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谈起 ——十二“经脉穴”源流考

文摘   科学   2024-10-03 00:00   北京  

从《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谈起

——十二“经脉穴”源流考

黄龙祥

主题词:《五十二病方》 针术/历史 穴位


文献来源:黄龙祥.从《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谈起——十二“经脉穴”源流考[J].中医杂志,1994(03):152-153.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㿗病治疗中载有一灸方“灸其泰阴、泰阳□□,令”,原书整理者注曰:“太阴、太阳,人体脉名,似指足太阴脉、足太阳脉。”于是国内有些学者据此,并参照《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十一脉病候下“诸病此物者,皆灸××脉”之文,提出了“古人先发现经脉,后发现腧穴”的观点,在针灸界引起了关于“究竟是先经后穴,还是先穴后经”的论争,至今仍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其实这是由于误解原文而引起的争论。

经系统考察后发现,《五十二病方》所载上述灸方被公元五世纪中叶陈延之《小品方》辗转引录(六朝以后医书也一再转录)。该书同样在治疗“男阴卵偏㿗大方”中载有一灸方作“灸足太阳五十壮,并灸足太阴五十壮,有验(转引自《医心方》卷七)”,显然,这里的“足太阳”、“足太阴”、“有验”即《五十二病方》原方中“泰阳”、“泰阴”、“令”。其中“足太阴”在现存《小品方》佚文中被明确作为穴名而引录自《曹氏灸经》,其灸疗壮数也同为五十壮(见《医心方》卷二),《千金要方》等书转录时更注明了该穴的部位。

由此可见,《五十二病方》灸方中“泰阴”、“泰阳”是指穴名,即“足太阴”、“足太阳”穴,而不是经脉名,这种与经脉名同名的腧穴(本文姑称作“经脉穴”)在《黄帝内经》、《黄帝明堂经》、《黄帝虾蟆经》、《金匮玉函经》、《脉经》、《诸病源候论》、《龙门石刻药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敦煌卷子,直至宋代的《太平圣惠方》等古医藉中都有明确的记载;早期的脉穴图如《产经》脉图(见《医心方》卷二十二)、敦煌卷子灸法图中也明确作为穴名标注。

现存古医籍中,对于“经脉穴”部位的系统记载则始见于《脉经》,该书记载了全部十二个“经脉穴”的部位(现行本缺“手少阳”一穴)。现据《千金要方》所录《脉经》原文抄录于下,并参照其他文献记载作简要说明。


心主(后世医书多作“手厥阴”):在掌后横纹中。

手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

足厥阴:在足大指间(《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谓“在足大指本节间”)。

足少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谓“在足小指间本节后附骨上一寸陷中”)。

足少阴:在足内踝下动脉(《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作“足内踝后微近下前动脉”)。

足太阳: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敦煌卷子灸法图等文献均作“在外踝后宛宛中”)。

手太阴:在鱼际间(此“鱼际”指掌骨后际,非指今鱼际穴。《千金翼方》卷二十七等文献作“寸口是也”)。

手阳明:在手腕中(《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作“手大指本节后宛宛中”)。

足太阴:在足大指本节后一寸(《医心方》卷二十五引《玉匮针经》云:“足太阴穴在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中”;《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作“足内踝上三寸”)。

足阳明:在足上动脉(《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作“太冲上二寸”)。

(手)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作“在掌后去腕半寸陷者中)。

(手)少阳:在手上第二指间去本节后一寸动脉是也(引自日本藏宋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卷十四。此处“第二指间”指无名指间,与“足少阳”中“第二指”义同)。


上述十二个“经脉穴”部位,除“足太阴”六朝以后变化较大外(其变化原因,已另撰文论述),其余各穴部位,诸书记载都很相近,其部位都不超过腕踝部,多与相应的脉口部位相当,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十二“经脉穴"由腕踝部相应的脉口演变而来,但在部位上仍保留了原先“脉”的特点,与今之腧穴概念不完全相同。

例如“手太阴”实际上相当于太渊、经渠(还包括早期鱼际)穴之间的整个手太阴脉动处(脉口);"手阳明”相当于合谷、阳溪穴之间的脉动处(关于十二脉口与十二“经脉穴”的关系,详见拙文“经络学说的由来”,见《中国针灸》,1993(5): 47)

