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些朋友转《十三邀》中,许知远采访北京大学副教授林小英,说深有启发,我看了一下相关资料和言论。有人认为指出了国内教育目前内卷严重,言论非常大胆。
对评价大胆这个言论我非常诧异,你认为官方层面羞于承认吗?如果不是,那么层层推进教改的目的何在呢?整个对目前的形势有一些描摹,我也认为呼吁县城的家长重视个性发展确实是一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但是所有提出一个众所周知问题的宏观叙事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最终都是一种盲人摸象,大城市的家长你听完这些内容,会认为好像说中了一些隐焦,抚慰了一点你的情绪,但是事实上全无用处。而且把精力和时间用来关注这些观点,对自身发展并无一丢丢裨益。
我甚至也逐渐意识到,总是对他人强调理想和幸福其实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们没有理想,追逐理想并不仅仅需要勇气和努力,还需要实际的土壤。有时候一个人取得成绩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自身具备的优渥条件为前提。就拿我健身比赛这件事来说,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一个逆袭故事,尽管过程我也付出了很多,但是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优质的营养条件,现阶段可调配的物质资源和自主的时间,那这一切也不可能。除了树立远大的志向,过程中如何识势借势,力挽狂澜才是更致命的。
尤林小英女士谈到,今天的孩子们不会玩“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她说,“会玩”不仅是消遣,更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比如,给你三天没有手机,你会玩泥巴吗?你知道如何独处吗?这些能力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如果按她这种言论,多少有点看低大城市里面不少孩子。大城市中产以上的家庭基本上对于子女性格个性以及应变能力的发展都是摆到相当高度的,这很正常上了田,吃饱饭,当然就开始琢磨怎么擂价值了。
林的理论的吊诡在于,如果说这话是说给大城市家长听的,那真的是安慰剂多一点,反正卷不赢,就直接怪社会环境,怪经济形势,最后越掉越厉害,而对于本身有斗志有想法的家长而言,你说的我知道啊,但是你说的提升素质发展创造力到底靠什么,难道靠你说的玩泥巴,算了吧,我孩子自求多福好。
如果说是给县城家长的,大多数县城家长,还存在对生活自顾不暇的阶段,所以不管学历是否贬值,孩子的学业发展直接决定了孩子到底是往上走一点还是兜不住地往下掉。
在这个问题上,这本书写得颇为透辟睿智,教育学专业不一定能养出教育学专家,如果你要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洞察规则研究对策,不具备社会学和经济学知识和国际化视野,同时开展丰富的主体性实践,那基本没戏。
一个颇为令人尴尬的事实是,无论从切身感受还是近年来的一些专业研究表明,哪怕官方积极推动了减压,减学业负担的努力,这些做法也许是一个重要的因子,但是和孩子的积极心理状态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正相关。
我只能理解为很多言论也许是一种呼吁,但是呼给谁,或者忽不忽得到,那就有点不好说了。不需深究也毫无意义。乍一看全都对,似乎也能共情,可是但凡仔细一品,就会发现,既无意义,又无指导,纯粹徒添焦虑。
法新社BBC拍的中国天空永远都有滤镜,以前外媒喜欢拿空气食安说事,现在境内外都热衷拿教育说事。我倒不是粉饰太平,情况确实不太好,但是,也没有那么糟或者说不可为。起码在过去的这些年,我带着儿子升级打怪过来,不管真相如何,健全顽强的心态和积极应变的处事风格,总归是无往不利的。
武汉站的赛事取消,我也落实了一早就筹备的一场公开讲座在本周日。这场其实稍微来得有点晚,很多朋友好奇于你怎么可能在儿子中考的时期忙着自己训练比赛呢??尤其是他考得不错,过了重点线几十分,到了高中还开始学起德语和哲学来了,最有意思的是他还申请加入了学生会权益部,其实我不敢说他真的走上了自主之路,但是他愿意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主动为生活去找寻意义,这却是我喜闻乐见的。以积极心态科学办法在学校搞好成绩,走上社会过上受人尊重且丰裕自主的生活,那肯定比处处受制他人要强得多。
在这个讲座里面,但凡关乎国家兴亡民族未来的东西就不讲了,我就给大家说说看在现有环境归纳总结自身和周遭案例,如何和孩子们沟通把思想工作做通,怎样挖空心思寻找机会培养自驱,形成以卷为乐的自驱性格,从而树立竞争优势又不损失生活激情的具体方法。
我相信,这个话题如果作为一个业余身份在全国权威体能大赛拿到精英组季军的人来讲,还是有发言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