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只能是你自己闯出来的,而不是感慨出来的

体娱   2024-10-23 18:41   广东  
前天我PO了讲座小结以后,有些漏掉直播的朋友也有点遗憾,因为通常我的内容只讲一次,避免忠实粉丝觉得重复。


如果浮皮潦草的人,只会觉得说内驱似乎内容很平,我的逻辑链其实很清晰,梳理现状,谈对策和方法论。
了目前社会的真相和躺平论甚嚣日上的土壤。当谈到目前社会架构其实是工字结构,也有传统模型认为属于是哑铃型但比例似乎不太形象,进一步细化到4-1-9或者3-2-8这两个提法都有数据支持。
但是这个架构
现场读者有点惊讶,毕竟可能传统观念里面认为是金字塔,不过似乎普遍就能迅速消化这个观点,因为这几年有一些变化,比如电视剧凡人歌里面所展示的那样。如果真的是金字塔结构,你无法解释大量一夜返贫的案例。金字塔不是没有,但是存在于上下横区,中间是一条滑溜溜的竖杠滑下去容易,往上攀爬会很辛苦。
当这个大前提解释清楚,那么躺平论的几个外因就昭然若揭了。至于那些一副忧国忧民状讨论社会教育现状的片子,看不看没啥区别,热衷宏观叙事是一种犯傻,沉迷宏观叙事更是无可救药,指望宏观政策对你有帮助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根据河流法则,价值在哪里,那么资源就在哪里。一层楼里几户邻居况且分化,更别提要谈大一统,最大的共性其实就是没有共性。
我讲座的内容,其实也就是告诉观众,如果位于在这个工字竖中,该怎么去应对才是明智的。我相信绝对多数长期关注我的文章和人生经历的人,其实稍加点拨再加上自己的揣摩不难得出清晰脉络,只是多少在知易行难这件事上进退维谷。
但是这次讲座我恰好就从心理暗示和置换工具中简明扼要地给出操作方案,甚至手把手根据在场和线上观众提出的场景给出实施策略和节奏把控。当你要去琢磨子女教育,你必然不能只从教育学的范畴去考虑这些问题,你要对当下社会发展阶段,家庭所处环境和子女个性特点出发,当他人所处的位置以及能调配的资源大相径庭,那么大家的结论确实南辕北辙,这还是在双方坦诚相待的前提下,所以更重要的是掌握原则性方法也就是解题思路,再根据自身情况思索进退,而不是关注于别人写了啥在卷子上直接抄作业。
其实熟悉我的人很清楚,我并不是所谓伟光正的人,平时生活中我插科打诨的时候也不少,但在关键事情尤其大势判断上,不太被情绪带偏。
只是这种东西,真的是没法逐字逐句写成文章,哪怕做成付费,因为说可以,但是写出来那就真的是不适合。
直播,你听过就过了,不是我故弄玄虚,有用的知识哪怕只是心法从来不会以文字进行传播,甚至只能意会,压根不难懂,只是没人会告诉你或者非得想让你知道。

如果你问我实际想法,我确实不掩饰也从来看不上那些动不动说国内没有创新教育环境的人,我带孩子去践行看博物馆的时候,这些人在说博物馆无聊;我带着孩子去徒步扶贫田野调查的时候,这些人说,天太热了路不好走。怕麻烦怕花钱怕累怕没结果。敢情自己啥事不干,回过头自己成了下横,那能怪谁呢?
2014-2021知行之旅全记录
培养孩子这个事情,得有一种近乎愚蠢的信念感,秉持第一性原理。
讲座中也有人谈到白名单的问题,我说白名单只是证明在目前的环境下,这些不属于学科类,不踩雷,但是不代表说这个赛事一定会受到学校或者社会以及海外名校的认可,而且任何赛事都有参与成本,这就像为什么我不去跑马拉松一个道理,因为我深知在挑选赛道上,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马拉松我跑到痉挛也不会取得任何像样成绩,也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时不时登上《人民日报》,但是在体能赛这种未来爆发增长的小众赛道上,诸位看客请在五年后来审视我今天的判断。
通过这些方法培养自我效能感,而不是因为拿到一个阶段性结果而洋洋自得。
很多朋友和我讨论创新教育如何入手,我坦言,创新教育是完全不可能标准化操作的,只能跨学科通识整合,聊体育的时候结合一些物理甚至历史知识。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方向先整明白,先探索,现路子不行再调,继续总结提炼和改善,实施动态博弈,逮一切机会,建起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桂香
全部原创的技术贴,没什么是我不关注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