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志】管村:居住在一个姓氏里的村庄

文摘   文学   2024-08-09 10:54   广东  


管村:居住在一个姓氏里的村庄

        

                                                       文/祝成明


                    这里的山峰,河流,田野,水井

                    这里的阳光,清风,明月,星星

                    这里的犬吠和鸡鸣,风俗和农谚

                    以及上千年的幸福和忧伤

                    还有我正在写作的这首诗歌

                    都被一个汉字的光芒照亮

                                                              ——题记

 

你知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最早照耀到江西的哪个村庄吗?她就是广丰区东阳乡。东阳乡被誉为“省际明珠,赣东朝阳”,是镶嵌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的一颗璀璨明珠。东阳乡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多,满目青翠,鸟语花香,大自然的造化赋予她独有的灵性与毓秀,大写意的青山绿水间藏着一栋栋明清古建筑,村庄里鸡鸣狗叫的琐碎生活深藏着“桃花源”般的诗意和闲适。村庄的古朴和典雅吸引着络绎不绝前来探访的游客。


东阳乡有这样一个村庄,以姓氏命名,用一枚古老的汉字为山川河流、屋舍阡陌命名,为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们张开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收留他们劳作一生的身体,护佑他们祈求安居乐业的灵魂。


我写的,就是我居住了几十年的广丰区东阳乡管村村,居民主要以管姓为主。东阳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祠堂建筑,小桥流水,可谓乡村一绝。龙溪的祝氏宗祠,管村的管氏宗祠,陀阳的管氏宗祠、清淤的管氏宗祠等等,规模宏大,历几百年风雨霜雪,虽外表沧桑、色彩略显暗淡,但仍神采奕奕地站立在村庄里,延续着一个种族的记忆和血脉。有人已把东阳祠堂的建筑,写成书,美其名曰:建筑的记忆,这也是独有的地方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管村,乃管氏聚居之地。管村现今遗存一大批明清古建筑群,有民宅、宗祠、石拱廊桥、标志性牌楼式建筑等。管姓是当地的大姓,是元朝时迁入当地的。管氏的祖先自浙江龙泉迁徙而来,在此安居繁衍,生生不息,形成了齐川管氏这个大家族。位于村庄里的管氏宗祠,是村里的唯一一座尚存的大型公共古建筑,恢宏的砖雕门楼气势非凡。青石的大门,砖刻的匾额,圆圆的石鼓,高大的石狮,构成了宗祠八字大门的威严与壮观。据宗祠的碑文介绍,此祠建于明永乐年(1420年),续建于康熙年间,修建于亁隆六十一年,建筑面积2989平方米。坐北朝南的管氏宗祠,前设月池,后有池塘。宗祠共分四进,中轴线自南而北,左右对称,依次渐进。一进两侧设有两层厢房,这与已获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龙溪祝氏宗祠相比,祝氏宗祠的一进是戏台,这是两个宗祠的最大区别。二进设戏台,由木头柱子和木板搭成的戏台,保持着原貌,天花板上的古画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有的已被新作取代,只是宗祠里的木雕和石雕均保持较为完好,木雕多在梁上,内容是花卉动物等雕刻,栩栩如生,十分精美;戏台前的天井略小于龙溪祝氏宗祠的天井。第三进为中堂,古时接待宾客、宴会之用。第四进是祖堂,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是先人灵魂的栖息地。宗祠外墙体为砌制封火墙,有点徽派建筑的风格,所有石雕基本在柱子底座,风格粗犷古朴,别有风味。整个主体建筑用料讲究,翘檐生动,构架精巧,气势宏伟,柱础、月梁、斗拱、雀替和门窗,每一处雕刻无不精美细腻,栩栩如生,充分展示古代建筑的朴实、庄重与辉煌,让人感受到建筑作为“凝固音乐”之美妙。由于历史的原因,宗祠内有的东西已经破损,管氏后裔更是热情投入,纷纷捐资维修。现在,修葺一新的宗祠,以新的雄姿出现人们面前,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宗祠,是一个宗族的荣耀。它凝结着先辈的智慧,传承着无数生动的故事,寄托着人们悠悠的乡愁。管氏宗祠,这一被专家称为广丰明清时期古建筑的重要历史物质遗存,解放以来,曾设立过区公所、乡人民政府和乡粮库,更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管氏宗祠是一个宗族的标志,犹如一条感情的纽带,维系着大家族血浓于水的亲情。每逢重大节日,人们纷纷涌向宗祠,祭奠祖先,缅怀故人,畅叙亲情;面向未来,宗祠又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我的记忆里,管氏家族除了重视建筑文化外,尤其注重谱谍文化,他们将祖宗遗留的族谱重新付印,二十多年前又续修了宗谱,使之成为子孙寻根问祖、敬宗睦族的重要载体,让家规族训教化后代,从而秉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正如著名作家詹谷丰说,“建筑是人的作品,所有的建筑都有重量。与故宫、人民大会堂的面积、历史和雄伟壮观以及知名度相比,我身边的公祠微不足道。但是,若以重量衡量,一幢小小的祠堂,却可以让天平倾斜,使大厦坍塌。”管氏宗祠亦然。



