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发作时表现为中到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那么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时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缓解头痛呢?
当偏头痛急性发作时,治疗的目的是希望快速且持续地解除头痛,尽快恢复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对于治疗有效的评价标准,包括2小时内疼痛消失;或是2小时内最困扰患者的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消失。
那么急性发作时该如何选择药物呢?偏头痛急性期用药分为非特异性药物和特异性药物。
非特异性药物
急性期治疗首先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
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主要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萘普生及塞来昔布等。对于轻、中度疼痛,约3/4的患者可以通过服药恢复正常。
此外,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一种较为安全且耐受性较好的药物,同样适用于轻、中度头痛患者。
还有一些含咖啡因的复方制剂,虽然可有效缓解偏头痛急性发作,但是存在过度使用的风险,不建议作为轻度头痛的首选药物。
特异性药物
如果服用了上述药物,仍然无法缓解头痛,也不要着急,还可以选择特异性药物治疗,包括曲普坦类、吉泮类和地坦类药物。
曲普坦类药物起效迅速,在头痛发作期的任何时间应用均有效,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偏头痛患者都适合使用,脑干先兆偏头痛及偏瘫型偏头痛病人禁止使用该类药物,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要尽量避免使用。
吉泮类药物为小分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起效快,可以用于急性期治疗。
知道了如何选择药物,那么该在什么时候服药效果最好呢?由于大部分患者头痛发作后60分钟内疼痛强度就已升至中-重度,这个时候药物反应变差,因此要在头痛出现后尽早使用,才能提高药物疗效,达到尽快止痛目的。
除了吃药,现在还有很多非药物方法也可以用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包括神经调控、针刺、生物反馈、认知行为疗法等。此外,头痛的自我管理也很重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压力过大,注意饮食等。
立即预约: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