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巍
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
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将“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行动”作为2023-2027年持续推进的五大行动之首。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通过确定培养目标、划分课程领域、设计课程形态,将学校课程按照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分类实施,从教到学、以学定教、以评促学,走出一条高质量课程的行动之路。
基础型课程
突出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
基础型课程,其目的是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求。课程采用必修的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按照新时代教育要求,需要学校教育完成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型。这一转型面临两大难题:
第一,学科所培养的核心素养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甚至存在断层,需要建立有效链接;
第二,孤立的课时教学割裂了学习的完整环节,素养培育很难落地,需要创新教学形式。
“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一方面用大概念链接了知识与素养,凸显了学习内容背后的学科本质,让核心素养能够平稳着陆;另一方面,重新组织了学习内容,以单元方式整体推进教学,使其更具整体性。
在实践中,一分校还提炼了由“大概念”“核心问题”“核心任务”等要素组成的单元设计与实施的模型,有力地支撑了基础型课程有效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研究型课程
以项目式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其目的是通过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挑战,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整合了课程标准中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与选择性。课程采用选择性必修的方式,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项目组成“套餐”。
项目式学习强调通过研究项目提供一些关键素材,创设相关学习情境,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在构建的情境里解决开放式问题,从而真正经历学习,并从经历中领会知识和技能。
项目的选题往往源自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如“如何改善教室环境”“如何合理设计校园照明系统”“如何为校园建一个生态鱼塘”等。然后,再将这些问题转化为一个个清晰、明确、可执行的项目,通过入项、提出假设、确立目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总结反思等步骤,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支持者、建议者和指导者,将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中央。
拓展型课程
一课程一方案
拓展型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开辟多元路径。课程采用选修的形式,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申报。
由于拓展型课程是根据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定制”的课程,不仅很难用统一的模式加以限定,而且课程实施方式还可能会因学生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所以我们采取一门课程一个方案的个性化方式实施。
例如:学校应痴迷天文的学生要求开设了“天文俱乐部”课程,应热衷考古的学生要求开设了“考古俱乐部”课程,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多不过十几人,少仅三五人,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意愿、兴趣、接受能力动态调整课程进度和实施形式,实验室、博物馆、夏夜星空下的校园都可能成为上课场所。
可见,为了将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实施方式最大程度地统一起来,指向学校培养目标的达成,一分校采取基础型课程突出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研究型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主、拓展型课程则是一课一方案的方式,既保障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又给出师生足够的空间。
然而,不同的课程类别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如何保障课程有效落地呢?一分校通过完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地监测课程实施效果,及时发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在保障课程顺利有效落实的同时,更极大促进了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进步。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不仅是将评价看作“对于学习的评价”,还应是“为了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更强调评价本身就是学习的一部分。
素养导向的课程,要求评价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例如:在基础型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中,核心任务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评估证据,“可评估性”是核心任务的重要属性之一。
再如:在研究型课程中,一个项目往往会有多个反思环节,这些环节既是项目推进的必需步骤,也是对项目进展和效果的评估,学会对项目当前状况进行评估本身就是项目式学习的一部分。只有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从结构上看,一分校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管理学习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科学、高质量地完成课程。在形成性评价中,更多关注学生养成互助、倾听、探究、提问、思考、质疑、合作等学习品质,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为此,各学科在形成性评价中设置了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标维度。任课教师每次课后会在学校信息平台发布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及具体评价内容,学生可查看自己的评价结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会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评价方案。
终结性评价,既包括各种形式的纸笔测试,也包括小论文、研究报告、演出汇报、实验操作、动手制作、发明创造等多样化的作品成果。无论哪种形式,一分校的老师们更关注这些成果的创造性及其中蕴含的思维发展。
对于评价的维度、形式和主体,一分校尽量采取多元化的设计。不仅评价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力、方法与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结果,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过程;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还应包括同伴、家长和学生自己等。
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通过目标导航、系统规划,在实践中形成了指向素养的课程架构、为了学习的课程实施、促进成长的课程评价,将国家课程育人“蓝图”转化落地为学校育人“施工图”。
章巍校长将应邀出席12月12-14日“第二届教学与评价峰会|基于真实任务设计的教学评一体化”做主题演讲,并带领一线老师以“任务设计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深度研修工作坊。
第一届教学与评价峰会+研修营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