世界上所有的建筑,都是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砖瓦。除了桥梁,没有一幢房屋,可以凌空站立,用它的脊梁展示木头和沙石的重量。”那么,这个“脊梁”就是人。源远流长的管村管氏家族,人才辈出,灿若星辰。在诸多历史人物中,他们念念不忘的有两个人。一位是发族太公管师复,他为人勇敢,讲义气,擅长写诗,宋神宗授官他拒做,被称为“卧云先生”,著有诗集《白云集》问世;另一位是管宗泰,明代历任湖广汉阳县知县,岳州府知州,陕西平凉府同知,以及广东南雄府知府,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后升授浙江金衢严巡道等职。后赴京任职途中因病早逝,因口碑较好,为后人所景仰。


跨出宗祠的大青石门槛,我心情复杂。原来管氏宗祠北面,历史上古建筑古民居星罗棋布。可惜,历经文革和旧房改造,已变得寥寥无几。在宗祠的侧边,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穿过村庄,小河两岸都是挤挤挨挨的人家,以前的木板楼和泥房子大都被洋楼所替代,村庄新老交替,古朴中透着现代,逼仄中藏着恬然。沿着小河边的水泥路(以前这里是明清铺设的清一色的青石板路,一块连一块,石板缝隙间青苔斑驳,特别是下雨天淌过这里,就像走过戴望舒的雨巷,意境悠远,宛如穿越)进去,感觉颇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一条清澈的小溪弯弯曲曲地穿过村子。步行200米,靠近宗祠的侧门处,有一口长满青苔的水井,还有一座木制的风雨廊桥。每逢闲暇,或者晚上,村民们喜欢坐在廊桥里,悠闲地喝一口清茶,抽一袋旱烟,拉一拉家长里短,讲讲古;三五成群的妇女簇在家门口闲聊;孩子们则趴在地上玩着捉迷藏和捡石子的游戏……霎时间,会有一种进入时间走廊的感觉,电影镜头仿佛拉回到十几年前。四周的房子、小溪、水井、石板桥、抽烟的老人、闲聊的妇女和玩耍的孩子构成了村庄的主题。古村落的民宅多依水而建。水泥路与曲曲折折的水道并行,经过家家户户的门前。溪水之上,一座座青石板小桥连通两岸人家。粉墙黛瓦的建筑、村道石桥上的行人、苍翠的古树,以及溪水中的倒影,构成了一道梦幻一样的风景。村子里随时能见到年代久远的古迹,有开凿于明代的四方井,有古朴威严的青石石鼓,更有随处可见的明清民居……从散落的几处古民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筑艺术的魅力。青砖黛瓦,砖雕门楼,门窗雕刻,墙壁绘画,无不象征着主人的品位,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大厅里(地名),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台阶拾级而上,步步向上的宽广台阶的最顶端,安放着一对雕有祥云、白鹤、长颈鹿图案的石鼓,墙角根犹在的石板墙,还有古井、石础、元宝石和旗杆石遗物,默默地诉说着又一处历史建筑的惊人成就,着实让人赞叹不已。前些年,我的朋友做房子挖地基,还挖出很多的大青石条出来,兴许还有几枚银元。



