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心关怀·大咖在线心理主题讲座在六号科研楼B117开展,活动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芳、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曾维希和生命学院辅导员陈亚莅临现场,三位老师以访谈的形式围绕着活动主题:破除“i/e”标签——聊一聊如何发展高质量人际关系进行了多番对话交流。
讲座伊始,第一位同学提出问题是:“根据人格标签去寻找相匹配的朋友是否合理呢?又能否帮我们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根据问题,老师们首先提出了人格匹配的局限性,人格的相同或相合并不等同于志同道合。人格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个人行动的倾向性,但在交朋友时,人们在意的不止于此,还包括精神特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然后曾维希教授向同学们介绍,MBTI的四个维度(外向内向、信息接收方式、决策风格、行动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和他人。但他也明确表示MBTI不应成为人际交往的唯一工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具有复杂性的,不能被简单定义的,应根据具体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自己的弹性和灵活性。
曾维希教授认为,没有所谓真正的人格匹配,而且标签化的匹配方式过于刻板,容易让人陷入误区。所以,同学们应该打破对简单标签的依赖,通过更具体的事件去了解他人,而不是凭借四个字母的标签判断。王芳教授又举例:在介绍自己时,可以将简单标签扩展为几个形容词,并辅以具体事例,让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在了解他人时,可以基于具体事件交换更深层次的看法。
接着,面对同学提出过于在意他人看法的苦恼,曾维希教授和王芳教授通过巧妙的逻辑辩法,告诉在座的同学们,在意他人看法,尤其是负面看法,可能源于自我认知中的自我意识过强和自我价值感低。从哲学层面解释,“爱和深度关系意味着你能真正的看到他者。”人们往往高估了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希望在别人的剧本里发光发热,而这种自我中心思维往往将自己长期放置于聚光灯下被大众观察评价,甚至将自我价值的解释权交予他人。解决内耗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思考评价是否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而被别人关注不等于被评价,被评价不等于被负面评价,被负面评价不等于被不喜欢,被不喜欢不等于没有价值;可以通过改正具体的错误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让错误行为决定自我价值,同时更应该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美好的东西,一松弛的状态与人交往,获得更多的欣赏。
互动环节,老师和同学们一同探讨了在当今追求效率和成功的时代,人们对那些看似“软”的、抓不住摸不着的情感和关系的思考以及愈发探索人际关系与现实之间冲突的迷茫。当代年轻人可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让出了宝贵的人际关系,开启了所谓的“省电模式”,然而,人际关系对于追求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它是人与人相互连接的桥梁,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支撑,能让我们避免成为完美的工具。对于同学内心的迷茫,王芳教授鼓励:“越探索越迷茫是必然的,正如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迟早有一天你也可以去描绘你自己的人生话题,每一步都不是白费。”辅导员陈亚老师也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表示,自我探索虽消耗时间,但有助于我们成长和提高效率,而问题的解决需要精准定义,探索过程中的迷茫则有可能是寻找问题新切入点的契机。
讲座最后,老师们继续为同学们在新环境下发展高质量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有益的思考方向,并鼓励同学们参与人际交往,摆脱标签束缚;积极了解自我,展示自我独特的魅力;同时正确看待他人评价,提升自我价值感,以构建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享受美好人生。
本次讲座以新颖的访谈形式,聚焦于同学们在人际关系中所关注的话题进行探讨。为同学们在新环境下发展高质量人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方向。
图文:彭心怡 刘晨 周冠宇
排版:刘龙越
审核:邱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