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说』是由南京大学计算传播学实验中心的成员们于2022年4月发起的论文精读与推介活动,我们将定期推送新闻传播学TOP期刊最新内容、新闻传播学前沿及相关量化研究方法论文。我们致力于深耕传播学领域,紧跟专业研究热点,延伸学术视角,拓展群体智慧。
柏拉图说 论文推介第 176 篇
摘要
本文聚焦于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中国日报》(CD)和《纽约时报》(NYT)在2001 - 2011年间对人民币汇率争端的报道,通过批判性隐喻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了隐喻在构建两报论证立场与意识形态立场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两报虽共享五个主要隐喻主题,但在具体运用上呈现显著差异,这些差异紧密关联于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及主导意识形态。
一、引言
在过去十年间,人民币汇率争端作为中美之间的核心议题之一,吸引了全球广泛关注,并在两国媒体中得到了大量报道。媒体在向公众传达具有国际意义的议题并塑造公众意见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Fairclough, 1995)。本研究选取CD和NYT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剖析两报如何运用隐喻构建这一争端,进而揭示其背后的论证立场与意识形态倾向。自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概念隐喻理论(CMT)以来,隐喻研究已拓展至语言与思维的双重维度,众多研究聚焦于不同话语类型中概念隐喻的存在与功能(如Dudley - Evans & Henderson, 1990; Henderson, 1994; Dirven et al., 2003; Deignan & Potter, 2004; Semino, 2008)。特别是在公共与政治话语分析领域,已有研究表明概念隐喻在构建特定议题的竞争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Chiang & Duann, 2007; Flowerdew & Leong, 2007; Burnes, 2011)。随着商业话语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金融新闻中隐喻对问题呈现与评价的影响(如Charteris - Black & Musolff, 2003; Vaghi & Venuti, 2004; Semino, 2002; Herrera - Soler & White, 2012)。人民币汇率争端因其争议性和复杂性,成为研究隐喻在媒体话语中作用的理想案例。
二、研究背景
(一)货币争端的历史脉络
中美货币争端的历史可追溯至1994年中国实施浮动汇率政策并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然而,直至新千年之交,随着世界经济衰退,这一问题才逐渐演变为中美之间的关键议题。在过去十年间,美国分别于2002 - 2003年、2005 - 2006年和2009 - 2010年对中国施加了三轮压力(Lu, 2011)。面对国际压力,特别是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中国政府于2005年7月21日进行了汇率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1%,并开始参考一篮子货币更为灵活地确定汇率(Zhou, 2009)。此后几年,人民币逐步升值。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实际和潜在影响,中国政府决定不再让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而是维持在一定水平波动,这引发了美国政府的不满。为促使人民币升值,美国国会于2010年9月24日通过了《货币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尽管如此,争端至今仍在持续,且未见缓和迹象。这一争端的发展过程充满了斗争与谈判,反映了中美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复杂博弈。
(二)金融新闻中的隐喻研究
金融新闻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话语类型,近十年来在隐喻研究领域备受关注(White, 2003)。CMT强调概念隐喻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通过熟悉具体的经验领域来理解陌生抽象的领域(Lakoff & Johnson, 1980; Semino, 2008)。由于金融新闻涉及经济问题,频繁使用隐喻来概念化抽象经济概念成为必然(Henderson, 2000; Charteris - Black, 2000)。此外,为增强新闻报道对非专业读者的吸引力,金融新闻也需要借助隐喻,因为大多数读者缺乏专业经济知识(Koller, 2003)。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复杂金融形势,进一步凸显了金融新闻在公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金融问题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热点话题(López & Llopis, 2010)。