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陀罗是吠陀空界的雷雨之神,是雅利安部族征服印度次大陆土著居民的战神,在婆罗门教初期是地位最显赫,形象威武,雷神因陀罗大神是婆罗门教的众神之王。
佛教建立的时候,并没有神灵部众,大乘佛教建立后,最先摄入的神灵就成是帝释天王和大梵天王,这两位大神,是当时婆罗门教内地位最高的两位大神,是婆罗门教亿万神灵之首。
帝释天被摄入佛教的时候,在“因陀罗大神”的名字前面还加上了“释揭罗”的称号,音译加意译就成了“帝释天”或“天帝释”的称号,用以表示其荣耀和地位的尊贵。
帝释天被佛教摄入后,其原有的地位和神性随之产生了变化,在佛教的万神殿中,帝释天是佛教世界须弥山欲界忉利天之王,统摄三十三天界,是四大天王、地居的众天、龙、夜叉们之主。帝释天因其名号较多和翻译的问题,在佛经内的名字庞杂,有成百上千的名字。
在佛教中,被摄入的婆罗门神灵通常被降格使用:帝释天虽然继承了婆罗门教中他曾为“空界战神、众神之王”的地位,却不是佛教中最高的神灵,也没有了雷雨之神的职务和神通,帝释天成为佛陀的侍者,他的职责是保护佛祖、佛法和出家者。
在佛经里,帝释天在佛陀降生、修道、说法、生病、圆寂,都恭临在侧,虔诚的保护和侍奉佛陀,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者,在佛殿上持伞盖立于佛的左侧,婆罗门教中最高的众神之王,沦落为佛教的护法神,用以表示佛教的格位高于婆罗门教,用以招纳因陀罗大神的婆罗门教的信众,改宗佛教,是佛教与婆罗门教斗争的结果。
佛教中说,帝释天本是摩伽陀国的一位婆罗门,姓乔尸迦,名摩迦,乐善好施,尤其是对出家人和贫困的人。
摩迦和他的32位挚友,常常一起研究佛法,共修福德,积了大功德,因此,这三十三个人死后都投生为佛教的护法神,升上了须弥山顶仅低于诸佛所居住的第一天的第二天~忉利天,帝释天成为须弥山顶第二天忉利天的天主,其它32人成为他的辅臣天王,合称三十三天。投生成为帝释天以后,常常下凡去察看世情,施福传法。
另一种说法是,迦叶佛圆寂后,有一位女子决心要为迦叶佛修一座舍利塔来供奉,同时还要32个人帮忙修建佛塔,因为有了这个大功德,这位女子死后投生到了天界,成为忉利天的天主,那帮忙的32人,成了她的辅臣,在四方各居八天,合为三十三忉利天。
在本生经里,说释迦牟尼的前世受过帝释天的恩德,当时的佛陀是湿波国的王子须大孥,须大孥把国标白象布施给了邻国,国王大怒,把王子驱逐出宫,放逐出国,王子一路布施,散尽家财,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一个婆罗门要求布施,王子便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布施给了婆罗门。
帝释天看到后,化身为一个婆罗门,要求王子布施,王子就把自己的妃子布施给了他。之后,帝释天现出神象,暗中帮助王子和他的妃子、孩子回国,并让国王收回了驱逐令。
相传阿修罗王的妻子怀胎8000年生下一女,是天上地下最美的女子,帝释天重金聘求,并威胁阿修罗王,于是,爆发了无休止的战争,最后讲和,帝释天娶到了阿修罗王的女儿。
佛教里,关于帝释天与阿修罗王的战争产生的原因,有另一种说法是:帝释天聘求成功,娶到了阿修罗王的女儿后,在欢喜园内和一群美丽的天女嬉戏,被阿修罗王的女儿看到,向父亲告状,于是天神与阿修罗无休止的战争爆发了。
佛教摄入因陀罗神后,婆罗门教的因陀罗大神,从威风凛凛的战神,变为大腹便便,爱喝苏摩酒的酒鬼,婆罗门教改为印度教后,因陀罗从主神,沦落为一个二等神灵,形象日益猥琐。
在佛教里,佛经讲述,帝释天头戴宝冠,身披璎珞,手持金刚杵,骑六牙白象,是忉利天之王,身边环绕诸天和眷属。
汉地寺庙里,帝释天多为少年帝王像。在北京的法海寺的帝释天画像是男身女相。帝释天的身后一般有三位天女,是他的夫人:圆生、善法、郝有,一个给他打伞;一个端盛着莲花的盘子;一个捧山石盆景,状为须弥山。
密宗佛教里,帝释天是金刚乘护世八方之一的守护神,十二天之一。
在藏传佛教中,帝释天的形象,象更接近一些印度教的神灵原型。
在密宗诸神与大乘佛教诸神的较量中,帝释天被摩利支天、喜金刚和善度母等神灵踩于脚下,用以显示密宗诸神的地位、法力远远高于大乘佛教的神灵。
大乘佛教传入汉地后,本土道教在摄入了大乘佛教部分仪轨、仪规完善道教的同时,也摄了帝释天、大梵天和四大天王等诸位神灵,帝释天、大梵天的形象与昊天大帝相结合,形成了天宫的至高神~玉皇大帝,四大天王成为为玉皇大帝,把守天宫的四天门的守门天王。
请看下期:摄神~大梵天~“创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