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那么冷,都是湖北惹的祸!

乐活   2024-12-19 18:00   广东  

最近,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入冬今年最长的低温过程,湖南竟然成为了暴雪中心,一下子网上全部是湖南下雪的样子。那么,湖南的冬天为什么湿冷而少雪?为什么新年的雪总是降落在湘西北地区?为什么南岭、洞庭湖、幕阜山等地对湖南的气候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为什么与湘南纬度相近的江西赣州却比湖南更温暖?这些问题和答案构成了一个关于湖南冬季气候的故事。

湖南冬季的平均温度看起来并不可怕。根据气候学的定义,连续五天或五天以上的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零摄氏度可以划分为严寒期。湖南大部分地区在大多数年份中并没有严寒期。我们经常面对的是冬寒期,平均气温低于5摄氏度。

这种湖南的冬天可以被描述为“卑微”。在这种天气下,天空、城市、郊野和山川都是阴暗无光的。没有清晨,也没有傍晚,世界仿佛被固定在一种不变的状态中。湿冷的空气给人一种身处冰川之中的感觉,甚至比黑夜的深沉更加沉重。每个经历过湖南冬寒期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叹。

很多年前,我从北方来到湖南。那时,我对湖南的气候只有一些表面的了解,简单地认为春季多雨、夏季炎热,秋冬也不会太冷。然而,在湖南的第一个冬天,我几乎被寒冷击垮。那种潮湿和寒冷的双重袭击让我这个北方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冷。

多年过去了,我渐渐适应了湖南的湿冷感,但在城市中却无法感受到它的美。城市冬天的阴沉和灰暗令人抑郁。正如一句流行语所说:“除非下雪,否则任何冬天都是无趣的”。确实,只有有了冰雪,我们才能拥有全新美丽的世界。我来到长沙的第二年,2月底突然下起了大雪。雪花飞舞,横扫天空,像一场狂野的舞蹈。作为一个在北方生活了20多年的人,我和许多南方人一样,对大雪感到无比喜悦。

冰雪是南方冬季里最美的天然礼物,它让我们在抑郁中看到希望。即使没有雪,有结冰的景象也能让人原谅这个昏暗而卑微的冬季。我曾经离开城市来到山上,在那里看到了一个冰冷而美丽的仙境。这里的美丽令人惊叹,甚至比雪景更加美丽。雪景给人以简约的艺术感,使一切变成意境抽象的简笔画,而结冰使一切在冰冷中升华为水晶般的艺术品。那些依然青翠的枝叶和花朵都被冰冻成了自然的艺术品。正是因为有了冰雪,湖南这个位于南方的地方才具有了一种“冷艳”的气质。在此之前,人们可能更多地将湖南的气质定义为“热烈”或其他。

冰雪对于南方来说是稀有之物,然而有时候也可能过多到失控。在2008年1月那场特大冰灾中,我亲身经历了这一点。即使在省会长沙,我也能感受到它强大的破坏力,更不用说那些在冰雪中沦为孤岛的城市和乡村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到绝望面对冰雨和大雪。

过去十多年来,湖南的冬天偶尔会有冰雪,美丽但短暂,保持着一种令人怀念且不至于过度失控的理想状态。今天,距离那场造成严重破坏的特大冰灾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对于那场灾难的记忆仍然清晰地留存在许多人的心中。

湖南似乎一直是一个“争夺之地”。从地理上来说,湖南位于中国东西部的分界线上,因此在军事上自然成为一个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与中国守军在湖南地区进行了反复胶着的争夺。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战场上最后一场大型战役——雪峰山会战也在湖南展开。从气候的角度来看,湖南也是一个巨大的战场,每一次极端天气都是惨烈战斗的结果。

从西伯利亚来的寒潮在横扫北中国后到达湖南,虽然已经渐弱,但仍然坚持不懈。南岭之外,它与南亚热带气流对峙,这两股气流在南岭两侧争夺优势。2008年的冰灾正是寒潮的巨大胜利。在更多的年份里,它们互有胜负。湖南的冬天在这种斗争中不断变幻,时而温暖如春,时而阴冷多雨,时而大雪纷飞。

湖南最冷的地方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即使没有时间因素,对于“极端低温”和“平均温度”的定义也不一样。据湖南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湖南极端低温低值中心位于湘西中部和湘北中部,最低气温出现在临湘,日期是1969年1月31日,当天的最低气温为-18.1摄氏度。年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中心位于湘西和湘东南山区,最低值出现在郴州的桂东,为15.6摄氏度。