传统研究多将金融新闻中的隐喻视为经济语言的特征(如White, 2003; Charteris - Black, 2000; Charteris - Black & Ennis, 2001),而近期研究则开始关注隐喻的语义、修辞和意识形态维度(如Semino, 2002; Charteris - Black & Musolff, 2003; Charteris - Black, 2004: Ch. 7; Koller, 2005; Vaghi & Venuti, 2004; Semino, 2008; López & Llopis, 2010)。例如,Semino(2002)在研究英国和意大利报纸对欧元的隐喻呈现时发现,尽管两国报纸在最常用隐喻模式(如BIRTH、JOURNEYS和CONTAINERS)上存在相似性,但在具体运用中通过扩展和发挥这些隐喻,突出了两国对货币联盟的不同关注点。Charteris - Black和Musolff(2003)对比了英国和德国金融媒体在动荡金融交易时期对欧元交易的隐喻构建,发现两国媒体虽都用上下波动和健康状况来描述欧元交易,但英国报道还使用COMBAT隐喻将欧元描绘为积极参与者,而德国报道则将其视为制度行动的受益者。这些研究充分表明了语境化隐喻分析的重要性,以及隐喻在认知、语言和修辞维度上的多重意义。本研究将遵循这一趋势,分析CD和NYT对货币争端的隐喻构建,重点关注隐喻在构建两报论证立场和意识形态立场中的作用,认为隐喻主题及表达的选择、运用和操纵对报纸立场构建至关重要(cf. Zinken, 2007)。
三、批判性隐喻分析
本研究主要基于Charteris - Black(2004)提出的批判性隐喻分析(CMA)方法。CMA整合了认知语言学、批判性话语分析(CDA)、语用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观点,与传统认知语义分析不同,它强调隐喻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和修辞功能,认为隐喻是说话者/作者在语境中选择的结果。Charteris - Black(2004: 1)指出,“隐喻是语用学(说话者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选择)如何影响语义学(实现意义的语言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因此理解隐喻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需考虑其语义、语用和认知维度的相互依存关系。隐喻具有语义性,因为它涉及“语言系统的扩展以适应概念系统的变化”;同时具有语用性,因为它可作为传达作者评价的文体资源(Charteris - Black, 2004: 8)。CMA主张隐喻应成为CDA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分析特定语境中的隐喻使用不仅能揭示文本生产者的信念、态度和情感,还能挖掘潜在意识形态。Koller(2005)认为批判性和认知性方法可相互结合,因其具有共同基础并能相互借鉴。Hart(2008)进一步指出认知语言学可通过解释隐喻的“普遍性”和“说服力”为CDA提供支持。然而,正如Chilton(2005)所观察到的,隐喻在主流CDA中仍是“缺失的环节”,Wodak(2006)也承认认知方法因不合理原因被CDA拒绝和排斥。CMA提倡对隐喻进行批判性分析,认为应从意识形态和修辞意义的角度分析隐喻的语用维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如Chilton, 1996; Zinken, 2003; Charteris - Black, 2004; Koller, 2005; Chiang & Duann, 2007; Flowerdew & Leong, 2007)。除理论主张外,CMA还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方法为特色,强调比较视角和实际语言使用。大型语料库为隐喻分析提供了实证语言证据,摆脱了传统对直觉的依赖。比较视角有助于识别特定话语领域的隐喻特征。鉴于本研究关注隐喻在构建报纸论证立场和意识形态立场中的作用,编制了两个可比专业语料库,以揭示争端双方报纸在隐喻构建上的异同。
四、数据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分析基于两个语料库,分别收集了2001 - 2011年间CD和NYT中与货币争端相关的所有金融新闻报道(不包括评论和读者来信)。CD语料库包含228篇报道(133603个词次),NYT语料库包含271篇报道(238157个词次)。两个语料库具有可比性,因为所收集的新闻报道均与货币争端密切相关。考虑到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隐喻分析限定于包含人民币三个关键术语(元、人民币、货币)的句子,而非整个语料库。这是因为这些涉及人民币的句子是货币争端呈现的核心,最能揭示两报如何隐喻性地构建争端(cf. Chiang & Duann, 2007; López & Llopis, 2010)。本研究主要关注两报在提及人民币时使用的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如何构建其论证立场和意识形态立场,而非特定语料库中隐喻的存在和强度(cf. De Landtsheer & Koch, 2005)。采用语料库分析工具Wordsmith 5.0提取三个关键术语的索引行(Deignan, 2005)。在大多数情况下,索引行足以识别句子中的隐喻表达,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参考更大的上下文来确定某些表达是否为隐喻。表1展示了两报中三个关键术语的实际频率和标准化频率(每百万词)。
