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之外,更多教培从业者如今怎么样?

文摘   2024-09-18 08:01   上海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已持续三年。多家教培机构都在积极寻找转型之路。对打工人而言,也意味着一场职业大迁徙。


当“董宇辉们”转型主播成为顶流,其他的教培机构的从业者在动荡中何去何从?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抉择?


在教师节前夕,我们面向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者群体发起了问卷调查,试图呈现其工作现状、职业方向及市场格局的变化。


01

 教培群体有标签:

 高学历、有经验、身份多   



此次调查,我们询问了“留在教培行业”从业者的职场生存现状。受访者大多分布在高等教育(24%)、职业教育(14%)、幼儿教育(14%)、素质教育(12%)等领域。


“有经验”、“高学历”是教培群体的主要标签, 90后和95后是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占比超过半数。从业者普遍学历较高,具有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占比分别为77%和14%。


受访者的岗位分布相对集中,教师/助教占据了近五成的比例。此外,还包括销售和市场(31%)、课程设计/研发(14%)、行政/人事(9%)等职位。



在“教师”岗位的受访者中,超过一半是机构的全职辅导教师。有14%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学生或重点高校的在校生。


此外,37%的人以兼职的形式从事机构辅导工作,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公立学校教师、出版社编辑、互联网从业等身份。


我们面向全职教师群体询问了职业发展中的困境。“工作强度过大”、“发展道路不明晰”、“缺乏职业稳定性”是受访者呼声最高的三个方面,分别占比44%、35.8%、33%。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对薪资待遇表示不满的比例仅占25%。73%的受访教师收入基本保持稳定,22%认为收入有一定波动,但属于合理承受范围内。


进一步分析影响收入的因素,教学水平(52%)、课程推广效果(49%)、业内口碑(40%)存在诸多不稳定,机构教师为了保证收入而超负荷承载课程,加大了工作压力。


02

 教培的春天来了?

 38%从业者乐观认为需求仍在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的调查,辅导机构教师的归属感平均得分为3.86(满分5),随着收入越高,工作年限时间越长,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就越强烈。


不少受访的辅导教师对自己所处的职业群体缺乏足够的认同感,56%的人认同“校外培训是商品而非教育”这一观点。


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文件中提到“推动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有声音认为,这意味着校外学科类培训或将“松绑”。



而参与调研的从业者则表示,政策鼓励向职业成人教育和非学科类培训方向发展,但是校外学科类培训并未解禁。


在对教育培训行业前景的看法上,38%的从业者则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对培训的需求仍然存在。


问及未来的计划,45%的受访者表示有职业规划但不明确,42%的人显示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追求,表示有明确的职业方向。


我们调研了从业者在当前环境下愿意尝试的可能性,发现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倾向于通过资质考试提升职业素质(34%);


新一线城市的受访者想要争取体制内工作机会(40.6%);二三线城市的受访者专注于维护生源,有自立门户的打算(17.6%)。




2024年前程无忧秋招季启动~~

打开前程无忧51Job APP搜索【求职礼包】即可进入专区

领取秋招求职大礼包~



领取求职大礼包

【校招信息】

【大厂笔面试真题】

【简历模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