光子,这个过程不会产生有用的电子-空穴对,而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3. 背表面反射率非均一性:如果电池的背表面反射率不是100%,那么通过电池背面进入的光可能不会被有效利用,导致寄生吸收。
  4. 多晶硅层的吸收:在poly-Si/SiOx接触结构中,尤其是当这些膜层放置在太阳能电池的前表面或双面电池的背面时,由于多晶硅层的光学吸收特性,可能会引起显著的寄生吸收。
  5. 材料特性:多晶硅的晶态、晶粒尺寸和掺杂水平都会影响其吸收系数,从而影响寄生吸收的程度。
  6. 沉积方法和参数:不同的沉积技术(如LPCVD、PECVD、PVD)以及沉积参数会影响多晶硅薄膜的晶态、晶粒尺寸和载流子浓度,进而影响其光学和电学性能。
  7. 接触面积:接触区域的大小也会影响寄生吸收的程度,较大的接触面积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光被吸收而无法贡献电流。

poly-Si的光学性质

分析仪器:椭偏仪SE、透射、反射分析仪
  1. 吸收系数:Poly-Si的吸收系数对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至关重要。在300 nm至700 nm的波长范围内,Poly-Si展现出略高于单晶硅(c-Si)但低于非晶硅(a-Si:H)的吸收系数。当波长超过900 nm时,Poly-Si的吸收系数高于c-Si,这不仅包括带对带吸收,还包括寄生自由载流子吸收(FCA)。
  2. 晶化率影响:300-700nm波段,晶化率越高对应吸收系数越低,a-Si:H吸收系数最高。poly-Si晶化率越高,相应短波段吸收系数越低。
  • LPCVD沉积的poly-Si晶化率较高(~80%)相比PECVD方式poly-Si吸收系数要低些。
  • 对于长波段800nm以上波长,poly-Si的掺杂量对长波段吸收系数影响较大,掺杂浓度越大,吸收系数越高。
  • 模拟数据结果,poly-Si用于晶硅前表面时,每增加10nm厚度poly-Si,电流密度降低~0.5
  • 用于背表面,150nm厚度p poly-Si掺杂浓度 会导致电流密度损失~ 对应效率影响0.1-0.2%abs;n poly-Si一般引起电流密度损失
  • 掺杂水平:Poly-Si的掺杂水平显著影响长波长(800-1200 nm)的吸收系数,更高的掺杂水平导致更多的吸收。这种自由载流子吸收与掺杂水平有关,影响太阳能电池的长波长响应。
  • 沉积方法:不同的沉积技术,如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会导致Poly-Si薄膜的晶态和晶粒尺寸差异,进而显著影响光学特性,尤其是吸收系数。
  • 沉积参数:在LPCVD过程中,沉积温度与Poly-Si的吸收系数相关。较高的沉积温度导致更高的沉积速率、增加的晶态、更大的表面粗糙度和晶粒尺寸。然而,随后在1000°C的高温退火显示,较低沉积温度(低于580°C)的薄膜展现出更好的晶粒形成,形成更大的晶体和较少的热诱导缺陷,并且吸收系数更接近晶化硅。
  • 不同成膜方式PVD vs LPCVD vs PECVD对应poly-Si的晶化率、晶粒尺寸、膜层致密性有差异,对应吸收系数会有不同,一般

    • 晶粒尺寸 LPCVD >PECVD > PVD
    • 晶化率 LPCVD > PECVD > PVD
    • LPCVD的关键参数是温度
    • PVD的关键参数是腔体压力
    • PECVD影响因素较复杂

    poly-Si膜层寄生吸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膜层的厚度和面积

    • 晶化率影响短波300-700nm范围吸收系数
    • 掺杂浓度影响长波段800-1200nm范围吸收吸收

    降低膜层寄生吸収的方法

    • poly-Si膜厚减薄 vs 局部减薄
    • 增加透明导电膜作为缓冲层
    • poly-Si掺杂优化,掺C、O、N等
    • 激光减薄
    • 钝化层优化,减少界面态及寄生吸收
    • 光路管理

    2.1 poly-Si膜层减薄

    • 降低poly-Si膜厚可以大幅改善寄生吸收问题
    • poly-Si厚度需要兼顾考虑钝化及金属化接触性能及横向电阻率,现阶段一般需要~100nm左右poly-Si才能保证金属化过程浆料不烧穿。需要浆料配合改善
    • LECO技术为烧结降温打开了空间,背面浆料开发配合薄poly-Si优化
    • 等离子体刻蚀技术RIE(Plasma Reactive Ion Etching)用于局部减薄poly-Si,可实现前表面poly finger。

    • poly-Si膜厚由200nm经RIE处理逐步值60nm时,iVoc无明显变化;膜厚低于60nm以下时,iVoc急剧下降。表明对于钝化性能,poly-Si有个临界膜厚,超过临界厚度之后钝化性能达到饱和状态。

    2.2 增加透明导电层作为缓冲膜

    • TCO的优点:
      • 良好的横向电阻率
      • 低吸收系数
      • 优异的热稳定性
    • 有研究表明,15nm厚度的poly-Si/SiOx可实现较好的钝化效果 iVoc~720 mV,叠加TCO膜层之后,寄生吸収可大幅降低
    • TCO膜层一般用溅射方式成膜sputtering,可能会对poly-Si膜层造成损伤,溅射损伤可通过氢化步骤修复
    • 常见TCO有ITO氧化铟锡、AZO氧化锌铝、IZO氧化铟锌等

    2.3 poly-Si/SiOx结构中引入其他轻量元素C、O、N

    PECVD沉积的掺杂多晶硅(Poly-Si)材料的光学特性,寄生吸收电流密度()和光学带隙()随不同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在poly-Si中掺杂轻元素(如氮、氧、碳),可以调节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质,从而减少寄生吸收并优化电池性能。

    • 是指由于寄生吸收而损失的电流密度。在太阳能电池中,希望这个值尽可能低,以减少由于寄生吸收导致的光电效率损失。
    • 是材料的光学带隙,它决定了材料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光学带隙越大,材料对长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低。
    • 在特定的N2O比率(~20%)或碳浓度(~7%)下,达到最小值,这表明通过精确控制掺杂元素的浓度和比例,可以有效地减少寄生吸收。

    2.4 局部poly-Si/SiOx接触

    • 背结设计,p-n结位于电池的背面,这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双面性
    • 选择性poly-Si/SiOx结构,前表面的poly-Si/SiOX接触选择性地放置在金半接触区域,以实现更好的光捕获和减少寄生吸收 ![[Pasted image 20240818190513.png]]

    局域poly-Si/SiOx制备流程

    PERC+POLO结构

    • PE法掩膜方式制备图形化 a-Si→ 磷扩+晶化 → 正面沉积SiNx钝化减反膜 → 去边缘及背面PSG → 背面沉积 p-poly-Si → 背面钝化膜层沉积 → 金属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除非特别注明,均在创作共用署名许可(CC BY)下发布,查看许可详情。

    • DOI: https://doi.org/10.1016/j.solmat.2021.111297
    • 文献标题:Mitigating parasitic absorption in Poly-Si contacts for TOPCon solar cell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 关键词:poly-Si, POLO, TOPCon, 寄生吸收,局部接触


    晶硅PV笔记
    本公号主要分享:1、晶硅光伏PV文献学习笔记2、实际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