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开篇,就讲到了友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可见孔夫子本人,以及他的徒子徒孙,都很看重交友这件事。此言流传既广且久,也代表了中国人的部分心性。
从古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逸闻,到现代“朋友多了路好走”的歌唱,人们对友情的赞颂一脉相传。“够朋友”“不够朋友”,一直是论人的重要内容;“有朋友”“没朋友”,也是人在江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直到现在,网络上使用频率颇高的微信,专门设置一个“朋友圈”。
有名人说过,友谊为人生之酒。又说生活是水,友情是糖,友情让寡淡的生活多出些甜蜜的味道。的确,在人生的旅途上,能有几个情投意合者结伴而行,是一大幸运。从古至今,世人皆知友情珍贵,谁都希望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谁都希望朋友间的友情万古长青。但是,得到这样的友情何其难也!
人活一辈子,会与很多很多人相遇,但有机会结下友情的,只是极少数,真心诚意的朋友,可遇不可求。在人生旅途上艰难跋涉的人们,普遍会有某种孤独之感。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首名诗《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连一个陪着饮酒的人都找不到,只有邀天上的明月为伴,这样喝下的不是酒,纯粹是寂寞了。
诗人的孤独,是一种大孤独,由他们厌绝凡尘的心境所致。作为一介常人,对友情的纯洁度和光亮度,不必抱有过高的期待。古人早就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过于清醒,过于高傲,过于挑剔,相当于染上洁癖,在现实中很难交到朋友。
我认为,凡在人生之路上,具有共同或相似的志趣,能够陪着走一程,能够相互温暖的,就算是朋友,就值得珍惜。探讨文学的文友,交流拳术的拳友,包括闲来无事凑到一起打打牌下下棋的牌友棋友,还有结伴骑行兜风的“驴友”,都可为生活增添快乐,为生命增添风景。人生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需求,自然结交不同的朋友,友情也在不断更新。新的朋友出现了,旧的朋友走远了,都属正常。
常言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是的,这话没错,交友,当然以志同道合为前提,不以物理距离为基础,隔山隔水不隔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是,近在身旁,隔三差五可以见面相聚的朋友,还是要比相距千山万水来得实惠。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而不是以朋友之名,从对方那里谋取好处。实际上,官场上的所谓朋友、生意场上的所谓朋友,或者干脆点说,名利场上的所有朋友,都难免“以利相交”,推杯换盏、甜言蜜语的同时,心里可能就在盘算如何给对方设局挖坑。这样虚情假意的关系,其实玷辱了“朋友”之名。
即使双方都存了交友的诚心,友情也是一种易碎品。生活像大海,友谊像小船,小船在大海上行驶,遇到风浪极易翻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朋友才是好朋友,经得住利益锈蚀的友情才叫真友情。特别在当今的商品社会里,“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不变的朋友”,宛然成为许多人赤裸裸的信条。在利益面前讲友谊,好像是幼稚的。
初心很好的友情也需维护。不是朋友时,于对方可能要求很低,听到一句好听话,看到一个好脸色,受到一次热情款待,都会使自己欣喜。然而老友之间,会把这一切视为当然,心安理得地接受,对方一旦不似往日那样慷慨,不似想象中的那般热情,便会心生怨怼,时间长了,难免生出嫌隙。
所以,对多数人来说,不要太多奢望纯之又纯的友谊,要以常心对待朋友间的交往。近些年有句话说得甚是客观: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搞清本分与情分的尺寸,或许彼此更珍惜情分,更多些感恩。
爱默生说:“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止痛药,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进入老年,身边更需有几个老友,常走动,常来往,常聚会,常交流,说说心事,诉诉苦闷,打发时光,驱除寂寞。大家相伴相亲,走完这一生。
作者简介
安秋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神钲书院院长。著有诗集《心如四季》、散文集《永远的虹》《把手给我》《角色》《乡间鼓手》、纪实文学《药鬼子纪事》、报告文学《大道之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