如表1所示,两报对三个术语的偏好有所不同。为便于分析和比较,从每份报纸中随机抽取1000条索引行进行分析,其中“元”和“货币”各抽取400条,“人民币”抽取200条。本研究综合运用Charteris - Black(2004)提出的三阶段分析框架和Pragglejaz Group(Pragglejaz Group, 2007; Semino, 2008)提出的隐喻识别程序(MIP)。Charteris - Black(2004)建议从识别、解释和解释三个阶段分析话语中的隐喻。隐喻识别涉及确定隐喻性表达,但在自然话语中识别隐喻并非易事(Cameron & Low, 1999; Low et al., 2010),因此借用Pragglejaz Group的MIP来识别与货币争端相关的隐喻表达(Pragglejaz Group, 2007; Semino, 2008)。根据MIP,所有上下文意义偏离基本意义的表达都被视为隐喻性表达(Steen et al., 2010)。在量化方面,在一个句子中彼此相邻且与同一源域相关的隐喻性使用的单词被视为一个隐喻表达实例(Semino, 2002)。隐喻解释涉及根据潜在认知模型和语用意义解释每个隐喻表达(Charteris - Black, 2004: 37 - 38)。每个隐喻首先根据其潜在认知模型进行解释和量化,同时特别关注其在特定语境中可能携带的隐含和明确评价意义。隐喻解释涉及从修辞功能和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角度解释隐喻。所有识别出的隐喻都从其潜在意识形态和在构建报纸意识形态立场中的作用方面进行解释。为确保分析准确性,必要时通过将特定隐喻表达在主题语料库中的使用与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的500万样本语料库中的使用进行比较,进行关键词分析(Semino, 2008)。因此,本研究的分析兼具定性和定量特征。定性分析关注每个隐喻表达的识别以及在每个句子中确定其评价意义,定量分析则侧重于每个隐喻主题的量化以及在两报中的分布比较。
五、研究发现
对两报各1000条索引行的仔细分析表明,两报的隐喻表达主要来自五个源域:物理运动、机器、健康/力量、物理冲突/战争和受害者,分别用于概念化货币争端的五个相关目标域:汇率变化、汇率政策、人民币价值状态、货币争端和人民币本身。例如:
研究结果与先前经济话语或金融新闻中隐喻研究的发现基本一致,表明经济话语和金融新闻常使用机械、生物、物理运动和物理冲突/战争等隐喻(如Charteris - Black, 2004: Ch. 7; Charteris - Black & Musolff, 2003; White, 2003; Koller, 2003)。这些隐喻在本研究数据中的普遍存在并不意外,因为它们构成了经济话语和金融新闻的认知基础。表2呈现了CD和NYT中五个主要隐喻的频率分布情况。
如表2所示,NYT在提及人民币时使用的隐喻表达(601个)多于CD(471个),这表明NYT更倾向于用具体经验领域来讨论抽象问题,可能更具可读性。在两报中,物理运动隐喻在所有隐喻中占比最大,这表明汇率变化是两报报道人民币时的主要关注点。Charteris - Black(2004: 158)指出,“金融记者的主要传播目标之一是讨论不断变化的市场价值,因为这些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人民币价值的实际或潜在变化具有最大的读者吸引力,值得首要关注。此外,NYT中物理运动隐喻的频率远高于CD,这表明NYT比CD更关注汇率变化。健康/力量隐喻主要用于概念化人民币价值状态,两报中最常用的词汇类型是“weak”和“strong”,分别用于概念化人民币的低价值和高价值。然而,它们大多以比较级(stronger/weaker)和动词形式(weaken/strengthen)出现,因此主要用于描述汇率变化而非人民币的当前状态,如以下例句:
物理运动和健康/力量隐喻在Charteris - Black和Musolff(2003)对英国和德国金融媒体欧元交易的研究中也被发现普遍存在。尽管这两个隐喻主题的偏好能反映两报新闻报道的重点,但它们过于常规化,在两报中难以发挥重要的修辞和意识形态功能。然而,另外三个隐喻主题——机器、物理冲突/战争和受害者——在构建两报的修辞立场和意识形态立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每个主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汇率政策是机器
先前对经济话语和金融新闻的研究表明,机械隐喻在当代经济话语中非常流行(Charteris - Black & Ennis, 2001; White, 2003; Charteris - Black & Musolff, 2003; Charteris - Black, 2004: Ch. 7; Fukuda, 2009)。White(2003)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工业革命后机械和工业元素在西方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机械过程在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机械过程及其相关词汇已渗透到经济话语中,并变得如此常规化,以至于它们为隐喻的运用提供了“现成的来源”(White, 2003: 143)。
基于MIP,发现许多与机器源域相关的隐喻表达被用于概念化中国的汇率政策,如“mechanism”、“peg”、“adjust/adjustment”、“dent”、“convert”、“spark”、“fuel”和“trigger”等。将汇率政策概念化为机器不仅涉及机器的运作方式,还涉及维护的必要性。然而,对这些隐喻表达的分析发现,两报在机器应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维护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在CD中,只有“adjust/adjustment”一词用于描述汇率政策这台“机器”应如何维护。关键词分析还表明,当两个语料库与BNC样本语料库进行比较时,“adjust/adjustment”在CD中是关键词,但在NYT中不是。对“adjust/adjustment”的偏好表明CD倾向于对中国汇率政策这台“机器”进行微调,如以下例句:
-(CD, 03/08/2005)Although the overall impact the slight adjustment of the renminbi’s exchange rate has on agriculture will be mild for the time being...
