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新区于11月下旬正式成立,标志着中牟县“撤县设区”的转变。尽管此前有猜测认为中牟县将完全变更为一个行政区,但实际情况表明这是一个功能性区域的概念,即“区县合一”。
在这个框架下,中牟新区主要负责经济发展职能,而社会事务管理则仍由中牟县人民政府承担,且行政区域划分保持不变。通过时代周报记者的核实,市政服务热线及政府网站均未发布有关撤销中牟县的消息。
地理上,中牟县位于郑州与开封之间,近年来,“郑州都市圈”和“郑开同城化”的发展策略得到了加速推进。官方文件显示,中牟新区的成立是为了有效促进郑州与开封之间的一体化进程。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区域发展战略的需求,也预示着未来该区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尽管中牟新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尚未公开,但业界普遍预期这将带来新的产业机遇,为中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牟采取的“区县合一”模式,是在当前“撤县设区”政策面临争议和限制背景下的一种折衷策略。
实行区县合一的策略,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层面,旨在通过提升管理权限和优化制度框架,为当地产业提供更多发展契机;另一方面,社会事务如人口治理、公共安全和民生保障等继续由中牟县负责,以确保新区能够专注于经济建设。
中牟县的这一举措被形象地描述为“一肩挑两市”,其在年初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是郑州都市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贯彻《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加快陇海路东延等25个郑港融城项目的进程,同时确保平安大道、郑开大道智能化改造等关键项目按计划进行,以加速实现郑开同城化并提升其质量和效率。此外,规划中的中牟新区将成为推动整个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截至11月16日,中牟新区正式成立,在启动仪式上宣布了该新区的发展愿景:旨在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区域、文化与旅游创意产业融合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范以及促进郑开两地进一步融合的先锋地带。
河南省内的地理位置显示,中牟位于郑州与开封之间,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一肩挑两市,一路通三城”。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自然资源条件,该地区正致力于发展“文创”和“科创”,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以及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体系。
近年来,郑开同城化的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至2023年末,《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成为全国第十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随着相关规划建设的加速推进,中牟县作为连接郑州与开封的关键区域,自然成为都市圈创新发展的重点地区。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中牟新区的设立是基于功能区的概念,并非简单地将中牟县撤县设区。在这一框架下,中牟新区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经济发展。其管辖范围覆盖了大部分中牟县域(少数地区除外),而社会事务管理则继续由中牟县政府负责,行政区划保持不变。
尽管中牟新区的具体发展蓝图尚未正式公布,但业内普遍预期,此举将吸引新的产业和投资进入该地区,从而为中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中牟新区的设立旨在赋予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这一策略将使中牟新区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投资引入的核心力量。新区的建立预计将为中牟带来一系列政策聚焦、规划优先和产业集聚的优势。
中牟转变为新区后,中牟将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更高层次的管理授权与资源配备。一方面,相较于以往,上级政府将优先考虑并支持中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配套项目,涵盖“九通一平”及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新区领导班子的行政级别提升通常伴随着更强的政策执行能力。此外,本级或上级政府在进行对外招商及重点项目部署时,也将更加倾向于满足新设区的需求。
关于中牟新区正式揭牌之后出现的有关“撤县设区”的讨论,这反映出公众对于该地区未来发展路径的关注与期待。
当时公众的关注点各不相同,既包括当地居民对中牟新区设立对经济和生活影响的讨论,也涉及交通建设的加速可能性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潜在升温。同时,有网友对于近年来“撤县设区”政策趋严背景下,中牟新区为何能够成立表示好奇。经核实,所谓的“撤县设区”仅为无根据的传言。实际上,中牟目前实行的是区县合一的模式,其中中牟新区主要负责推动经济发展,而中牟县则专注于社会事务的管理。
“撤县设区”涉及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意味着原有的县级行政单位被取消,其职能转由新成立的市辖区承担。相比之下,区县合一模式则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它将功能区的经济开发职责与行政区的社会管理职责结合起来。这种模式适合于那些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需要特别政策扶持但又不愿彻底改变现有行政架构的地区。
适合进行“撤县设区”的地区通常具备较高的城市化水平、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与主城区紧密的联系;而适宜采用区县合一模式的地方则是那些虽然经济潜力巨大但尚未充分开发,且希望在保持现有行政体系的同时获得更多支持以促进发展的区域。
其实,中牟实行“区县合一”政策是一种在撤县设区热潮后转向理性与科学决策的折中选择。此前,全国众多地区积极推进撤县设区进程,因为将县城并入大城市意味着管理权限的提升和市民化公共服务的实现。同时,大城市通过吸纳县城,使得市区人口和经济体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增长,从而提升城市能级,使其在各类大型项目竞标中更具优势。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09年底全国有1464个县和855个市辖区;到2019年末,县的数量减少至1323个,而市辖区数量增加至965个。这意味着,十年间全国共撤销了141个县(平均每年减少14个),相应地新增了110个市辖区。在此浪潮之下,部分新兴城区出现了城镇化质量不高、“假性城市化”以及“大而不强”等问题,近年来撤县设区模式已回归冷静与克制。
对县城而言,“撤县设区”意味着管理权限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独立性的削弱。尽管这一举措被认为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实际上其效果可能被过度夸大。此外,撤县设区的另一优势在于居民身份的转变,使他们能够享有更完善的公共服务;然而,这些服务的提供依赖于地方财政支持,若当地产业发展和财政收入未能及时跟进,则公共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
在此背景下,中牟采取了“区县合一”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赋予更高级别的管理权和更加开放的制度框架,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事务如人口管理和民生保障仍由中牟县负责,旨在让新区能专注于经济建设而不受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国内不少地区已尝试实施“区县合一”策略,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通过吸引外资和发展加工贸易等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南中牟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应避免简单复制过往成功经验,而需打造升级版发展策略。鉴于当前中央倡导的国内大循环与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牟必须重视自主创新、加大国内投资力度,并促进周边区域协同联动,旨在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形成互补协调发展模式,这已成为中牟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中牟新区的设立,其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一定的活跃态势,但是否会成为郑州的“睡城”尚存争议。
新区的设立对当地楼市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一方面,新区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人口流入,从而增加住房需求,对楼市构成积极影响。然而,另一方面,楼市的发展还受到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新区设立视为楼市繁荣的直接原因。至于中牟是否能够吸引郑州人口前来购房,还需综合考虑交通便捷性、生活配套设施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