临湘和桂东在湖南的地理位置上都有一些特殊之处。临湘位于洞庭湖岸边,这里开阔无遮挡,寒潮侵袭时成为一个必经之地,再加上没有任何高山可以阻挡气流,这里可能会非常寒冷。郴州的桂东县是湖南海拔最高的县,平均海拔900米,位于湘赣边境的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夏天非常凉爽。因此,长久以来,这里一直是湖南人避暑的胜地。

统计数据中的寒冷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深的印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湖南最冷的时刻仍然是十多年前那场冰灾。那场冰灾对湖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从湘东北到湘南的一线地区。这个地区海拔相对较低,人口也比较密集。

湖南的特殊地形有利于冰灾的形成。寒潮爆发导致冰灾的开始,稳定的大气环流和强劲的偏北外高压使冰灾持续,频繁东移的南支槽为冰灾提供了降水条件,稳定寒冷的高压层不断向南推进,强大的逆温层使冰雪得以形成,边界锋区加强了冰灾的持续和加剧。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这场历史性的特大冰灾。

这场灾难的影响深远,即使十多年过去了,当我翻看当年拍摄的照片时,我仍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寒意。

初雪,这是一个美丽的词汇。每年冬天,湖南人都迫切期待着初雪的到来。

清晨,当湘西北的人们推开门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洁白的世界,这并不让人意外。湘西北作为湖南的“屋脊”,几乎每年的第一场雪都会在这里降落。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湘西北具备两个重要的地理特点,一是地理位置相对偏北,二是海拔相对较高。

高处寒冷,这个道理似乎古人早已领悟:海拔越高,温度越低。而事实也基本如此。北纬30°线从湘西北的壶瓶山腹地穿过,继续向北便是湖北的五峰。这段地区被称为湖南纬度最高的地方。湘西北整体海拔较高,被人们称为“湖南屋脊”。壶瓶山长时间以来被认为是湖南的最高峰,不过后来经过更为精确的测量,湘东的酃峰取而代之,两者的海拔高度相差仅20多米。寒潮自北方袭击而来,在到达湘西北时,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力量,所以湘西北是湖南最早受到寒潮侵袭的地区之一。

湘西北大部分地区位于武陵山脉的范围内。湖南的极端低温值大多出现在湘西区域,湘西北也不例外,保持着一贯的“最冷艳”。湘西北具有山地气候,与湖南其他地区的亚热带平原气候有所不同。亚热带高山区,山体对气候产生明显影响。巨大而连绵不断的山体既部分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又在高海拔区域形成明显的低温。

那么为什么高处不胜寒呢?

首先,高海拔地区的气压低,空气稀薄,大气保温能力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其次,高海拔地区的云量较少,晚上的逆辐射作用较弱,温度更低。再次,由于海拔较高,白天辐射的吸收较少,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较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较少,所以温度较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也较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温度约下降0.6摄氏度。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高山的海拔与太阳的距离相比微不足道,对气温影响较小。

公元805年,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为“永贞革新”的失败被贬到湖南。他被贬到的是湖南永州,距离北回归线不远。

在永州的十年里,柳宗元经历了凄寒彻骨的寒冬。他写下了名篇《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他的十年贬谪生涯中,他多次遭遇寒潮的袭击。作为一个北方人,他很难适应湖南湿冷的冬季,寒冷的空气让他感到绝望,同时也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三十多岁的他,未老先衰,行动不便,坐立不安,牙齿松动,两鬓斑白。大雪纷飞,江山一片洁白,本应是令人高兴的时刻,但是柳宗元却已经被寒冷冻得心灰意冷,万念俱灰。当然,他的这种感受更多是源于他个人的不幸境遇。

200多年后,时光来到北宋时期,另一位被贬谪的文人秦观也被贬到湘南,离广东仅有一山之隔的郴州。在郴州的住所,他写下了“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名诗。天气寒冷是一种现实,而心灵的寒冷则更加令人痛苦。这两位北方来的贬谪者在湘南的这片土地上,深受寒冷的折磨。

2008年2月1号,被困在京珠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排起长龙

那么,位于北纬24度的湘南的郴州和永州为什么会这么冷呢?

