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PO文之后,我一些身在海外的同学和校友颇为感触。我的圈子里面有很多人短择丁克或者在国外生活。大家很关注我对孩子在体制内接受教育的实际感受,因为这是比较真实可考的。我坦陈其实在他初中之前,我确实顾虑过国内的初中教育和考试模式,会过于僵化侧重标准化,这样会扼杀个性想象力,且学业竞争白热化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我相信我这些顾虑是很多年轻父母也是最最关切的。甚至有点甚至动过心思转投公学还看了几次,但是深入了解后来发现课程设计不太满意放弃了。不是说课程内容不好,内容和授课方式都很好,比重倾向有点不太理想,如果接驳英式一路走下去没什么问题,要切跑道就有点麻烦。后来疫情一来也不做他想了。毕竟我侄女去剑桥读本科都一波三折,如果低龄出去那绝对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很多读者当时颇为意外为什么会去后来他去的这间学校,很多人认为这压根不符合你一贯的喜好标准,其实这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如果按我的考虑来说,这个学校作业相对有点多,但是同时我也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在现有的中考格局下非常有优势。
不少教育自媒体在排名的时候,压根不会把他去的这个学校排得很前,但是我儿子当时有几个小学同学的家长问了我的意见,他们甚至认为这必然是烟雾,估计我将会在最后一秒跑路。管理层也是值得思索一下,为什么当时在很多家长心目中愣是搞成这个形象。尽管有点顺水推舟,但是我也是抱着走走看看的想法。但是一旦等孩子进入到初中,我就很快发现我们不太看得上的那种精准标准化流水线恰恰是高效且保证出品的唯一方法。初中来回就三年,前面调顺了,教学没搞多久立马就要上战场动真格了。换作你来带兵,你会怎么做,你又能怎么做?当然是实战仿真演练,肌肉记忆也好,死记硬背也好,填鸭也不可免,但总比你冲锋完了腿软,愣是被人宰割要好吧?而且即便是现在这种标准化操作,要说老师和学校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也真是不公道的,归根结底,现在全社会,从学校到家庭,绝大多数人都是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的,很多人批评说中式焦虑压力大出问题的情况多,但之所以有这样的论调,恰恰是过去这些问题被选择性忽略,在今天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的展现。至于孩子自身的一些感受和情绪,我想这绝对是个绕不开的问题。否则你们以为我在一味大唱赞歌。我回想我的初中时代,我的苦闷情绪甚至更为突出,我对那些模棱两可莫须有牵强附会的内容极度敏感,当时我周围的人还会觉得你为什么会质疑,唉呀给你个答案你就写到卷子上,这不是理所当然么?你这孩子怎么满脑子都是些有的没的?起码今天的环境,家长是有判断的,那其实这和过去我们长大的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了。就像炒牛肉的时候放了些香菜,对于一个不吃香菜的人会觉得,我闻到这味道都好难受,拿走,我看着都要过敏,但是事实上,你要吃的牛肉还是在的,有的地方放九层塔有的地方放大蒜。你受不了这一套玩法,觉得被坑了,但是在外面去个教会学校人家也是要给你暗暗埋伏笔,只是说,发达国家除了被誉为美国衡水之类那些,绝大多数老师压根不会管你孩子学成什么样,对于他们有两件事玩得最6,为家长和孩子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以及下班比谁走得都快。你要是和他理论,他会拿他那套语系让你吃软钉子还哑口无言。甚至要说你不能总是抱着你们那套东亚家长那套功利思想来毒害你孩子倒打一耙,而这还是抛开校园暴力种族歧视滥交懒滥毒这些问题不出现的前提。
如果说作为普通家庭甚至谈不上一线城市中产的孩子,事实上就是凭借大家看不上眼的应试教育叠加过去的时代红利,导致优秀的中青年有机会去选择不一样的生活,这其中不排除很多人因为如今看到的区别而漠视过去所接受的教育,却忽略了恰恰正是这种所谓强硬万恶泯灭个性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了富有韧性顽强和应变能力的一波精英超越父母阶层的客观现实。对于这件事我最终的思考是,人不管走到哪去,还是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要么就换个地方不想骂的地方开开心心吃,否则还不如到什么山头就唱什么歌想唱就唱我们的歌声多么嘹亮免得都不痛快。如果觉得不想卷,并不是在国内就没有这样的可能。问题是如果既要也要还要,希望孩子轻轻松松还能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未来甚至还有优质生活的传承,自己又没有够厚的家底,这确实就很难摆脱痛苦。国内不管理念条件模式都在逐渐向好,且从素质发展来说资源丰富,当然这对家庭的条件以及理念甚至信息搜集能力有一定门槛,但是前提是不要妄自菲薄且还是愿意有一些付出意愿,毕竟不管在哪里想出众一点都是要付出的。有个校友说孩子在芬兰开始学ARKKI摘蓝莓好开心,说多么创新多么独特历史悠久,我没接话,因为我儿子2019年就在深圳学,万科梅沙一早就引进了这个合作项目。而且我们国家从2020年开始就是全球最大的蓝莓产地,别说孩子去摘了,农忙的时候去蒙自打个散工一个月大几千还招不到人,想去摘估计能摘到吐。毕竟中国的农产品近年成功把阳光玫瑰青提,网纹蜜瓜这些玩意都打下了价格神坛。听他们说STEAM/批判性思维/PBL觉得多牛逼我就更无语了,想在超大城市找个不开展STEAM/不批判性思维/不PBL的我估计还有点难。我理解一些海外博主为了点击率迎合一些家长不愿孩子重蹈自己过去被PUA经历的观点,但这事情上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只是信息不对称和偏见。我英国的高中同学带孩子过来参演《摇滚学校》,我不知道当惯常带孩子在伦敦西区那些剧场演出的她看到扎哈设计的广州大剧院时会是什么滋味,毕竟国内大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早就已是next level。当他们看到连NBA的巨星也会出现在广州的学校更是无比惊讶,
换作几年前,谁能想象这会是家门口的新兴公立学校呢?我不说你应该也会认为是一年十几万的国际学校才有的条件吧。
如果对这些欣欣向荣而逐步发生变化视而不见,你看,恐怕丢到国外,《无耻之徒》里的弗兰克听了都不答应,更不用说生于南区的卡尔了。
在我看来,西方教育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尊重个人个性与提倡哪怕身处逆境依然保持正向积极的思索方式,那么,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真的觉得完全无法在你的家庭教育中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