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特色创新:重点在于“软实力”比拼,园区定位理念走向“细分赛道—区域特色—行业标杆”迭代;园区打造走向“P+EPC+O”(策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区域协同的“飞地园区”亟需突破制度限制,形成科技创新价值与产业成本价值之间的传导通路
生物医药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起“主人翁”作用。靠“硬空间”载体为核心去撬动产业集聚发展的时代已过;空间是基础项,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打造,对项目入驻的吸引已经转向“软实力”比拼。“十五五”期间,园区软实力的构建重点在于“细分特色园区理念的树立”,园区“P+EPC+O”一体化模式的落地,以及飞地园区“科技创新优势与产业成本优势”互补传导通路的畅通。
01.特色园区理念创新:园区发展从追求“大而全”向“小而美”强IP转变,细分赛道突出、区域特色显著、行业标杆引领成为评价新标准
园区载体开发增量红利在逐步减少,曾经“一哄而上”、缺乏顶层谋划的传统医药园区面临着经济指标承压、供应量饱和、空置率升高、同质化竞争等困境,各地招商引资关注度集中、定位趋同的趋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出现了部分基于区域特色和产业价值挖掘的细分领域强IP产业园区,如美妆小镇、资阳牙谷、文山三七产业园、昆山小核酸产业园等。在“内卷”的普遍趋势下,通过对产业和企业精细化定位,构建了一批赛道定位清晰、服务体系较健全、产业梯度合理、品牌效应显著的特色医药产业集聚区。“十五五”时期,将有更多聚焦细分赛道的特色园区涌现,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未来,各地国资平台公司产业园区打造要实现三个“聚焦转向”。一是聚焦转向“细分赛道”。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定位模式,集中发展力量和产业要素推动细分领域资源集聚,确定一个主导产业方向及产业链上下游的辅助赛道,实现错位协同、特色突出。二是聚焦转向“区域特色”。结合区域产业和人文基础,构建核心赛道引领的立体式产业结构,进行定向招引和培育,把成立的产业基金“用在刀刃上”,树立“切蛋糕与做蛋糕”并举的产业增量意识和生态构建意识,打造“一区(县)一园”的特色示范。三是聚焦转向“标杆打造”。围绕国家、省级各类荣誉资质的申报指标体系,谋划国家级孵化器、特色集群、产业先导区等金字招牌,打造有标杆性的园区,为后续争取更高层级、更大范围的要素支持倾斜奠定良好基础。
02.建设运营模式创新:转变以往“割裂式”的串联思维,采用“P+EPC+O”(策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统筹强化“前期园区专业策划、后期运营团队前置”,将产业要素融入规划建设全过程
以往产业园开发建设按照“传统地产”思维,多数以先建设、再招商的模式推进;建设前缺少园区定位策划,建设后缺少对入园企业的专业化服务的支撑,导致园区“策划—建设—运营”各环节脱节。以“割裂式”的串联模式建成的园区,存在产业定位不明确、企业需求不匹配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后续资源导入和产业集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十五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优质项目资源的争夺竞争将加剧,园区打造模式需要转变。“P+EPC+O”(策划、建设、运营)一体化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或可成为强化园区吸引力的核心变革手段,即在园区最早期的谋划阶段,将国资平台公司、园区规划建设方、产业运营服务方三方组成开发联合体,以园区产业策划为先导,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以生态服务为手段,推行“先产业策划、后建设规划”,“先招商需求、后载体建设”,“先打造生态、后集聚产业”新模式,把产业要素融合贯穿于园区开发建设全过程,确保园区“建成即入驻”“建成即使用”。
03.园区协同发展创新:飞地园区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共享与成本分担机制、政策协同与标准统一机制有望走通,促进区域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
生物医药产业对技术创新、人才支撑、载体适配、成本性价比等高要求的产业特征决定其聚集化、协同化发展的需求特性,统筹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发挥先进核心区域带动作用、提升后发区域的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全域完整产业链生态圈,是实现各地市医药园区的协同和梯度发展的必然路径。“十四五”期间,“飞地+”的产业联动模式,强化“研发--加速--产业化”协同布局,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流动,链接前沿创新资源和成果,构建形成加速转化的产业链协同网络,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国家战略区域已进行了有益尝试。
同时,区域协同也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亟需在“十五五”期间弥合三大缺乏。一是缺乏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现阶段,医药区域产业协同的动力更多来自各地政府层面的共识,还未形成顶层设计下的管理机制,缺乏区域间互利共赢、良性互动的指导方针。地方政府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画地为牢”,对区域间产业协同总体重视不够,难以构建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环境。
二是缺乏差异化的产业定位。目前,各地医药产业定位多数仍以宽泛的大类制定主导方向,部分区域甚至缺乏核心赛道引导,在细分领域上并无明显差异,且地方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存在“同质化”现象,在“僧多好肉少”的产业格局下,致使产业分工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独行多于联动的特点。
三是缺乏要素资源的互通渠道。大院大所、GCP、GLP、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医药创新资源分配不均,空间承载能力差异,以及区域合作互补利益目标不一致,导致创新要素流动性不足。同时,产业生态共生发展环境尚未建立,人才流动、资金扶持、成果转化、项目建设等方面,要素协同缺乏有效的传导路径以及交流平台,造成“科技创新价值优势”与“产业成本价值优势”间的传导通路构建缓慢。
— END —
都看到这了~不如点个关注吧!
免费职业性格测试、医药猎头
就来诗迈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