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调研】营收增长,240家机构调研这一机器人减速器龙头!

财富   2025-01-26 17:36   安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2025.1.18——2025.1.24)机构共调研127家上市公司(上周130家),环比略有下降。


聚焦本周机构调研的公司,丰立智能调研总数居首,有240家机构参与;随后为炬光科技,有218家机构参与;新宙邦、百亚股份、铖昌科技均有超100家机构参与调研。



本周机构关注度最高的是丰立智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与星动纪元深度合作,后者目前已为国内、外头部企业供应五指灵巧手。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6%,第四季度订单充足,新开发的业务两大板块精密减速器及新能源汽车动力齿轮业务开始增量。

但净利润或将受到固定资产折旧、新品开发投入以及新增谐波减速器、新能源动力齿轮两大事业部人员薪资成本影响。


公司减速器产品有三类:

1)行星减速器:主要为博世供应,其他客户还有西门子、牧田等;

2)谐波减速器:公司2016年开始研发作为技术储备,2023年投入设备及开发打样新品阶段,2024年下半年开始实现量产;

3)小微型减速器2024年已开发成功,现实现小批量生产交货。


2024年,公司在马来西亚新建年产20万套高精密新能源汽车传动齿轮生产线项目,主要为客户配套投资。在越南新建年产800万套高精密小模数齿轮及精密机械件项目,主要为创科实业、牧田等跨国企业配套。


从行业分布来看,本期电子行业调研量环比增加,继续居首,有21家上市公司接受调研;随后为机械设备行业,有19家上市公司接受调研;医药生物、计算机、汽车均有超10家上市公司接受调研。


电子行业一直以来的较高关注度,与人工智能的火热炒作密切相关,同时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驱动下,有望成为今年以来机构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


消息面上,美国正式公布AI芯片限制新规。

美国拜登政府通过白宫官网正式公布了之前传闻的针对人工智能(AI)的临时最终出口管制规则,以提升美国及其盟友的AI能力,确保美国技术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使用的基础,并进一步限制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获得美国AI技术的能力。

据介绍,该规则简化了大型和小型芯片订单的许可障碍,加强了美国人工智能的领导地位,并为盟国和伙伴国家提供了有关如何从AI中受益的明确信息。美国政府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来分别实施不同的AI芯片出口管制政策。




本周哪些上市公司被首次覆盖?


最新机构首次关注股票方面,近5日共有29份研报对上市公司进行首次覆盖。其中,6家获得明确的目标价格。


在所有给出明确目标价的公司中,参考周五收盘价,百洋医药、新莱福的目标空间均在35%左右,信科移动、湘油泵的目标空间均超30%。



结合华泰证券研报,看好百洋医药品牌运营(CSO)的核心业务。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同,公司CSO业务深度赋能品牌、附加值较高,2023年CSO毛利率达43.2%(vs同行同类业务14-32%);全渠道赋能,成长期、放量期、爬坡期、成熟期等多产品梯队贡献增长动力;同时借助百洋集团孵化创新药械项目拓展产品矩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成长期的核心产品精准定位营销,多渠道发力


迪巧和海露是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的核心品种。迪巧从母婴钙出发,不断推出液体钙等新品规,积极拓展线上渠道;合作协议有效期至2068年,保障高毛利率长期稳定(23年迪巧毛利率67.4%)。


海露通过强调其为全球唯一不含防腐剂的人工眼泪,突出安全性差异化优势。预计成长期产品24-26年收入CAGR为15-20%,24年合计收入占CSO业务收入的58%。


收购百洋制药扩展自有产品矩阵,创新药械贡献新增长驱动


公司收购百洋制药,丰富自有产品矩阵,向上游延伸。核心品种扶正化瘀有望通过拓展适应症、下沉基层医院以及发展零售渠道等方式保持较快增长,奈达、纽特舒玛保持放量态势,预期自有产品2024-26年收入CAGR为20-25%。


母公司百洋集团孵化创新药械为公司持续贡献CSO新品种,公司目前在人工心脏、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放疗手术机器人、核药等领域商业化进展顺利,我们预期创新药械2024/25年收入达3/5亿元。


近5日有20家公司获得券商调高评级,其中5家获得明确的目标价格,包括苏州高新、安孚科技、广电计量、新大正、极米科技。



参考研报:20250124-华泰证券-百洋医药-301015-多产品梯度增长,全渠道深度赋能

3招辨别“真假突破”

认清主力意图,点击查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