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摩
今天给一位奶奶做了按摩。这是我第一次主要以非语言的方式做志愿服务。
一开始我过来她床边的时候,她就向我抬了手。
她神志清,可以讲话,但听力不大好,也就不大讲话。我顺势问她要不要帮她按按,她没拒绝,我就当同意了。
我从拨动手指开始,到手掌、手腕、手臂、肩膀。按照平时按摩的样子,只是力度要轻很多。
奶奶的手很瘦,手上的肉撑不起来皮肤,就像皮可以随时和肉分离一样。在按她手指的时候,我甚至感觉随时能把她的皮揉走。
在按的时候,一开始她一直在讲一句话,不长,大概六七个字,我没听懂。
过一会她又讲了一遍。我始终没听懂那是一句什么话,只知道她一直在讲一句话。
我想,她重复了好几遍,一定很重要。
于是我试图求助护工阿姨她讲的是什么。护工阿姨说她昨晚没怎么睡,大概是脑子不清醒讲胡话,她外孙下午会来看她。
护工阿姨把奶奶的床稍微摇了起来,边和奶奶说,你孙子下午就来了啊,奶奶没什么反应。
护工走后我继续按,她又讲了一遍。我不知道她讲的什么,心里愈发急切起来。
过一会来了个志愿者,她会上海话,我跟她讲了这个情况,请她帮我问问。
她问奶奶,有没有什么话要讲,奶奶说的是“我不好讲话”。志愿者和我说,她不好讲话,帮她按按就好了,她不舒服就停下。
我知道不是那句话。奶奶没对她说那句话。
后面我又帮她按了会就走了。不知道她感觉怎样,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
2 玻璃人
24床新来了个老病人。新来是指刚入住,老病人是指以前来过。
她是老年病,脑梗后遗症,从上面的康复医院转到这里过渡一下,还要再回去。
说到转院,奶奶也在吐槽:为什么硬性要求住几天就转院?对于她这样的老年人,每次出院入院都很不方便,甚至要叫救护车。
医院说是医保的要求,她打电话给医保局,医保局说是医院的要求。无解。只好过一阵就转院。每次转院都要重新做检查。
她说她在上面医院的时候,有一次人家推她做检查没有很留意,颠到了——她严重骨质疏松,全身38块骨头骨折或者有毛病,是个“玻璃人”——这一颠好了,又骨折一块。
本来她可以自己走的,现在不行了。
她讲那38块骨头的时候,从第一节颈椎讲起,讲到第七节,哪块滑脱、哪块骨折,又按顺序逐一讲下去: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尾椎也有毛病。
我本来不记得人有几块脊椎骨的,听她捋一遍,倒是记得很清楚: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尾椎4节,一共33块。
奶奶是个很开朗的人,很健谈,聊了很多,关于她的各种病(顽固性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脏病、鼻炎等等)、各种痛(只有吗啡能缓解,但又不给),关于她万一过世、为子女的考虑……
她很与时俱进,我刚过来的时候她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看短视频,讲的是AI机器人的发展。
她很喜欢看短视频,尤其跟AI相关的。以后AI发展了,机器人能养老就好了,不用麻烦子女,她说。
病房里没有wifi,她用的随身wifi,说比流量和宽带便宜很多,是在上面医院时护士帮忙买的。
正好随身wifi欠费不能用了,我们琢磨帮她充值。设备上写的要微信扫码,但奶奶说她微信里有钱,就是支付密码老早不记得了,要用支付宝付钱。
于是我们就琢磨怎么用支付宝,怎么弄都不行,甚至我都想帮她用微信买了。突然我想到微信支付密码忘了还可以重置……
在我们的帮助下,她成功改了密码、充了3个月的wifi,奶奶非常开心,一个劲地感谢我们,说帮了大忙了。
这可能是我觉得做志愿服务以来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是通过重置密码,我们知道了奶奶的生日是12月22日,还计划下下周看能不能给奶奶过个生日。
不过后来服务复盘的时候,领队说下次这种情况,涉及到操作病人账户,还是要让医护知道并且在场,也要了解家属意愿,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回想起来惊出一身汗,鲁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