在NYT中,除了少数“adjust/adjustment”的使用外,还有几个“overhaul”的使用,这意味着这台“机器”目前状况不佳,需要彻底检查和修理。关键词分析也证实,当两个语料库与BNC样本语料库进行比较时,“overhaul”在NYT中是关键词,但在CD中不是。这表明NYT对中国汇率政策这台“机器”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
-(NYT, 22/06/2010)China... announced last weekend that it would proceed with a long - awaited overhaul of its currency controls...
两报对中国汇率政策的不同看法也反映在它们对中国汇率政策运作的概念化上。在所有这些词汇类型中,两报中最常用的是“peg”。当CD和NYT与BNC样本语料库进行比较时,“peg”在两报中都是关键词,其关键值分别为349.92和291.65。它们用于概念化人民币价值与美元的挂钩,如以下例句:
-(CD, 28/06/2010)Beijing’s ending of the yuan’s peg from the dollar last week temporarily boosted share prices of airlines, paper manufacturers...
CD专门使用“peg”一词来描述人民币价值与美元的挂钩,因为它没有明确的评价意义。然而,在NYT中,除了中性的“peg”一词外,还可以识别出其他具有明确和隐含负面评价意义的隐喻表达,如“fix”、“tie”、“lock”和“yoke”。它们表明中国的汇率政策过于僵化,需要改进,如以下例句:
-(NYT, 15/10/2009)By keeping China’s currency, the renminbi, tightly yoked to the weak and weakening dollar...
-(NYT, 31/10/2003)China has kept the value of the yuan locked at a fixed exchange rate to the dollar...
(二)货币争端是物理冲突/战争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并讨论了物理冲突/战争隐喻在经济话语中的主导地位(如Eubanks, 2000; Charteris - Black & Ennis, 2001; Koller, 2003; Charteris - Black & Musolff, 2003)。Koller(2003: 6)认为,战争隐喻在商业媒体话语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是其来源域具有多样性,从身体暴力到军事策略不等,这源于战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源于基本的身体战斗。在对英国和德国金融媒体欧元交易的隐喻构建研究中,Charteris - Black和Musolff(2003: 146)发现,英国金融话语中经常使用与拳击和战争来源域相关的隐喻表达,因此他们使用“PHYSICAL COMBAT”一词来描述这种与战争和拳击相关的攻击性行为。虽然承认物理冲突/战争隐喻的来源域广泛,但这些研究通常将它们一起讨论,忽略了它们在商业话语中可能发挥的不同功能。然而,本研究分析表明,在中美货币争端的报道中,《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物理冲突和战争隐喻的选择可能在构建争端的修辞和意识形态意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两报中,都识别出了许多属于物理冲突/战争来源域的隐喻表达,典型的词汇类型包括“impact”、“war”、“fight”、“regime”、“attack”、“tension”等,例如:
-(CD, 05/10/2011)... said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legislation, which might lead to a currency war and could sink the global economy.
