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说】人的青春是从四十岁开始的

文摘   文学   2024-07-17 15:39   广东  


             人的青春是从四十岁开始的                                             

中国人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一方面则早早地放弃了自己,扎进吃喝玩乐赌博的节奏里,或者过着没有方向、没有追求的安逸生活,不去学习,不去阅读,不去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振振有词地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我就看下一代啦!

都说教育来源于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父母的浑浑噩噩不可能修得孩子的灿烂前程。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父母。生子当如孙仲谋,为父当如梁启超。我们应当学一学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爹: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家是一个和睦、幸福、兼具传统底蕴和现代风气的文化大家庭,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在文学、经济、图书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各领风骚,其中尤以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三个中国科学院院士最为著名。三个儿子都是院士,这在中国是堪称绝无仅有的家族传奇。而这一切的美好,与梁启超本人对自己的自律和学习、对子女的关爱和要求都有莫大的关系。这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有成功背后都有一段默默的坚持和付出,隐秘,且不为世人所知。


《论语》里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说得就是学习的重要性。记得15年前的一个讲座,一位刚从德国回来的老教授,已经58岁了,讲起他的人生计划,动情地说,“虽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但毕竟我还年轻。”窗外的阳光投射进来,正照在他的头上,那一根根的银丝熠熠闪光,如此耀眼。58岁,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准备退休、颐养天年了,而这位教授却刚要开始人生的奔跑。这是不是一种年轻?这是不是一种青春?


是的,有了坚定的目标,有了梦想的召唤,有了内心的热爱,每天都是青春的状态。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读罢这段话,我遂想起一位传奇人物齐白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间小木匠逆袭成一位国画大师。他五十五岁当北漂,八十岁才成为一代巨匠。他的努力谁知道?他来到北京之后画却卖不出去,作为一个职业画家,他不得不进行了波澜壮阔的衰年变法。年近花甲之年,他的画挂在琉璃厂却无人问津,湖南、北京两大家子人都要靠他吃饭,于是他听从陈师曾的意见,毅然变法。我们知道艺术家要在晚年变法是很难的,因为要打破多年形成的习惯。但是不改只能说是复制古人没有自己的特色,成为一代巨匠的,都是那种大开大合有自己创意的,中国画重在写意,所以齐白石从头开始。变法用去了齐白石十年时间,十年之后齐白石开创红花墨叶派,也算是开宗立派了。可谓“红花墨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


齐白石的真正画法在六十岁才形成,那为什么齐白石后来又开始画虾,蛐蛐,蜻蜓这些东西呢?这跟什么有关,与“乡愁”有关,他晚年一个人在北京想家呀,他在北京身边没有儿女,孤苦伶仃一个人。想家想得不得了,就想起了自己童年时期的事,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可这些年呢,四处漂泊。他就无比怀念童年时光,他用自己的笔再现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还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红塔集团前掌门人褚时健,因为贪污174万美元,1999年,他被判无期徒刑,此时,他已经是71岁的老人了。 命运从来没有原谅过他,他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自己又身陷囹圄,这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说,不可谓不是他这一生中摔得最痛、跌得最惨的一跤。许多人既为他惋惜,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在监狱里待一年,劳改两年后,2002年他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按照我们的设想,他在老家能颐养天年,这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这样走下去,而是在老家承包了2000亩的荒山,开种果园。这时,他已经有75岁了,身体不好,他所要承包的荒山又刚经历过泥石流的洗礼,一片狼藉,当地的村都说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诸多困难并没有阻碍他的“疯狂”行为,他带着妻子进驻荒山,脱下西装,穿上农民劳作时的衣服,昔日叱咤风云的明星企业家完完全全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果园,奇怪的是,在昆明,街上的橙子10块钱4公斤,而他种的冰糖脐橙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而且产品一出来就发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云南根本见不到踪影。 


他的果园效益好得惊人。这一年,爱好爬山的王石来到了云南,特意抽时间专程去看望他,他没有看到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而是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他们俩在一起交谈没有一句言及企业管理,他向王石介绍的都是果园,气候,果苗的长势。言谈之间,他自然谈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两千亩的荒山如何管理? 


他使用了以前的办法。以前他在管理烟厂的时候,采用了和烟农互利的办法。为了让烟农种出优质烟叶,他采用由烟厂投资,直接到烟田去建立优质烟叶基地的办法,并且把进口优质肥料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烟农。当时烟农有好多都富了,与烟农“双赢”的是烟厂,原料一天比一天好,竞争力一天比一天强,厂子最后变成了“印钞工厂”。而在果园,有一百多户果农300多人忙碌,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质量,所以,多出的果子他不要。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来不以次充好。 


他还制定了激励机制,一个果农只要承担的任务完成,就能领到4000元工资,质量达标,再领4000元,年终奖金两千多元,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元,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 


以前,褚时健管理烟厂的时候,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在他管理果园,想在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这个已过80岁的老人,面对人生的沧桑,懊恼过痛苦过,但流过泪后,擦干泪水,又一次点燃希望之火,用心过日子,将日子过得红火,让周围的人幸福、快乐。 


王石感慨地说:“我非常受启发。褚时健居然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75岁了。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2000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带有扶贫的性质,而且是环保生态。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带领褚时健走出困境的,就是对命运的不屈服,就是青春浩气的再现,是对自我挑战的勇气。


想想齐白石,想想褚时健,我们的四十岁是不是还非常年轻非常有奔头啊?确定一个方向,花上十年的努力,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如今,一个人在大学毕业之后、在四十岁之后不去继续阅读和接新鲜的事物,你以前学到的那点可怜的知识早就被淘汰了,以前怀抱的陈旧的思维和视野也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了。“活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学巧”,学习是不分年龄的,只有不停地去学习的人,他的青春、他的创造力永远都在!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只需要一个人奔跑,吃饱喝足玩好睡好就是一个人的天马生活。而现在,一个过了四十岁的人,则需要带领一家人奔跑,一家人都要在向上的道路上,去收获自己的诗歌和远方。那里,会有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鲜花和青春的荣光。


一个人过了四十岁,是一个家庭的支柱,积淀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事业初步有成,家庭稳定,子女尚在接受教育的阶段,自己也在生存和梦想的道路上掘进,或艰难而行,或惬意快马,或稳步推进,或前路茫茫……这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努力破解!


四十岁之后的人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要守住自己,不断地要求自己,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多读有营养的书籍,多做有益身心的事情,去学习,去运动,去旅行,多陪陪子女,多拥抱大自然,和有智慧的朋友交流!


朋友经常问:“我如何让生活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多滋味呢?”我总会说:从用心为自己或家人做一道菜开始吧”。最近有许多人喜欢去上一些所谓心灵成长或培养心性的课程,甚至于焚香静坐、修禅学佛,试图获得心灵的启发或精神的寄托,其实这些都是舍近求远,为什么不走进厨房慢慢地切一棵葱、好好地煎一条鱼、仔细地炖一锅汤呢?(李琼语)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十岁之后,请记住:热爱生活,从厨房开始;热爱家庭,从陪伴开始;热爱学习,从阅读开始;热爱健康,从运动开始!每一个四十岁之后的朋友,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


香树书房主人,祝成明,自由写作者,体制外教育工作者,焦虑的思想者,喜欢运动,享受阅读,热爱生活,有点怀旧,有点梦想,有点孤独,还需要一点点酒精……

香树书房
求真,求知,求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