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的举人范登年——魂归义地

文摘   文化   2024-09-01 00:02   山东  

范登年手书扇面


范登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文章写得好,还能书善画,中医方面造诣也很深。在一定程度上讲,当时的抚顺,范登年是文化层面的一座高峰。经济方面的高峰是邵让之,他在千金寨经营着“第一商场”,在欢乐园有门市200处,房屋1100间,形成了著名的邵家大院,日进斗金,是民族工商业的代表。还有一个姓石的骨科专家人称石大夫,仁心仁术,名望极高。这三个人,是当时抚顺华人的翘楚,家喻户晓,令人仰望。

范登年对自己的书画造诣极为得意,其行书有二王遗风,还有章草的韵味,尤其得到行家的认可。“欢乐园”“老君庙”“千金寨”和“大同楼戏院”这些抚顺地标性建筑上,都挂着范举人题写的牌匾;抚顺各大商行、字号纷纷请范登年题写额匾店名,估计润笔费拿了不少。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做了手脚,在皇姑屯把东北王张作霖给炸死了。张家请了风水先生,走遍了整个东北,在抚顺浑河边上找了块宝地修起陵园,起名叫元帅陵。元帅陵只是个衣冠冢,鬼子虚情假意,让范登年代为写个挽联送送,举人心知肚明,怕留下骂名,找了个理由,说人抬来我就写,不抬来我没法写,给推辞了过去。

1930年初夏,范登年61虚岁的时候,他以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为题材,亦书亦画,写了六个扇面,六个儿子每人一个。可惜的是,只有他二儿范云章那件保留了下来,传到了其曾孙范煜河手上。整个扇面书画皆佳,是件难得的艺术珍品。从扇面的落款中我们知道,范登年给自己的工作室起了个名叫红杏山房,着实夺人眼球。

1932年后,日本人对东北染指越来越深,范登年对国家前途感到越来越迷茫。1936年,他带着对人生和世界的巨大疑惑,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去世前,他留下遗言,要葬在山东义地,和众多老乡待在一起。举人是抚顺名流,葬礼极其隆重,公祭了三天三夜,上千人前往吊唁。出殡当天,抚顺各界的代表、门下学生、亲朋好友和众多山东乡亲都前来送行,一路军警开道,数十辆四轮马车拉着仪仗、吹鼓手、灵幡、祭品,浩浩荡荡直奔英石沟山东义地,队伍绵延数里!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有一天,住在望花区下洼子儿子家的王氏老太太,出了趟门,见石油三厂附近政府的白楼顶上挂起了膏药旗,回家后放声大哭,把家人吓一大跳。问她怎么了,她说:“完了,完了,白楼的旗换成日本膏药旗了,咱成亡国奴了!”儿媳妇劝她:“管他什么旗不旗的,咱有吃有喝就行了!”老太太说:“你们不懂,你们不懂!咱要当亡国奴了!”可见老太太还是富有爱国情怀的。

王氏老太太和善慈祥,个子不高,身量较为单细,一双三寸金莲,一副南方旧式闺秀的模样。她在抚顺生活了几十年,一辈子也没改南方口音,管“鞋子”叫“孩子”,东北人听了经常闹笑话。1960年,83岁的王老太太去世,整个抚顺的山东老乡都过来相送,驾着十几辆四轮大马车,过了浑河,来到山东义地,把她和范举人合葬在一起。


——《沂南的举人范登年》系列文章之一




举人手戳

老君庙戏台

千金寨街景






卢蒙故事
展现原生态沂蒙文化,讲述沂蒙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