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做客“心关怀·大咖在线”心理主题讲座:青春·探索·相爱:转型时代下的新爱情观
文摘
2024-11-12 09:34
四川
11月7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外国语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联合承办的“心关怀·大咖在线”心理讲座在经管楼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受邀为我校学子带来“青春·探索·相爱:转型时代下的新爱情观”主题讲座。讲座伊始,梁永安首先阐述了现实现状,2023年中国各省离婚率第一名、第二名分别高达68%、64%,当今社会的人们生活更复杂,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选择,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感连接出现了很复杂的局面。当今时代有无限可能,爱情和婚姻极其不稳定,展现着人们对自我生命的珍惜及对于获得自我价值认同,或者说是有当今时代内涵的一种幸福的追求。当今中国处于一个转型的时代,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情感更为复杂,我们也陷入了很大的选择困境。经历4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很多新技术领域几乎是弯道超车,这种快速发展是在人类的两个积累上实现的。一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通过改革开放,科学技术、工具生产等得以迅猛发展;另一个是文艺复兴以来,以个体价值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这个过程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法国启蒙运动,一系列工业革命,再经过法国大革命,然后经过19世纪末期以来的现代主义,及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铸造出来的对于世界和生命的新认知。接着,梁永安强调了个体价值的重要性,以“三明治”的生动比喻探讨了中国社会的三重维度——农业社会的传统、工业社会的创业精神以及后工业社会的流动性,指出中国社会三种文明交织的复杂性。由此提出当今时代最好的选择就是各得其所,每个人寻找合适的生活,并通过柏拉图找麦穗的故事,讲述了个人在爱情和婚姻中选择的哲学。然后,梁永安从历史角度讲述了现代社会的起源,特别是从商业和商人的角度说明了现代社会的形成。他提到,现代社会的开创者是商人,他们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而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地位的改变,特别是对自由幸福的追求,也为现代社会的爱情观带来了新的视角。在工业革命期间,女性开始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她们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开始投身于社会工作,如成为小学教师,尽管面临种种不平等,比如薪资仅为男性的一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娱乐活动,女性在这些领域中发现了自己的特长,甚至出现了一批女作家和艺术家。在教育方面,女性也逐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她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传统角色,而是开始主动追求知识和社会情怀,这导致了新的爱情观念的出现,即爱情与个人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相结合。《简·爱》等文学作品的出现,反映了女性对平等和社会地位的追求,由勃朗特三姐妹出色文学作品显示出女性对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认识。同时,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即如何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保持个体的原始生命力和创造力。梁永安还讨论了现代社会中,个人需具备自尊、才华和专业性,以及勇气来面对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自尊被视为文明的基础,而才华则是个人实现自由和创造力的前提。以历史人物乔治桑为例,说明了自由选择和探索的重要性。梁永安说,我们今天的中国社会青年人,有才华,有专业,有勇气具备这三条,活着就健康,精神具有力量,具有方向。随后,梁永安探讨了传统爱情和现代爱情观的差异,讨论延伸到古代爱情与婚姻中的付出和平衡,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传统价值中的宝贵部分,并赋予新的意义。通过分析作品《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和现代爱情观的形成,包括个人追求、内在价值和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和现实案例,展示了在爱情领域中追求精神和内在价值的重要性。此外,梁永安在探讨爱情价值核心时,讨论了女性面对外在条件和内在情感的矛盾,以及独立选择生活勇气的匮乏,阐述了无法同时追求精神与物质两极的困境。梁永安提出关于爱情的反思,即心之所向与双向奔赴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说《小妇人》,深入探讨了女性对婚姻与自我实现的追求,以及四个女儿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选择。讲述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作品《走出非洲》中的主人公的成长,从追求浪漫到理解现实,再到坚持个人理想。最后,通过讲述小说结局,强调了女性追求精神独立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爱情和幸福的新理解。最后,梁永安进一步讨论了个人追求与社会期望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解决选择困境。
据悉,本次活动为电子科技大学9·20心理健康文化月特别策划之心关怀·大咖在线心理主题讲座之一,接下来,心理中心将持续邀请国内外心理学者带来精彩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