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本文电子档资料,详见文末
一、关于产品迭代:
二、关于产品升级:
二代品,快成为低价代名词了。
前两年建的大部分是二代、三代的一烧磷酸铁锂,今年头部企业均开始布局四代、五代高压实二烧磷酸铁锂,某些工厂还没产多少产品、甚至还没建成就落后了,去年是磷酸铁锂工厂兼容磷酸锰铁锂工厂,现在是一二烧磷酸铁锂工厂兼容,变化太快!
目前行业上多数产品压实密度2.5左右(三代),2.55(三代半)、2.6(四代)产品部分量产部分验证中。
高能量密度、快充是LFP电池的长期趋势,预计动力用LFP粉压密度从2.4-2.55向2.55-2.7g/cm³,储能用从2.5以下向2.5-2.55g/cm³迭代。
关于新上的两个产品点,相对应的具体规格要求如下:
磷酸铁锂(高端动力型):0.1C放电克容量 ≥156mAh/g, 压实密度≥2.55g/ cm³,80%循环保持率下可实现循环次数3000-4000周左右。
磷酸铁锂(高端储能型):0.1C放电克容量 ≥155mAh/g, 压实密度≥2.40 g/cm³,80%的循环保持率下可实现循环次数10000以上。
当然如今新能源汽车快充的普及对于充放电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2C、3C、4C快充,相应的克容量也会发生变化,上述规格只是对在0.1C放电条件下克容量的表现。
三、关于产品价格
高压实铁锂:供需紧张,单吨盈利更优,壁垒提升带来格局优化。
神行电池富临专供,比亚迪高端动力要2.6以上。三代加工费1.7-1.8万,2.55 贵1.5K,2.6以上贵2-3K。
今年下游电池厂商对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展现出较高的溢价意愿。结合市场数据来看,压实密度达2.65g/cc的铁锂正极材料,可相应获得1-2000元/吨的产品溢价,为去年以来量产高性能铁锂的主力。而技术迭代至今,业内已能够在铁锂材料上实现2.8g/cc的压实密度。
预计25年高压密铁锂供需偏紧,单吨价格、盈利更优。24年行业内供给主要为升华,25年升华有新扩产,裕能24H2新增产能补充,另有部分产线切换,其他企业(4-5家)预计分别贡献个位数产能。我们预计25年行业需求、供给分别为73、75万吨,供需整体偏紧。当前高压密单吨加工费价格较三代高4000元以上,溢价显著。
24Q4加工费触底、碳酸锂价企稳,预计行业盈利触底回升。23年起行业加工费、锂价大幅下行,行业盈利下挫,进入24Q4加工费、碳酸锂价格均止跌企稳,预计后续行业盈利触底回升。
B客户LFP招标流标,后续改为各家企业单独协商议价,主产品为三代铁锂(粉体压实密度2.48-2.52),具备稳定供应三代产品能力的B链头部企业有限,整体挺价预计较为一致(做到不亏现金流),非头部企业仍存低价竞争,但均未中标。
LFP行业观点:产品迭代加速供需优化,头部挺价强烈。常规铁锂:预计供需修复,行业盈利触底回升。
四、关于高压实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高压密可通过前驱体颗粒状形貌的控制和级配理论的应用和二烧/草酸亚铁路线实现来提高产品压实密度。目前铁锂企业倾向于老产线基础上二烧,损失一定产能。长期新产线做到一烧压实2.55或2.6,二烧应对更高压实需求。
二烧工艺折损产能,常规铁锂稼动率预计提升,产能出清加速。考虑到二烧带来产能折损(约30-40%),我们测算24-25年常规铁锂产能分别为443、393万吨,需求分别为208、225万吨,对应稼动率为47%、57%,25年显著修复。当前行业内部稼动率分化明显,头部企业订单较饱满,三线产能利用率低,行业内部开工率差异预计扩大,低端产能加速出清。
高压密LFP壁垒提升,格局更趋集中。产品迭代下份额加速向头部集中,基于:①头部企业保持对C/B大规模出货,技术先发;②头部企业订单体量大,开发四代产品过程中形成的次品可通过二、三代订单消化,降低开发成本。当前布局四代产品的企业集中在裕能(西南地区低电价+规模效应,突破高压密)、富临(高压密锁定C需求,草酸亚铁法缩小与磷酸铁法成本差)、德方、龙蟠、万润、安达等,其中富临、裕能形成批量出货。
从数据上看,现有近50家LFP企业中,能稳定做出四代品的,只有2家;能稳定做出三代品供货的,只有不到10家;其余的,几乎全围绕在二代品中进行厮杀。
湖南裕能主要通过前驱体颗粒状形貌的控制和级配理论的应用来提高产品压实密度,其最高压实密度可达2.65g/cc。同时,该公司还基于小颗粒设计提升产品低温性能,并通过体相掺杂和碳包覆大大提升了材料的电导率,成功研发出了适合低温条件应用的磷酸铁锂正极产品。
据悉,万润新能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相较于第三代产品,压实密度、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具体为:粉末压实密度由2.50g/cm³提升至2.60g/cm³以上,极片压实从2.65g/cm³提升至2.75g/cm³。
龙蟠科技同样在高压实技术领域有所布局。其子公司常州锂源在今年4月发布的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S501,粉末压实密度达到了2.65g/cc。从最新披露的半年报可以看出,受益于高价值产品占比的提升,龙蟠科技在二季度实现了铁锂正极材料的量价齐升,同时产能利用率达到了85%以上。
目前,德方纳米公司加快推进新产品应用进程,动力型高压密新产品DY-12和储能型长循环新产品DY-17实现批量出货,超高压密新产品DY-X1验证进展顺利,高压实磷酸铁锂新产品DY-12满足快充要求。
对于高压实产品,尤其是走磷酸铁锂路线的企业,提高压实密度的壁垒不是很强。但考虑到25年整体需求端的确定性较强,尤其是宁德时代和铁锂快充车型的定点预期,高压实产品溢价逻辑明年基本不用担忧,全年需求量可能在80万吨以上,头部企业目前已有部分高压实产品,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产能验证阶段,预计到25年年底才会有大量产出,因此25年高压产品供给依然紧平衡,加工费涨价幅度对普通产品可能更好。
五、关于产能利用率
头部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非常高,几乎达到九成甚至满产状态,而尾部企业则因为亏损严重,很多产能实际上开不出来,整体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差异非常大。11月份整体行业平均利润率约为65%,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若去掉头部五家企业的数据,其余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大概只有3到4成的开工率。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尾部企业亏损严重,无法有效释放产能;其次,即使涨价,由于成本曲线的明显差异,这些企业的亏损程度仍将持续,无法通过提高产量实现盈利。
市场需求和技术迭代加速要求企业不断更新产品以满足终端需求。头部企业在技术和产品升级方面有优势,而尾部企业难以跟上这种快速迭代的步伐,导致市场竞争力减弱。
预计明年铁锂需求增速旺盛,尤其是动力和储能领域。头部企业将更注重产品结构升级和海外市场的布局,而非单纯扩产,这将使得明年整体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至65%左右,头部企业的开工率将持续维持高位,甚至在下半年达到满产状态。因此,明年卖方的话语权增强,涨价幅度可能超市场预期。
六、最后
免责声明: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由作者收集整理所得,并未体现出任何公司资料,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若是转载文章会标明出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文仅为交流学习。如涉及内容、图片、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欢迎“转发与分享”关注
获取本文电子资料及更多锂电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