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兰亭,本钢退休,爱好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歌词曾在国内多家媒体发表。对文学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小时候住在本溪千金沟
原创:兰亭
我一辈子也忘不掉小时候在本溪住过的千金沟,那是我孕育梦想的地方。
听父亲说,1956年,刚到本溪钢铁公司石灰石矿工作时,单位分配了一间石头砌成的小房。那时一排房子是15户人家,据说是日本侵略东北,为了开采本溪煤铁资源,抓了许多劳工住进这种叫“勤劳奉侍”的劳工房。本溪解放后,昔日的劳工房经过政府修缮,住进了各种行业的人家。我家的前后院有空地,可以种点蔬菜。爷爷会种地,又在后山坡上开垦了一些荒地,种的是高粱谷子之类的农作物,可以添补家里8口人的吃饭问题。据当地老人说:清朝时的千金沟沟里森林茂密,有多条小溪汇聚成千金河,经过朱家庄流入太子河。
千金沟名称的由来,听说是当年清太宗皇太极在千金沟里打过伏击战,战后把老弱病残遣送回乡,故而把这个沟定名“遣金”(后人称其谐音千金沟)。就在这个具有历史传说故事的沟里,我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千金沟的沟里有一所平房的小学校,1000多户人家的孩子都在那所小学读过书,校长姓霍,校长家就住在学校旁边。学校上课的铃声是手摇的,学校操场是泥土平整的,遇到大雨天操场会被雨水冲刷成一道一道的水沟。我家在革新街住,通往学校的路程大约有两公里,我们从一年级开始都是自己走着去上学,没有家长接送,马路上半天看不到一辆汽车,在路上时不时有马车路过,我们小孩子淘气,总是趴在马车后面搭车,赶马车老板总用马鞭子假装抽打我们,哈哈。
由于学生多教室少,我们上学分上午和下午,我们大部分学期都是上午上学。劳动方面,夏天还好,只要打扫好教室卫生就可以了,到了冬天我们就辛苦了,早上7点就得从家里抱一包柴禾到学校生炉子取暖,每年冬天,我们学生的小手都冻得通红,有的冻成了冻疮,小脸被炉子煤烟熏得黢黑。学校窗户到冬天用报纸糊上窗户缝,老师在讲台上冻得直跺脚。
那时候的老师堪称是教书育人的典范,从来不收学生的礼物,很多时候还给家里穷的学生买本和铅笔。每个老师批改作业都很认真,有很多时候还抽出时间家访,跟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我记得我家里很穷,每学期只有3.5元的学杂费我都拿不起,经常请求老师缓交,老师也很同情我。有一次,我由于早上没吃饭,昏迷倒在操场上,马老师知道后跑去把我抱进老师办公室里,有的老师拿出了白糖冲水给我喝,马老师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对教导处主任说:“他是我们班最漂亮的小男孩,我挺喜欢这孩子。”我依偎在马老师的怀里,感到像母亲的怀抱一样温暖。
千金沟最难以忘记的是沟沟岔岔里茂密的森林和小溪。每到春天,记得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山上采野菜,什么山马齿、歪脖章、苦碟子、婆婆丁、山芹菜漫山遍野的好多山野菜,采回到家里把山菜煮了蘸酱吃,即便长大了还回味着小时候吃山菜的香味。夏天,我和同学们就更快乐了,经常上山抓蝈蝈、山叫驴子、铁牛等昆虫,回家用冰棍筷子编成的蝈蝈笼子,把他们装进去,笼子里放一朵窝瓜花给它们吃,听着它们的鸣叫声,觉得特别的高兴。有时候上山抓一些母螳螂和蝗虫回家烤着吃,那种扑鼻的香味就甭提了。到了秋天,我们放学就结伴去上山采野果吃。山上野果很多,有山里红、山梨、山丁子、山核桃、软枣子等,这些野果的味道多少年也忘不掉。到了冬天,由于家里穷,买不起煤就上山割柴禾烧,把一年要烧的柴禾都割回来,堆成像小山一样的垛子。冬天我们在河流冰面上锚爬犁、锚脚滑子、打滑溜、耍冰尜,天气再冷我们也能玩出一身汗。尤其是到了春节,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接财神放鞭炮时,对面山的城建街和革新街遥相呼应,鞭炮声响彻寂静的夜空,好像整个千金沟是一个沸腾的火花炉子,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也映红了千金沟的山山水水,更映红了千金沟那个年代的标记……
在千金沟里,也经常有走街串巷的小商人叫卖,有理发的、磨刀的、算卦的、卖针线的、卖糖葫芦的、卖糖稀的,还有要饭的等等。记得有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孩子们围了一大群,有的淘气的孩子趁着老头找零钱不注意时偷拿了一串糖葫芦,老头发现后并没有采取暴力行动和破口大骂,而是操着山东口音随口说了一段顺口溜:“先交钱你后伸手,别让老头抓住手,抓住手你不好办,你的名誉要完蛋。”我听后感觉老头很幽默,这段顺口溜在我的脑海中扎下了根,做人就是要诚实正直。
我在千金沟长大,千金沟是我筑梦的地方,是滋养我成长的地方,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是我孕育初心的源泉之地,是我一生难舍难分的乡愁……
声明
1、印象本溪遵守互联网有关法规制度,履行相关义务,作品均为腾讯官方审核通过后发布。
2、正式发布的原创作品遵循署名作者文责自负的原则,印象本溪不持任何观点和立场。
3、对于涉及政治敏感、地域歧视、攻击谩骂等易使本平台被违规处理的文后留言,印象本溪不会进行精选。
4、作品在使用来自网络的图文素材时,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欢迎原作者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及时予以删除。
5、印象本溪是本溪百姓的情怀平台,只关注本溪的人文历史等方面话题,无商业用途。
编辑:一寸丹心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