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婆是与毗湿奴并列的印度教两大主神之一,早期吠陀本集中并无其名,大多数研究印度教的学者认为,湿婆是雅利安人迁徙印度次大陆前,古印度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就已经有湿婆崇拜了,因此,当雅利安人进入次大陆后,建立起婆罗门教后,湿婆崇拜曾经长期被认为是异端。
拉达克里希南在《印度教》中说:“甚至迟至《薄伽梵往世书》时代(约公元4世纪左右)还反对湿婆崇拜,那些崇拜湿婆的人和那些追随崇拜湿婆的人士是圣典的敌人……”
《印度古代神话》中说:“湿婆作为一个独立的神进入印度教神灵系统为时较晚,约于公元前200年……据说,湿婆原被排斥于天神的供祭之外……盛怒之下,他毁掉了祭祀的供品,并宣称只有众神答应在以后的祭供中永远有他的一份,他才肯罢休。”
多数学者认为,湿婆的形象可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3500年前),湿婆源于达罗毗荼语,意为“红色的”,在吠陀中与的鲁德拉(火神阿耆尼的伙伴)联系到了一起,也有说是湿婆是吠陀神楼陀罗的继承者,从而在婆罗门教中获得了权力。
总之,作为印度教唯二的主神之一,湿婆开始,并不是建立起婆罗门教的雅利安人带来的神灵,可以说婆罗门教吸收了“湿婆教”后,也可以说湿婆教降服了婆罗门教后,建立了“印度教”。
由于印度土著信仰根基深厚,信徒众多,把对大自然的崇拜、生殖崇拜逐渐集中于湿婆大神一身,“湿婆教”与代表婆罗门教的毗湿奴教派长期竞争主导权,在经历了七八百年的斗争,后,不得已彼此相让,在史诗和往事书时代,各自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大神,经过妥协,基本取得平衡。
湿婆派在南亚次大陆西北、东部和南部拥有极大的势力,在与外教:佛教、耆那教的斗争中冲锋在前。
与其它婆罗门教~印度教大神一样,湿婆诞生的说法不一,湿婆教派认为,湿婆代表无形的永恒世界,是时间之神、世界之主,他创造了世界:左半身生出毗湿努,右半身生出梵天,心中生出楼陀罗(意为,脾气暴戾者),然后,命令梵天创造了世界。
因此,湿婆被称为超神,他的本身是“自生”的。
《阿闼婆吠陀》说,湿婆的前身楼陀罗是一个生性凶恶的众牲畜的守护者,称之为“兽主”(印度河文明考古,发现有“兽主”的印章)、大荒神、大天、大自在天、司配者等。
湿婆的传说众多,说,梵天生于毗湿奴的肚脐后,见恶魔要来杀他,梵天呼救时,毗湿奴大神一颦眉~产生了湿婆,用以除恶魔。
有的说,湿婆产生于梵天的怀中。
这些,都是湿婆教与婆罗门教各个时期斗争而产出的神话故事。
湿婆教与毗湿奴派合解的过程中,产生了另几个说法。比如,湿婆与毗湿奴二者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神祖一家”论调。
有的称,根据宇宙的二重性,湿婆为男,毗湿奴为女。
有的说,湿婆化毗湿奴变身成为美女莫西尼为一对伴侣,在搅乳海生甘露的神话里,莫西尼用美色引诱阿修罗,引得群魔着迷追随而远离了甘露。
此类说法,主要是基于女生崇拜的性力派别,湿婆信众为使湿婆成为宇宙力量的本原,将两性合为一体是它们那时候想出来的便当办法。
湿婆是古印度人对大自然敬畏的产物,所以湿婆在掌管“毁灭”的同时,也需要掌管再生和再创造,集“毁灭、再生、在创造者”为一身的三位一体。在印度教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要转世成为另一个生命形式。
所以,人们必须取悦湿婆大神,平息他的愤怒,以求得福祉。为了取悦湿婆,给了他“吉祥”、“喜庆”和“慈祥、友善、宽仁”的名字,强调他的再生能力、慈祥的一面。
湿婆逐渐发展为一个无所不能、重塑生命、实际掌管世界生生灭灭的神灵。
尊湿婆为大神的人认为他有地、水、风、空、日、月、祭司(人)八种化身,就是说他同宇宙合一;而且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并不只是掌管毁灭。
湿婆大神扎根于南亚次大陆本土,源于历史初期人们对北部巍峨的喜马拉雅山以及下泄的河流的敬畏,在加上人们祈求生殖繁衍的本能,于是一个法力无边、主宰宇宙和人间繁衍的大神就应运而生了。
在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期,湿婆成为吠陀神灵的正统,成为印度教三界的主宰。
湿婆大神被视为宇宙力量的本原,其名号有1008个,比另一个印度教主神毗湿奴还多了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