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异常,是癌症预警还是虚惊一场?

文摘   2024-12-13 15:00   上海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筛查;非肿瘤因素

根据中华肿瘤杂志发表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1],我国新增482.47万恶性肿瘤患者,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人口。对于35至39岁人群,每10万人中约125人可能有患恶性肿瘤的风险,而在80至84岁的老年人群中,每10万人中可能患恶性肿瘤的人数则高达1461人[2]。肿瘤从最初的分子癌变到组织癌变,可能在体内“隐藏”长达10年,这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预防和治疗。因此,加强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显得尤为关键。


随着公众对肿瘤筛查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体检中心提供了癌症筛查检测。然而,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结果升高,就代表患癌了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揭秘肿瘤标志物,及其与我国高发肿瘤之间存在的联系。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我们可以将肿瘤标志物想象成是肿瘤细胞留下的“足迹”或者“线索”,这些“足迹”可能是肿瘤细胞分泌的特殊物质,也可能是身体对肿瘤产生反应后所生成的物质。医生可以利用这些“足迹”来追踪和识别肿瘤的存在,评估其恶性程度和监测治效。

图 1 肿瘤与肿瘤标志物[3-8]



肿瘤标志物升高=确诊癌症?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检验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的来源。参考范围通常是取表观健康人群(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式筛选)检测数据分布的中间95%区间(即2.5百分位点~97.5百分位点)或单侧95%区间(如仅升高具有临床意义,取0~95百分位点)。所以参考范围描述的是表观健康人群结果的典型分布,并不代表超出这个范围就一定有问题。此外,由于现有的肿瘤标志物并不能完全区分健康人群、良性疾病患者与恶性肿瘤患者,这些不同人群间的肿瘤标志物结果存在交叉,因此少数健康人群、良性疾病患者检测结果也可能高于参考范围上限或切点值。同样地,部分肿瘤患者的检测结果也可能在参考范围内。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个体的具体情况、其他辅助检查和医生的专业判读来综合评估。


所以,当看到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超过了参考范围,别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患上了肿瘤,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些指标在后续随访时的变化趋势。通常随着肿瘤的进展,肿瘤标志物水平会逐步升高,而其他原因、良性疾病导致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较长时间保持不变或逐步回降。单次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肿瘤的依据,而是需要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或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取活检样本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等,以最终确定是否患有肿瘤。


此外,肿瘤标志物水平还可能受到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疾病如肝炎、肺炎、胰腺炎、肝硬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湿疹、肾功能衰竭、银屑病和糖尿病等都可能会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表1)。同时,个人的生理状态与生活习惯,如妊娠、经期、吸烟和酗酒等,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患者体内可能产生一些特殊抗体,如异嗜性抗体、抗动物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等可能干扰检测系统,从而影响结果。


表1 常见非肿瘤造成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因素



结语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体检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成为了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一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肿瘤的发生。良性或其他疾病、生理状态等多因素都可能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因此,当体检结果出现异常时,不必过于恐慌,而应理性对待,及时咨询医生,随访观察或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参考文献:

1. 郑荣寿,陈茹,韩冰峰,等.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24,46(03) : 221-231.

2. Han B, Zheng R, Zeng H, Wang S, Sun K, Chen R, Li L, Wei W,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Feb 2;4(1):47-53.

3.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J].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27): 2037-2074.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J]. 中华外科杂志, 2023, 61(08): 617-644.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J]. 中华外科杂志, 2024, 62(06): 477-503.

6. 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21(10) : 1247-1268.

7. 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21(09) : 1137-1164.

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综合临床,2024,40(01) : 1-30.

9. 周孟杰,王军文,杨传松,等.非肿瘤人群中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升高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1):1569-1572.

10. 杨志云,汤建,崔玉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水平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4,32(04):392-396.

健康管理门诊

立即预约: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服务
本公众号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部负责管理,主要为百姓提供中山医院门诊各类服务,包括:门诊预约、出/停诊查询、报告查询、门诊咨询、院内导航、就医攻略、健康教育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