沿着小河一直走进村庄,前行一公里有余,就到了村尾。只见围在村庄周围的小山坡恰似天然的屏障,山上树木葳蕤,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的,景色十分宜人。再沿着田塍路和山间小路,翻上小山坡,继续步行三公里,就可以看见一处岩洞。它坐落在管村的北面,叫北寺岩,又名多宝寺,属东阳乡灵鹫寺的分寺。北寺岩三岩重叠,冬暖夏凉,别有洞天,可谓风水宝地,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绕着山路攀上二岩,三岩,重峦叠嶂尽收眼底,还可以看到年代古远的土墙,以前一位我认识的老伯曾在这生活过(他的儿子也在东莞做生意)。在三岩土墙上,竟然可以看到毛主席语录,许是当时住在这里的人们留下的。再往上走,竟然还有良池美田、修竹山林,怪不得二岩三岩不断有流水往下流,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之感,但也是一年四季“滴滴答答”,细水长流,源源不绝。这里的岩石上长有一种仙草,叫石香葇,夏天的时候可以直接泡茶喝,祛暑,活血,理气,化湿。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采摘的一种植物。


往管村的西北边走,有一座村庄周围最高的山,叫“大岩尖”,每天的太阳从这里落下,村庄归入平静、安然。登上山顶,视野开阔,可以远眺江郎山和浙江大地。山脚下有一个“马家坞水库”,有山有水有鱼有人家,不失为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山间还有一条长长的岭,叫“念青岭”,通往苏溪村(苏岩)。1179年四月,南宋诗人杨万里辞官从杭州回吉安,一路徜徉山水,且行且吟四月初五早上大诗人出龙溪,探龙源(石井大峡谷),下午时分翻越念青岭,过苏岩时,被眼前悬崖峭壁滴滴答答的泉水之声所唤醒,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歌《过苏岩》


仰望苍岩高更深,岩中佳处著禅林。

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

另外,相传抗日战争后期,日本败走,取道念青岭,去仙霞关,越福建,嘶鸣的战马到此就赖着不走,不愿意进入村庄,日本军队只好直接沿着山路,去了闽浙赣交界的仙霞关,在仙霞关遭遇戴笠部队的顽强伏击,兵败,日本人气急败坏,一把火烧掉了广渡村。日本人最终没有逃出崇山峻岭的福建,就乖乖投降了。看来,念青岭这道管村的天然一个村庄屏障,在客观上还保护了管村人民的生灵不至于涂炭。


一个村庄自有一个村庄的福佑。即使世俗移易,风起尘落,也不要忽略古建筑、山水和鸟鸣,那是生命的响箭,是情感的萌发,是万物对爱无与伦比的吟诵。现代社会的人忙忙碌碌,人心浮躁,一心为物。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看不见路边开满鲜花的树,忽略了小桥流水的灵秀,来不及去品味古建筑之妙和山水之美。半夜醒来,瞪着天花板茫然之际,忽然看见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有些孤单,有些凄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仿佛什么都想要,却一直是两手空空;仿佛哪里都想去,却一直停留在原地。那么,去古村落走走吧,那里有我们的灵魂和血脉,看看小桥流水人家,摸摸爬满青苔的石块,听听蛙鸣,采采野花。古印度有一句谚语:请走慢一点,等一等灵魂。那么,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变成另外一番景象。而管村,是有福的,她不缺这些。


注:管村的管姓,宗谱记载,元末明初迁自浙江龙泉,与山东高密的莫言(管谟业)同宗。莫言先生曾为管村题字“浙赣边界,管村学堂”。。



香树书房主人,祝成明,自由写作者,体制外教育工作者,焦虑的思想者,喜欢运动,享受阅读,热爱生活,有点怀旧,有点梦想,有点孤独,还需要一点点酒精……



香树书房
求真,求知,求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