-(NYT, 22/11/2010)But even without the currency fight, the economics of sock - making here are shifting.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概念化货币争端的性质。如表2所示,CD使用的此类隐喻表达(93个)多于NYT(62个)。这表明CD更倾向于将货币争端概念化为冲突,而NYT则相对较少。
由于物理冲突和战争隐喻在概念模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涉及两个对立的双方在特定情况下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战斗,并产生一定的后果。因此,它们经常由相同的隐喻表达实例化,如“impact”、“damage”、“hurt”、“harm”和“threaten”等。这些表达可以归为战争隐喻或物理冲突隐喻,因此在分析中有时很难明确区分它们(Charteris - Black & Musolff, 2003)。然而,仍然有一些隐喻表达可以明确地被识别为仅属于战争隐喻或物理冲突隐喻。战争隐喻的典型词汇类型包括“war”、“regime”、“front”、“survival”和“rally”等,而物理冲突隐喻的典型词汇类型包括“fight”、“lash”、“pinch”、“squeeze”和“hit”等。它们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所描绘冲突的激烈程度和规模。因此,这些隐喻表达可以大致分为三组:物理冲突、战争和两者兼具。
如表3所示,CD以高偏好使用战争隐喻但低偏好使用物理冲突隐喻为特征。相比之下,NYT对这两种类型的隐喻表现出或多或少相等的偏好。这些不同的偏好有助于构建它们各自对冲突激烈程度的看法。
NYT倾向于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行动概念化为物理冲突,通过诸如“fight”、“chide”、“lash”、“assail”、“wiggle”、“spat”、“wrangle”和“at loggerheads with”等隐喻表达来实现,例如:
-(NYT, 17/11/2010)Meanwhile, the American companies most likely to oppose Washington’s currency fight with Beijing are businesses like PS Brands…
在CD中找不到此类表达,相反,CD反复将争端和美国对中国的行动概念化为战争。这可以从一些频繁使用的词汇类型中看出,如“war”、“regime”、“ammunition”、“defend”、“front”和“rally”等,例如:
-(CD, 25/01/2011)That has provided some foreign nation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mmunition to pressure China to allow its currency to rise…
-(CD, 06/07/2010)Top brass at international hotel chains are closely watching developments on the currency front.
在上述例句中,“ammunition”和“front”这两个词汇的基本含义与战争相关,在CD中被用于概念化货币争端的某个方面:分别是可以用来向中国施压的借口和货币争端的发展。这表明了潜在意识形态模式“货币争端是战争”的影响。
此外,CD还特别强调使用此类隐喻表达来戏剧化货币争端的影响,尤其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这可以从CD对“impact”一词的偏好使用中看出,当两个语料库与BNC样本语料库进行比较时,“impact”在CD中是关键词(关键值为266.49),但在NYT中不是。虽然两报都使用那些可以归为物理冲突或战争隐喻的表达,如“impact”、“damage”和“hurt”等,但CD更倾向于使用战争隐喻和一些强大的物理冲突隐喻来戏剧化货币争端的影响,如“war”、“cut”、“batter”、“survival”和“blow”等,例如:
-(CD, 25/10/2010)The dispute between the US and emerging countries is seen to be a possible prelude to a global currency war.
相比之下,NYT更倾向于使用一些暗示货币争端或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小的物理冲突隐喻,如“squeeze”和“pinch”等,例如:
-(NYT, 16/11/2010)Big American multinational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can feel the pinch of dollar–renminbi fluctuations.
正如上述例句所示,CD倾向于以比NYT更激烈的方式概念化货币争端的影响。这些概念化和偏好的差异并非偶然,因为它们传达了不同的修辞效果。NYT对物理冲突隐喻的偏好有助于淡化中美之间冲突的激烈程度和美国政府行动的攻击性。将争端概念化为物理冲突激活了一种输赢模式,从而为美国的行动提供了理由,因为在战斗中失败是一种耻辱。然而,CD倾向于使用战争隐喻来戏剧化美国的压力,这很容易唤起中国被西方国家殖民历史的集体记忆。战争隐喻将中国描绘为受害者,美国为侵略者,激活了一种生死存亡的模式,并将人民币升值问题转化为中国能否抵抗美国侵略或被消灭的问题。通过激发民族主义情绪,它迎合了中国媒体在过去二十年中培养的反美主义主导意识形态(Lee, 2003)。因此,它有助于使中国拒绝美国政府在货币问题上的任何举措合法化。
(三)人民币是受害者
还有一系列表达将人民币概念化为受害者。它们可以被视为源自经济话语中更一般的隐喻,如“THE ECONOMY IS A HUMAN”(Charteris - Black, 2000)。然而,受害者隐喻也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实例化。主要的实例化方式是将人民币概念化为政府控制或操纵的受害者,即被操纵的受害者。这可以通过一些频繁使用的隐喻表达看出,如“manipulate/manipulator”、“free”、“intervene”、“liberalization/liberalize”、“tightly controlled”、“keep a tight rein”和“loosen its grip”等。特别是,当两个语料库与BNC样本语料库进行比较时,最常用的词汇类型“manipulate/manipulator”在CD和NYT中都是关键词,例如:
-(NYT, 16/04/2009)President Obama repeatedly accused China of outright currency manipulation during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将人民币概念化为被操纵的受害者激活了一种专制政府剥夺其臣民自由的模式。它还暗示了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该意识形态强调自由市场逻辑、放松管制和政府的最小控制(Harvey, 2005)。从新自由主义的角度来看,汇率操纵应该受到制裁和纠正。因此,将人民币概念化为被操纵的受害者有助于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为概念化为为人民币自由而战的正义之举,而美国则成为被“操纵”人民币的解放者。通过其他相关隐喻表达,如“liberalize”和“free”,也可以揭示这种隐喻使用背后的意识形态,例如:
-(NYT, 12/10/2002)... it would not amount to a significant Chinese move toward currency liberalization...
