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受早于它创立的耆那教的影响巨大,耆那教的创教祖师尼乾陀.若提子,和释迦牟尼属于同时期人物,尼乾陀.若提子步入沙门比佛陀略早几年,或者早十几年。
耆那教创教祖师的教化区,与佛教的教化区重合,都是以摩揭陀国为中心,以其出生地的吠舍离为中心,尼乾陀.若提子与佛陀同出于刹帝利王族,均属当时的异端沙门思潮,是佛教以外沙门的“六师”之一。
据佛教经典与耆那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在刚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时,曾经拜过耆那教祖师尼乾陀.若提子为师,学习过耆那教的教义,这被几百年后出现的佛教大乘所不容,大乘佛教认为这些说法、记载,是耆那教贬低佛教与佛陀的阴谋。
对于佛教大乘对耆那教的攻击,耆那教徒基本上采取听而不闻的态度,持宽容与包容,在这些事情上,耆那教的真正宽容表现得更加出色,而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中,借用耆那教教义、仪轨、仪规的比比皆是。
比如耆那教的创教祖师尼乾陀.若提子,被耆那教尊称为“大雄”,大英雄的意思,佛教大乘佛寺中,最重要的、最辉煌的殿堂“大雄宝殿”的名称就来源于此,佛教中的教义与耆那教的教义重合的,更是多多。
当然,以“大雄”对沙门思潮的理解,并没能征服释迦牟尼,没能把释迦牟尼收归门内,或者说,耆那教与之后的佛教思想,都来源于当时的沙门思想,因此,耆那教与佛教有如此之多的相同点,也就可以解释了。
但是,研究佛教早期创教、原始佛教的分裂(上座部与大众部)、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对立、密教的产生等等历史与公元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佛教在印度的灭绝的历史来说,在耆那教留存下来的经书中,比佛教记载的更加详实与真实。
耆那教源于印度远古社会对世界、宇宙的理解,主张回归自然、信仰生命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万物有灵论”,耆那的意思是“胜利者”,指的是“战胜情欲的人”,佛教称其为“尼乾外道”、“裸形外道”,与佛教一样,耆那教否认婆罗门教的“神灵创世”说。
同样,耆那教供奉的祖师分为:过去、现世、未来三世,现世始祖勒舍波是古印度的传说人物,第二十二代祖师密那陀与婆罗门教的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克里希纳(黑天)为同时代,并同属耶度种姓。
第二十三代祖师白始婆那陀,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已经具有耆那教的思想倾向,在古印度历史中,有很大的历史影响力,被耆那教的奠基人~尼乾陀.若提子所推崇,耆那教尊崇的二十四名祖师,都是耆那教成立后,被“大雄”追封排序的。
耆那教强调转轮王思想,反对拥有财产,组织僧团,否定婆罗门教吠陀的神圣地位,否定婆罗门人格神的地位,倡导无神论,这与佛教有很多共同点。
但是,与佛教的“缘生论”、“无我”的空无理论相比,耆那教承认事物的真实性,有着存在主义的倾向。
耆那教认为,世界由生命~精神、灵魂和“非命”~物质组成,提倡“七谛”说: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命与非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业”是一种细微的物质~漏入,使人的本质受到污染。
(这与拜火教有共通点,侧面说明古印度的“沙门思潮”有部分思想可能来源于中亚地区,耆那教教义的真正成熟的时间,是在公元记年初左右。)
通过修“五戒”:不害(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奸淫、戒私产。
“三宝”:拔去须发、林野苦行、解除系缚,达到寂静和我“命”的解脱,宣扬“不害”~“泛爱”,严禁侵犯其它生灵和使用暴力(圣雄甘地推崇的“非暴力”),主张严格的素食(梁武帝规定佛教徒素食的来源),不食用刺激“情欲”的葱蒜等食品,种地会殃及蝼蚁,因此耆那教徒不务农,多数经商。
由于对耆那教经典、祖训、戒律的不同解释,耆那教分为“白衣派”和“天衣派”,主要区别反应在祭司身上:白衣派穿白衣,口罩白布防止吸入飞虫;天衣派认为,包括衣服在内,一切财物都不应占有,主张以天为衣,以地为床,高僧裸行,有的拿一小片布遮住下身。
耆那教发源于摩揭陀国,在古印度曾经得到部分邦国君主的支持,影响力主要在印度西海岸和中南印度,与佛教在印度被灭绝不同,耆那教在历史上虽然遭遇多次法难,但由于耆那教的谦和,存在至今。
现代的“耆那教”徒,在印度约有四百多万,因为世代经商,耆那教徒家庭都是印度富有的人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