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说』是由南京大学计算传播学实验中心的成员们于2022年4月发起的论文精读与推介活动,我们将定期推送新闻传播学TOP期刊最新内容、新闻传播学前沿及相关量化研究方法论文。我们致力于深耕传播学领域,紧跟专业研究热点,延伸学术视角,拓展群体智慧。
柏拉图说 论文推介第 148 篇
Chen, F., & Wang, G. (2020). A war or merely friction? Examining news reports on the current Sino-U.S. trade disput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China Daily.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19(1), 1–18. https://doi.org/10.1080/17405904.2020.1844252
摘要
2018年以来,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持续不断的中美贸易争端备受国际媒体关注。本研究使用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的方法来比较双方领先的英文报纸——《纽约时报》(NYT)和《中国日报》(CD)——如何话语构建这个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尽管《纽约时报》倾向于将贸易冲突描述为一场符合主流强硬意识形态的“战争”,强调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假定威胁,但 CD 试图淡化言论,并表现出倾向于定义将此事视为“摩擦”,符合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务实民族主义”的宗旨。因此,两家报纸通过不同的语言模式,根据各自的主导隐喻来阐述问题的原因、道德评价/后果以及对问题的处理。这些差异是根据双方的根本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来解释的。
中美贸易战的介绍
过去两年,中美贸易争端全面爆发。2018年初以来,双方针锋相对,对对方很大一部分出口产品征收一系列高额关税。关税交换伴随着几轮双边谈判,中间夹杂着紧张局势升级和临时休战,最终于 2020 年 1 月 15 日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争端对双方都造成了国家损失,也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构成严重威胁。鉴于其规模和广泛影响,中美贸易争端频频成为全球主流新闻媒体的头条新闻。最近,一些研究调查了围绕该问题的不同媒体言论。Wang 和 Ge(2020)手动分析了从中国两大官方新闻网站人民网和新华网收集的 47 篇有关中美贸易争端的中文新闻报道。事实证明,这些报道通过不同的话语策略,将这场争端描述为一场“战争”,中国既是受害者,也是自由的捍卫者贸易。另一方面,这些报道也试图通过强调中国的谈判意愿来平衡敌对基调,认为双方可以通过相互合作获得更多利益。针对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语料库方法,L. Chen 等人。(2020)在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微博账户和推特账户上建立了与中美贸易争端相关的帖子语料库。结果发现,这两种说法依靠不同的邻近化策略(Cap,2013)来削弱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决定的合法性。此外,Zeng和Sparks(2020)对半官方中文小报《环球时报》中美贸易争端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报道显示,该小报不遗余力地谴责特朗普政府挑起争端,同时强调中国有信心打赢这场战斗,发挥自由贸易坚定捍卫者的作用。另一方面,报道也指出了这场争端对美国普通民众和其他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总之,《环球时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被解读为反映了中国政府认可的所谓“国家主导的民族主义”。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刘(2015),他研究了中美货币争端,可以说是当前“贸易战”的前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比较了《纽约时报》(NYT)和《中国日报》(CD)对货币争端的隐喻表述的不同,发现虽然《纽约时报》更倾向于将这场争端描述为“实体冲突”,但 CD 更倾向于将这场争端描述为“实体冲突”。将问题概念化为“战争”(另见 Liu,2017)。
迄今为止,中国以外国家媒体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报道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因此,研究一下中美这两个冲突方的媒体分别如何报道贸易争端是很有意义的。本研究选取NYT和CD的相关文章作为语料库进行分析。《纽约时报》位居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全国性报纸之一,在美国及国际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另一方面,《CD》是中国领先的官方英文报纸。它的主要功能是向世界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其报道风格被认为是中国报纸中最接近西方的(Mody,2010)。新闻是一种典型的意识形态话语(Van Dijk,2009,p.195)。对贸易争端双方的报告进行批判性分析可能会为了解围绕该事件的潜在意识形态、计算和策略提供一个窗口。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CADS)的方法,通过索引、关键词分析等语料库技术,揭示语言使用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微妙关系,旨在揭示语言模式在构建语言框架时的异同。《纽约时报》和《CD》报道中美贸易争端,并探讨两国的主导意识形态。
作者信息
Fu Chen,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GuoFeng Wang,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