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相传汉初三杰之一留侯张良的八世孙张陵,在西蜀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也被称为“天师道”,被后世认为是中土道教的开山祖师,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位。
五斗米道真正兴盛时,是张陵的孙子张鲁割据巴郡、汉中所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割据三十年,后投降了曹操,被封为“镇南将军”,这是道教后世尊称张鲁为“张镇南”的原因。
张鲁投降曹操后,曹操为防刘备,把汉中百姓数万户全部迁往三辅,五斗米道因此传遍天下。
唐、宋、元时皆被朝廷册封,是为道教正统。元初忽必烈拉拢南宋民众,在至正十三年,公元1276年(那4时候,元还未统一,南宋未亡),赐封天师道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宣道灵应神和真人”并掌江南道教事,天师道更名为“正一盟威”,简称“正一道”。
与五斗米道创教同时代,道教的另一支“太平道”,在宫崇献其师于吉所著的《太平经》于汉顺帝后,开始广为流传。
太平道人,巨鹿豪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派遣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传遍中原,收取民心。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初,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号召青壮信徒30万,号称“黄巾军”举兵反汉,遍历青、徐、兖、豫、幽、冀、荆、扬八州,史称“黄巾之乱”。
张角的太平道之乱历时九个月,很快被平息了,但黄巾军还在,为了稳定地方,公元191年,汉灵帝下放了领兵治民之权,改刺史为州牧,从此,军阀割据,东汉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开启了三国乱世。
公元220年,太平道被彻底取谛。
太平道留下来的信仰真空,被五斗米道替代填充,也包括对政权的野心。
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益州氐人李庠、李特在蜀中判乱,割据一方。西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称帝,拜五斗米道“四时八节天地太师”范长生为丞相,以“道”治国,史称“成汉”。
东晋隆发三年(公元399年),五斗米道天师琅琊人孙恩在东南起事,《晋书.孙恩传》说:“于是恩据会稽,自号征东将军,号其当曰长生人,宣语令诛杀异己,有不同者戮及婴孩,由是死者十七八。”
初,兵败,率20万众退入海岛(舟山群岛),402年,孙恩兵败再次退回海岛,投海自杀,迫妻妾数百人同殉,余部由孙恩的妹夫卢循率领登陆,归降,被封为会稽太守。
404年,卢循再度反叛,兵败,由海路攻取广州治所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进而攻占广东全境。
405年,东晋朝廷正式任命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
410年,卢循趁东晋北伐之机,起兵10万,战船2000,由水路攻击东晋都城建康,北伐军迅速回援,两军隔江对峙,相持两月,卢循军粮不足,退守浔阳,欲攻占荆、江二州,被东晋军击败,当年冬,卢循率军数万东下,又被击溃,卢循带几千残兵逃回广州,余部退守始兴(今广东省韶关市)。
411年,晋军攻克始兴、番禺,卢循逃奔交州龙编(今越南慈山),被交州刺史击败,投水而死,迫数百妻妾同殉。
道家,自汉初继承战国时以“黄老之道”变法图强的齐国“以道治国”,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被统治者所抛弃,屡屡上书,被一次次拒绝,起了自立之心,一再叛乱,奈何能力不足。
张角、孙恩、卢循后,道家有政治企图的渐走入地下,成为后世宗教叛乱的组成部分。
另一支,五都米道自张鲁投降曹操后,张鲁的儿子张盛远走龙虎山,搞起了老庄之道,真正意义上创立了道教。
道家,从治世之道,沦落成为“道教”。
题外话:道教的门派斗争,和道教神仙谱的形成,在另一个系列“元始天尊战老君”里。
题内话:这一系列是写“民间宗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