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超声科创新建立子宫内膜癌标准化评分系统,显著提升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率

文摘   2024-11-15 15:01   上海  




近年来,子宫内膜和宫腔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危害性排名第二。晚期或高危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面临较高的肿瘤复发、转移风险,因此早诊早治尤为关键。然而,当前的无创诊断方法,如阴道超声,较大程度上依赖临床医生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实践中不同医生出具的诊断结果常会发生分歧,从而对患者后续治疗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妇产超声组通过大宗病例分析,制定了妇科超声标准化评分系统,该研究成果《Standardized IETA criteria enhance accuracy of junior and intermediate ultrasound radiologists in diagnosing malignant endometrial and intrauterine lesions》(《标准化IETA评分提高初级和中级超声医生诊断恶性子宫内膜和宫腔内病变的准确性》)近日发表于妇产超声领域排名第一的国际知名期刊《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官方期刊),标志着中山医院妇科超声的临床诊疗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团队分析了三个中心的855例病例,并基于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关于子宫内膜或宫腔内病变的IETA共识,将超声特征量化为具体分数,建立了标准化评分系统。以往在面对子宫内膜或宫腔内的超声下病变检查时,由于部分良性病变特征与恶性病变特征重叠,医生可能会将病情评估比实际情况更为严重,从而需要患者进行进一步的侵入性检查或治疗。这套评分系统能够帮助医生快速整合病变的多个灰阶和彩色多普勒特征,一旦病变符合评分系统中的恶性特征,医生则打上相应分数,汇总得分后,以此评判患者病情。这样不仅简化了诊断流程,还极大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特别是对于经验相对不足的医生而言,它帮助他们在复杂病例中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随着这一系统的推广,有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和宫腔病变的新标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断和治疗。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的陈蓓绮住院医师和王攀主治医师,漆玖玲副主任医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超声团队在漆玖玲主任的领导下,凝聚了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的精英团队。近年来,该团队不仅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向全球展示其研究成果。目前,团队已开展了妇科肿瘤静脉超声造影、盆底超声、输卵管造影、超声胎儿大畸形筛查、胎儿心超等特色诊疗服务,极大提高了妇产科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每周三上午和每周四下午都设立了妇产超声专病门诊,旨在为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未来,中山医院超声科将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引进和应用更多先进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专家介绍

漆玖玲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妇产科超声亚专科负责人。

擅长: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超、盆底超声、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妇科疑难肿瘤静脉超声造影。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2本、指南2篇。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超声医学分会生殖与健康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

高级专家门诊:周六上午

妇产超声专病门诊

立即预约: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