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深情回望和赞美之歌——读王跃文《家山》有感

政务   2024-10-02 10:25   湖南  

在中国当代作家群中,王跃文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创作勤奋,30多年来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朝夕之间》《苍黄》《大清相国》《爱历元年》等,小说集《漫水》《无雪之冬》,随笔集《幽默的代价》《无违》。其作品影响力巨大,2014年《漫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7年《大清相国》获湖南省首届文化创新奖。他的小说题材广泛,涉及官场、都市、历史、乡村等,不论哪一种题材,他都能敏锐地捕捉且提炼素材,构建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给人真切、真实的在场感,获得文学艺术享受。

2022年12月,王跃文的鸿篇巨作《家山》由人民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这部小说有50多万字,时间跨度大,主体部分写了沙湾从1927年到1949年发生的故事,尾声为贞一的书信,对后来的故事简要概述,止于清平盛世八十年代。著作有100多个人物,为陈氏和朱氏家族,陈氏家族是名门望族,祠堂里的先祖明勋公、敬远公冥冥之中显灵显圣,后人兴旺,繁衍了远字辈、扬字辈、修字辈、齐字辈、有字辈五代人。著作容量宏大,既是一部家族发展壮大史,也是一部民族奋斗史,涉及到中国历史上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诸多重大事件。小说脉络清晰,写家族成员的日常生活是明线,写民族发展历史是暗线。这部长篇大作将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进行交叉有序的叙述,将众多的人物活动有机糅合在一起,将典型的乡村风貌进行大幅度多角度展示,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最好的作品是植根在现实土壤中的,只有选定一个文学原乡,从中汲取源泉和能量,才可能创作具有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纵观一些成名大家都是如此,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沈从文的《边城》和韩少功的《山南水北》等。王跃文的《家山》故事发生地点沙湾,也有原型,即他的家乡湖南怀化溆浦,这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县,县名来自屈原的诗歌《涉江》“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这里鸡犬相闻、绿树繁茂、祖辈以耕作为业。王跃文在这里出生成长,直到考取大学才离开。但家乡的山山水水、田园风光、地理环境、人情世故等,一直停留在他脑海。故乡于他,是一块宝地,养育了生命,滋养了才情。他于故乡,是一个文化大使,多年后,他的一些作品,有故乡的影子。

《家山》是王跃文对家乡最深情的回望,是对家族的讴歌与致敬。他看到了一本家谱就有了写作欲望;他佩服自己出口成章、敢做敢当的奶奶,就塑造了刘桃香这个“乡约老爷”;家乡的一些人和故事深入他记忆深处,就有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原型。不论是着眼整部著作还是定格在每一个章节,都能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至爱。试举几例:如,文中多次写到的祠堂,这是杨家的祖宗祭祀地,是家族的精魂所在,是族人聚会议事或举办活动的场所,给人庄严、肃穆、神圣的感觉。去县衙门打官司在这里商议方案,为提高文化素养在这里开办了新学校,还召开红军扩充大会,举行武装起义等;祠堂也是一个瞭望窗口、信息中转站,村民总喜欢来看看。作者浓厚的故乡情怀还体现在多角度展开描写方面。如,再现家乡的哭嫁风俗和结婚迎娶礼仪:齐峰和禾青成婚时,“福太婆手拿红油纸伞,打开,收拢,又打开,又收拢,开收三下,再把红伞高高撑起,罩着禾青头顶,迎着她往中堂屋去。”又如,对山川物事的描写“高大密实的樟树和枫树,龙王溪在树下无声地流淌;透过树枝丫望得见万溪江滩上清翠的柳林,万溪江被柳林掩映着,更远处是连绵不断的齐天界”“禾苗开始发蔸,风吹起来田野就像飘着无边无际的绿缎子”等,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观,沃野平旷,鸡唱鱼跃,山清水秀。还有,文章多处写到了家乡的歌谣、俗语、方言,读来饶有趣味。随着王跃文的《家山》一举成名,我们记住了沙湾,也知道了溆浦,这部致敬故乡的年度巨献能产生轰动效应,与他倾情塑造了文学原乡有密切关系。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家山》中有一群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他们性格分明,作者采用不同方式表现,或细致描写,或粗浅勾勒,或正面入手,或侧面烘托等,把这些人物的言行举止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立体、丰满、独特的艺术形象。佑徳公是沙湾德高望重的乡贤,素质高,有远见,有魄力,果敢、无畏,顾全大局,在沙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事迹有:发生了纠纷,他善于做思想工作,建学校主动提出捐钱捐物,减免租粮,保护红军家属。桃香是个胆识不凡的女人,有着很强的语言天赋,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大事情,人称“乡约老爷”,开口就是四六八句,间或又掺杂散句。如为四跛子杀外甥一案,和舒家对簿公堂,舒家请了教书先生,摇头晃脑念长状子,讲法律,夹杂很多之乎者也。桃香直接怼回去“不是舒家门风差,外甥哪会变冤家?不是舒家不认亲,外甥哪会变畜生?舅舅三番把他防,舅舅五次把他让!舅舅喊他快逃命,外甥死活不肯听……舅舅死了死个人,外甥死了死畜生!杀个畜生要命偿,屠夫都去当和尚!”还有一群追求进步的青年榜样,多年潜伏在国民党军队的共产党员领导陈邵夫;潜伏在地方从事革命工作,暗中发展队伍的陈齐峰;有正义感有良心的国民党员朱克文,运用智慧救下乡亲,救了齐峰;还有博学多才的扬卿,热爱家乡,多方筹措兴办了学校、兴修水利解决沙湾水患。女性也是沙湾的半边天,典型的代表有史瑞萍,受省委派遣到县里搞暴动,缓解江西苏区压力,潜伏在地方紧密配合;逐步觉醒、接受新思想很快的贞一,拒绝裹脚,在哥哥邵夫帮助下,出外求学接受现代教育,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积极参加抗日战争,走向革命道路。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既有儿女情长,也有家国情怀,既有平凡的日常生活,也参与重大的活动,最后都在党的领导下,过上了幸福生活。

掩卷沉思,波澜壮阔的场景还在闪现,沙湾和沙湾的乡亭叔侄明朗清晰。烽火远去,国泰民安。万溪竞流,绵绵不绝。流水潺潺,滋润着一座高大的家族之山,似有一股蓬勃的力量悄然奔来,沙湾焕然一新,《家山》巍峨耸立,鼓舞人心。

(作者系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岳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杨   柳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人民之友
《人民之友》是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民主法治新闻月刊。《人民之友》及其官网(www.hnrmzy.com)、官微以“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传播法治精神“为宗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