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火花”》:点亮火花文化的璀璨之光!
文摘
文化
2025-01-08 06:00
四川
图:罗永德研究员、诗人
在文学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作品像星星一样,虽然可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一颗,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罗永德先生的散文《永远的“火花”》便是这样一篇作品。罗永德先生,作为四川省自贡市人,身兼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多重身份,他对文学和创作的热爱由来已久。2003年在《亚洲火花》(新加坡)发表的《永远的“火花”》至今读来仍让人耳目一新。这篇散文宛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火花”文化的大门。
从文章中我们看到,永德先生由寒冷联想到“火中的火花”,这看似简单的联想,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溯源。自1827年英国诞生第一枚火花开始,火花就成为人类生活艺术的象征,如同历史的名片。就像自贡市的火花发展历程,从民国17年(1928年)张继贤创办火柴厂,到自贡市火柴厂生产“盐都”牌火花,每一个阶段都是火花文化在当地发展的印记。文中提到的那些为自贡火花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就像是一部部生动的历史典籍。已故的肖笙先生,他是自贡火花的“播种者”,是将火花美学引入的开拓者,他在自贡火花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1992年1月1日建立个人火花藏馆的兰强,开创了四川省内第一家个人火花藏馆,他的举动无疑是对火花收藏文化的一种推动。而被称为中国火花收藏第三代的王明远,他不仅仅是简单的收藏,更是从单一的收藏欣赏提升到学术研究层面,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这就如同在火花收藏的道路上竖起了一座灯塔,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自贡市火花协会在1993年创办的《火花研究》,以及在1997年新老领导交替后将自贡火花文化推向新高度、在火花设计制作上创造的光辉业绩等,这些都见证了一个地方的火花文化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例如协会为祝贺北京申奥成功推出的“祝新北京2008申奥成功”加字火花,这一火花被中国体育馆博物馆收藏,它不仅是一枚火花,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见证,在自贡火花收藏史上开创了先河。这一实例生动地展现了火花文化与时代大事的紧密联系。此外,罗永德先生向读者详细介绍的一系列火花相关的刊物和书籍,如中国历史最长的《火花》(江苏无锡 张筱弇编),绝版的《中国火花报》试刊号等。这些刊物和书籍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整个火花文化的历史长河。它们中的不少珍品、孤版,在收藏家手中都不多见,而将它们展示出来,对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世界有着极大的帮助。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时光宝盒,让我们得以窥探到火花文化背后的丰富内涵。永德先生的《永远的“火花”》通过对自贡火花文化的起源、发展、相关人物事迹,以及各类火花刊物和书籍的介绍,展现了火花文化这一独特领域的丰富性和深远意义。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作品对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样的作品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可能被我们忽视的文化角落,让我们重新认识到“火花”背后的文化价值,也让我们意识到像罗永德先生这样热心的文学爱好者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参禅悟人生,原中国文化艺术开发研究院特约创作员、《发现》杂志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