通过观察历史寒潮的分布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湖南受寒潮影响的次数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逐渐递增,这表明寒潮影响湖南后,湘东南地区比湘西北更容易达到寒潮标准。郴州的寒潮次数相对较多,每年平均约有3次,而常德的寒潮次数较少,年平均约2次。换句话说,湘南比湘北更常遭遇寒潮。

不仅如此,湘南的寒潮也特别早,湘东南地区的寒潮月分布也比湘西北更多。湘西和湘北的寒潮次数在各个月份相对较接近,而郴州集中在冬季的12至2月,占总次数的73%。在各个月份中,各地多数都以2月的寒潮次数最多。湘南的寒潮往往在10月份就开始出现,而湘北直到11月才会出现寒潮。

从地理角度来看,湘南位于北纬24至26度之间,非常有利于寒潮的形成。其中,南岭山脉的阻挡是一个重要因素。与同纬度的江西赣州相比,湘南地区的南岭山脉海拔更高,通风口更少,因此寒潮在这里积聚,无法消散,这是造成湘南地区寒冷的主要原因。而同纬度的江西赣州位于南岭和罗霄山脉交会的东南面,不容易受到南下寒流的侵袭,南面的海上高压还能带来暖流,因此江西赣州的年平均气温为18.9摄氏度,无霜期平均有287天,总体来说比湘南更温暖。

风景优美的湘南也是赏雪的好地方。2017年11月20日,永州下起了雪,阳明山的秋意犹存,转眼间被雪装点得银装素裹,成千上万的游客兴高采烈地踏雪而上。与柳宗元写下《江雪》时的荒凉寥寥相比,这样的雪下得实在太欢乐了。

湖南的冷艳气质是从何而来的?为什么湘南比同纬度的低海拔地区更冷一些?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已退休的湖南省气象局专家欧阳惠老师。他认为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因素多种多样,任何单一条件都不足以成为决定性因素。大气环流、太阳辐射和地理环境是决定气候变化的主要条件。湖南距离海洋约400公里,属于亚热带地区,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离海洋较远的原因,湖南的气候属于具有大陆性特点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这种气候既具有大陆性气候的昼夜温差大特点,又具有海洋性气候的降水充沛、空气湿润特征,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个学术术语听起来很温暖。

然而,生活在这种气候下的地区并不舒适。夏天承受着巨大的太阳辐射,酷热难耐,而冬天又会受到北方寒潮的侵袭,湿冷难熬。湖南的四季分明,对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冰与火的严峻考验。

据测算,湖南虽然位于北纬23.5°左右,附近更是靠近北回归线,按理来说冬天的气温不应该太低。然而,湖南冬季的实际气温并不算太低,但很多人却感觉明显寒冷,这主要与湖南冬季的高湿度有关。湿冷的气候感觉要比干冷更加强烈,但影响气候的因素远不止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湖南自身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省份的地理因素也对气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什么与湖南同一纬度的江西会更温暖一些呢?根据历年气温数据统计,湖南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江西要低几度。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湘赣两省毗邻的湖北造成的。作为抵御寒潮袭击的屏障,湖北对湘赣两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位于江西北部的湖北境内,有大别山山脉东西延绵近40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最高海拔达1777米。寒潮从北方袭来时,受到山脉阻隔,强度有所减弱。而湖南北部与湖北接壤的区域却是广袤平坦的江汉平原,寒潮过长江进入湖南境后,同样会受到高山阻挡的洞庭湖平原。由于这种地理特征,寒潮可以在湖南境内沿着这条平原一路南侵,深入到湖南腹地的湘南地区。

除了外界因素,湖南自身的地理结构也为冷空气停滞提供了空间。东部有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部有南岭山脉,西部有雪峰山脉、武陵山脉,它们及四水共同围合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湘东北地带尤其明显。这一地区无高山遮挡,只有开阔的洞庭湖,从北方来的寒潮可以直接影响到这个区域。

湖南的气候受高湿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在低海拔地区,高湿度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大,但在高海拔地区,尤其是山顶上,高湿度很容易形成冰凌,形成冰天雪地的景象。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冰凌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危害,反而能够形成美丽的景色,吸引游客前来旅行。然而,如果遇到极端气象现象,高湿度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比如2008年的大冰灾就是由此形成的。这种高湿度在整个湖南省内具有显著的影响。

南岭山脉横亘于湘粤赣三省之间,对湖南乃至整个南方的气候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南岭是一座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面气候温暖,北面气候较为寒冷。五岭主峰位于湖南和广东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得北方来的寒冷空气受阻在湖南上空形成冷空气垫,对湖南冬季严寒有直接影响。

寒潮和寒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象现象。寒潮指的是冷空气南下影响,而寒流指的是由海流流动引起的海水温度较低的现象。寒潮在中国境内非常常见,而寒流则属于海洋流动的范畴。


看荐城市
一座城,一个人,一道风景; 一首新词一支曲,一盏香茗一幅画。 走进城市,体会城市,用心讲述别样城市故事。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