虽然“manipulate/manipulator”一词也可以在CD中找到,但它们主要用于互文目的,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要么被明确否定,要么暗示中国没有操纵其货币,例如:
-(CD, 22/05/2009)Senate Banking Committee on Wednesday that China did not manipulate the exchange rate for export advantage…
然而,在CD中可以识别出另一种将人民币概念化为受害者的方式。它将人民币描绘为错误指责的受害者,将其视为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问题的替罪羊,例如:
-(CD, 16/10/2010)Yuan a“scapegoat”for Washington’s trade and unemployment woes.
这种特殊的概念化方式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经常与其他隐喻,如战争和健康/力量隐喻交叉出现,例如:
-(CD, 19/10/2010)The US is aiming at the wrong target by blaming the yuan for its economic woes, analysts said.
-(CD, 12/10/2010)Officials and economists have said a stronger yuan is not a panacea for global imbalances...
在第一个例句中,替罪羊意识形态体现在CD通过战争隐喻将美国指责人民币视为瞄准错误目标的概念化中。在第二个例句中,它通过健康/力量隐喻将人民币概念化为全球经济疾病的药物来实现。关键词分析也证实,当与BNC样本语料库进行比较时,“scapegoat”在CD中是关键词,但在NYT中不是。这种特殊的概念化方式对CD构建修辞立场和意识形态立场至关重要,因为它突出了美国是人民币问题的根源,而中国是人民币的保护者。它有助于拒绝美国对人民币是美国经济问题根源的指责,并为中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辩护。
六、研究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两报都可以识别出五个主要隐喻——物理运动、健康/力量、物理冲突/战争、受害者和机器,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挪用和重新表述,以构建各自报纸的论证立场和意识形态立场。特别是,NYT倾向于将争端描绘为物理冲突,将人民币描绘为政府控制和操纵的受害者,并主张对中国汇率政策这台“机器”进行彻底检修。CD则倾向于将争端概念化为战争,将人民币视为美国问题的替罪羊,并坚持调整中国汇率政策这台“机器”。
这些不同的隐喻使用方式可以从它们在构建报纸论证立场和意识形态立场中的作用以及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方面进行解释。尽管NYT具有自由主义立场和批判性报道风格,但它与美国的主导利益保持一致,主张人民币升值。这可以从其对物理运动隐喻的特殊偏好和对中国汇率政策这台“机器”进行彻底检修的强调中看出。通过将人民币概念化为政府控制和操纵的受害者,它将美国描绘为人民币自由的捍卫者。在为美国政府在争端中的行动辩护的同时,它还通过优先选择物理冲突隐喻故意淡化冲突的激烈程度和影响。这可以从美国和中国在货币争端中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方面进行理解。尽管美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但鉴于大规模贸易战的风险,美国政府也试图避免在这个问题上与中国直接对抗。相比之下,CD作为典型的党报,通过坚持调整中国汇率政策这台“机器”与中国政府的利益保持一致。它通过辩称人民币是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问题的替罪羊,拒绝了美国对中国是货币操纵者的指责。与NYT不同,它通过表现出对战争隐喻而不是物理冲突隐喻的特殊偏好,故意戏剧化冲突的激烈程度和影响,作为对货币争端风险以及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及其贸易伙伴潜在巨大影响的警告。
因此,本文表明,不同报纸对同一问题的呈现研究中,更值得关注的往往不是不同隐喻主题的选择,而是对相同或相似隐喻主题的整合、挪用和操纵,以推进其不同甚至相互竞争的政治和经济利益(Flowerdew & Leong, 2007; Burnes, 2011; Chiang & Duann, 2007)。这表明了情境化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详细了解社会政治背景的相关性(López & Llopis, 2010)。然而,由于本研究仅通过查看三个相互关联的关键术语的索引行来比较货币争端的隐喻构建,因此可以预见,这些新闻报道中肯定还有其他重要的隐喻未被本研究发现。未来的研究将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研究其他隐喻的存在和功能。
作者信息
Liu M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Guangdong, China
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