故上述《脉经》等书所载“经脉穴”定位文字中仍见有一些如“足大指间”、“足上动脉”、“足内踝下动脉”、“手腕中”、“腕当小指后动脉"等看似笼统的定位法,实则更符合古人原意。

以后的医书有在脉口范围内,并参照相应的经穴部位,对“经脉穴”作较为明确的定位。例如“手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太平圣惠方》则以阴郄穴部位注之,因《明堂经》该穴在掌后动脉中。实则神门穴也在脉中;又如“足阳明”穴为足上动脉,后世文献则有足拇指歧后“二寸”《太平圣惠方》)、“三寸”(龙门石刻药方)、“四寸”(《千金要方》)等三种取法,实则均为足趺上动脉(趺阳脉)。

至于为什么十二“经脉穴”与十二经脉以完全相同的名称命名,这与经络学说的起源有关,笔者已在“经络学说的由来”一文中阐述。

类似《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的针灸方也大量见于《内经》中,例如“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刺足厥阴(《素问·刺疟》);“厥气走喉而不能言······取足少阴”,“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灵枢·杂病》)”等针灸方中“足厥阴”、“足少阴”后,既未注明部位,也未注明针刺深度,或灸疗壮数,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们是指经脉而言。

幸而汉代《黄帝明堂经》编者(或汉以前医家)将当时《内经》传本(或组成《内经》的某些篇)中这类针灸方主治病症归入相应的腧穴主治症中,例如上述“刺足厥阴”、“取足少阴”三方所治病症被分别归入“太冲”(相当于“足厥阴”穴)、“太溪”(相当于“足少阴”穴)穴主症中,也就是说,这三方中“足厥阴”、“足少阴”被看作穴名,而不是经脉名。

笔者曾将《内经》中所有这类针灸方主治症与《明堂经》相关腧穴主治症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结果表明:在所有可比较的条文中,除了八个方(主要是注明刺出血者)主症被误归入《明堂经》络穴主症中外(盖因当时“经脉穴”已不用作刺血),其余均被归入相应的“经脉穴”主症中。

其对应关系为:

足太阴—商丘、太白,

足阳明—冲阳;

足厥阴—太冲;

足少阴—太溪、然谷;

足太阳—昆仑;

手太阴—鱼际;

手阳明—阳溪;

手少阴—神门。

当然,对于《内经》中那些未被《明堂经》引录的针灸方中“手太阴”、“足阳明”等三阴三阳之名也多半不能理解为经脉名。否则,我们必然会对“刺手太阴傍三痏”治痈疽;“刺足阳明及上傍三《素问·通评虚实论》,三,意为刺三针)”治霍乱这样的针灸方感到困惑不解。因为既然已经注明“傍”、“上傍”,就只能理解为一个明确的局限的部位——穴位,而不可能理解为经脉。

我们还需注意的是,《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中有些针灸处方中三阴三阳之名似指相应的五输穴。

《内经》之后的医书,如东汉张仲景刺灸方中的“手少阴”也指“经脉穴”,原书已有明确的说明(见《金匮玉函经》卷六)。同书中“少阴”、“厥阴”、“足阳明”也指“经脉穴”,朱肱、周扬俊等《伤寒论》注家均有明确注解。

仲景以后的医书如《脉经》、《诸病源候论》、《龙门石刻药方》、《千金要方》等所载针灸方中“经脉穴”下多注明其部位,或附有取穴图,不易混淆。

综上所述,《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灸方中“泰阴”、“泰阳”乃“经脉穴”穴名,而不是经脉名,完全不能据此得出“古人先发现经脉,后发现腧穴”的结论。

特别说明

  1.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所有精选、校排推送的论著,均以标准参考文献格式明确标识原作者及出处,若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 因微信公号推文转载条件限定,为方便中国针灸学会“习经典”矩阵其他公号转载,标注原作者为“原创”,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并非本公号原创之意,请原作者、读者知悉。

  3. 公益科普传播,为同道“少走弯路”,为免针灸经典文献理论研究成“冷门绝学”,所有标注“原创”的文章均已开启“快捷转载”,所有账号均可转载此图文;真诚欢迎各位同道投稿针灸经典学习类优质文章,E-mail: 13810411860@126.com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

“习经典”微信公众号矩阵

主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科协“鍼灸明堂”学风涵养工作室

鍼灸明堂
中国针灸学会“读经典”系列活动官方公号,科学普及、公益传播中国针灸经典医籍文献、学术史、理论研究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