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你好呀,我是姚姚~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零糖社交”哈。
“零糖社交”是一个网络热词。它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度距离与独立性,避免互动太多,而造成糖分超标。
退休后,姚姚发现“零糖社交”,才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1.朋友之间,保持“零糖社交”
看到一个故事。
小张与小李是一对好朋友,平常她们常腻在一块。
有段时间小张很忙,每当小李微她时,她会发个笑脸,回一句“在忙”。
这让小李很失落,心里有隔阂,但后来她转念一想,兴许朋友真的很忙呢,就当下释然了。
正是这种理解与适度的距离,她们N年后,一直维持着很好的关系。
这个故事,让姚姚想到,再好的朋友,也要有各自的空间,不宜靠得太近。
降低对他人的期待,不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这也是一个中年人该有的素养。
当然“零糖社交”,并不是让你成为社交绝缘体,而是适度“控糖”,有节制地社交,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要对他人期待太多。
姚姚也有这样的体验,遇到有缘谈得来的朋友,会有相恨见晚之感,会分享自己的很多感受。
但后来我意识到,相互过分的打扰也是一种负担。
虽然人际交往需要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但也需要适度留白,这种适度的距离,才能为彼此营造一种更加和谐舒适的相处氛围。
正如作家张小娴所说:
“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要学习接受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对朋友期待太高,就总会感觉自己被辜负。”
学会适度“控糖”,才会久处不厌。
2、夫妻之间,保持“零糖社交”
在姚姚看来,夫妻关系的相处也需要保持“零糖社交”。
简而言之,就是夫妻相处,也需要适度“控糖”。
像我与老公之间,也不是永远步调一致,我有我的小天地,他也有他的小爱好,我们并不是时时刻刻黏在一起。
夫妻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和个人空间也很重要,这能让彼此自由呼吸,亲疏有度,也利于各自成长。
在我们家里,我喜欢瑜伽,拍打,拉筋,艾灸,对这些老公从来不干涉。
他乐呵呵地践行自己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跑步,力量训练,养花种草,看电视,在手机里看小说。
虽然彼此保持独立性,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旅行,这是属于我们的精心时刻。
那些时光剪影中,岁月沉淀下来的照片,都是美好的印记。
夫妻之间适度“控糖”的好处,是可以让夫妻之间保持适度独立,避免过度依赖或控制对方,这种适度的距离,能让夫妻关系更加和谐健康。
3.母女之间,保持“零糖社交”
母女之间就不需要距离了吗?
听一位博主讲过自己的故事。
她的母亲每次进她的房间时,从不敲门,这让她很反感,觉得母亲没有丝毫的边界感。
讲真,姚姚觉得母女之间,也需要“零糖社交”。
姚姚的这种说法,会不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在很多人的眼中,觉得母亲照顾女儿,或者女儿照顾母亲,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如果这还要保持距离,那还有什么亲情可言?
其实姚姚说的“零糖社交”,并不是不管对方,而是在母女关系中,保持适度的距离与自由度,不过度掺合干涉对方的生活。
能尊重理解对方,让彼此拥有各自的空间。
而观自己,以前我与母亲走得很近。
但这种近,也让彼此生出了许多嫌隙。
母亲是一个主观意识很强的人,不太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
而我又是一个很在乎母亲看法的人,一旦得不到认可,付出没得到肯定,也会感到很受伤。
那时,我与母亲的相处,就像两只刺猬,因为靠得太近,彼此都刺得“头破血流”。
好在我们现在都有了各自独立的空间,一直丧偶独居的母亲,情感也有了着落。
她与石头叔叔的生活方式,是周一至周五、周六和周日的全天,石头叔叔都会来陪她。
石头叔叔喜欢打球,唱歌,石头叔叔去打球了,母亲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舒适的空间。
这种相互陪伴,又适度留白的相处方式,也让母亲感觉惬意而快乐。
私以为,无论是母亲还是我自己,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成长轨迹。
而彼此的适度“控糖”,能让我们减少摩擦又相互想念,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
距离产生美,这反而会促进彼此关系的和谐。
回归自身,姚姚觉得一切关系的本质,都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我们处理好了与自己的关系,才能活得顺心顺意。
退休后,我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
这份淡泊、宁静与美好,让我保持既定的生活节奏,过好每一天。
写写文字记录心情;每天充足的睡眠,让我元气满满;园子里的花花草草,可爱的猫儿,让我拥有了简单生活的后花园。
很喜欢十点君的一段话:
把社交看得太重,是一种本末倒置。
“零糖社交”的爆火,究其根源是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一切关系的重心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
我们的生活,才是自己的修道场,缓慢修行,围绕着自己生命的篝火尽情跳舞,我们才能超越小情小爱,拥有自己生命的主场,活得圆满而自足。
朋友们,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遵从本心,活出真实而纯粹的自己呀!
往期精彩:
我的退休日记1:读了《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后,我怦然心动了
作者简介:
姚瑾,70后,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主业退休,副业自媒体,记录生活与读过的书,让生活如花朵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