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中,下设县级区划单位数量最多的是四川省(183个),紧随其后的是河北省(167个)。然而,在面积对比上,四川省的总面积为48.5万平方公里,而河北省仅有19万平方公里,不及前者的一半。那么,为何河北省尽管占地面积较小,却设置了如此多的县和县级市呢?
河北省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华北平原,这里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且属于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除了部分盐碱地外,大部分区域都是高产或中产耕地,这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粮食产量的增加直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而足够的人口规模是设立单独县级行政区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河北省具备了形成密集县级行政区的基础条件。
历史因素也不容忽视。自古以来,由于人口众多,该地区较早出现了权力划分与文化认同的发展。自商朝至东汉期间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片土地上曾存在过110个方国、王国及诸侯国。这些古老的国家和朝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今天的河北省内许多县名中仍可寻觅其踪迹,如隆尧、邢台等地名即源于此。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一步促进了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在建国前,河北省内部分县存在着国民D与我D分治的情况。这种不同势力的分治现象在建国后仍然有所保留,体现在一些县级行政区划上,例如丰润县和丰南县,临清县和临西县等。
随着近现代时期沿海地区的开发需求增加,河北省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调整以促进环渤海区域的发展与稳定。例如,上世纪80年代设立了唐海县(现曹妃甸区),30年代设置了新海县以加强沿海管理并剿灭土匪活动,以及60年代开发了海兴县等。
黄河频繁改道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规避黄河泛滥带来的风险,位于太行山东侧的地区因其相对安全而成为了人口聚集地和发展中心之一。这一带逐渐发展成为华北平原的重要文明区域,仅次于关中渭河谷地、洛阳河洛盆地、晋西南汾河谷地、太湖平原及成都平原等地。因此,在这些区域设置的县级单位数量较多。
河北省在多元文化自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自建国以来,除了汉族人口外,该省也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了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与管理,河北设立了多个自治县,如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和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等,尽管这些自治县的面积相对较小。
此外,河北省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作为关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为纪念这些历史英雄及革命老区,许多地区被保留并设立为县级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