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郑永生,男,1963年出生,笔名郑直,寓意直来直去,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基本到了如痴如醉地步,喜欢途步孤行旅游,小打小闹写点游记,曾经没事就弄点短平快的“豆腐块”,偶尔也弄点杂谈、通讯、专访等,现在开始琢磨起零零散散的追忆文章,就想留下点絮絮叨叨的人生百味。从前在《冶金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经营时报》《辽宁日报》《辽宁经济报》《写作》《党风月报》《廉政之声》《本钢日报》等国内报刊发表400多篇文章。
和电视机有关的记忆
原创:郑永生
作者按语:11月21日,我们迎来了笫29个“世界电视日”。1996年12月18日,第5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51/205号决议,将首届世界电视论坛召开的日子11月21日确定为“世界电视日”。
电视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世界各个国家因为电视而发生了深刻变化,是电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是电视媒介使我们获取各类信息,是电视让我们了解国内和国际大事,电视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快乐。
提到电视,脑海里满满的回忆。从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从3D、4K,到平板智能,电视屏幕不但大,功能也越来越多,尽管手机将要代替电视,大多数人对电视却还是那么亲切。借世界电视日,让我说说有关电视机的那些往事。
1925年英国人贝尔德研制岀世界第一台电视机。我国于1958年3月开始生产“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电视从“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那些年代电视节目最精彩,最吸眼球,最夺目的是新闻联播和电视剧,老少咸宜,全民喜爱,全国覆盖,受到老百姓追捧,让男女老少迷恋,让俊男靓女如痴如醉。那些年电视机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用多彩的画面记录着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
我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从小根本就没看过电视,更不知电视是啥样子。上世纪70年代,业余生活主要用广播、报刊、杂志打发日子。电视机是新生事物,还没有普及,只听说有少数单位拥有。
记得1980年4月的一天,听说中铁一局有台大电视,在离我们家三里地路程的威宁火车站后面小广场播放,吃过晚饭,我和几位同学一窝蜂似地挤到一局小广场,这里早已坐满了人,后面也站着不少人,根本就没有位置,我只好搬几块砖头垫脚,才见到桌子上放着的黑白大电视。笫一次看到电视,我感觉很惊讶,下定决心攒钱买一台。
那时电视信号不是很好,看得正尽兴时,屏幕上出现一片雪花点,时不时地喊电工上房转杆子绑着的天线,调整方向来接收信号。记得在看《加里森敢死队》时,突然“啪”的一声,电视屏幕一片漆黑,没电了。大家问电工什么时候能修好,那个电工是四川人,回答道:“咋个晓得勒,慢慢等吧!”等了近两小时也没来电,有位村民还和他们吵了起来,说他们故意断电不让大家看。
1982年,我所在工作单位的本钢焦化厂安全科建立了安全教育室,有一台18英寸电视机放在一个架子上的木箱里,有专人保管,不看的时候锁起来,看的时候打开。虽然不经常放,但每周一安全例会播放安全教育片,当时能看到电视甭提有多高兴了。
到了1984年,父亲从百货商店买回来一台红梅牌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托关系要的票,花了380多元。现在说起买台电视那是再平常与普通不过的事了,可在1984年,电视机可是比较稀奇的奢侈品。我们欢呼雀跃,全家终于有电视看了,当时在左邻右舍也引起了轰动,从此以后,晚上再不感到寂寞,每天晚上邻居就会到我家几平米的屋里炕上来看电视。开始打开电视机信号极差,屋里天线转来转去,频道只有两个,时而有图像没声音,时而有声音没图像,隔了几天,父亲用铝管自制了天线,收看效果马上好了起来。记忆里当时是刮一次风就需要去外面调试一次天线。一个人在屋里看着,一个人在外面转,画面清晰了就大喊:“好了,好了……”记得那时候的天线也是各种大小,各种型号,人们总是比着个头,买大的,认为它可以为自家的电视收集到更多的信号。人们也总是想方设法的把自家的天线架高,当然也是为了收集更多的信号。
记得1984年除夕之夜,我们围坐在炕上用这台黑白电视看春晚,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以其深情的歌词,悠扬的旋律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不仅成为一首经典歌曲,他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偶像。
在我的记忆中,1987年父亲省吃俭用购买了一台二手彩电,14英寸的,当时这台电视机花费了800多元,这在当年可不是个小数,当时月工资才40多元。
除夕晚上,我们来不及放鞭炮,急不可待地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故乡的云》一夜之间风靡了大街小巷,费翔的红衣服也成为了流行色。当主持人赵忠祥、卢静十二点倒计时时,全家也跟着喊数,用一长串开门鞭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屋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屋内电视画面是祝福声声。
在后来的几年里,彩电普及了,我家也换了好几台,还安装了机顶盒,光本溪电视台就有好几个频道,加上本溪教育电视台的频道,节目丰富多彩。
我在1985年10月末结婚的时候,妻子的嫁妆里有一台18英寸“松下”彩电,是亲戚给票买的,据说是本溪第一批,才14张,价格1080元。咖啡色木板的外壳,对称的外形设计,当时称为“大屁股”电视,背后一只羊角天线,玲珑别致,招人喜欢。结婚时,摆放在显眼处的高低柜上,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也为婚礼增添了不少喜庆色彩。为了保护好这台电视机,妻子做了一个电视罩每天蒙上。过了几年,妻子又给家里装了有线电视,能看到30多个频道,在那个年代还是很满足的。
这台进口彩电质量好,30年来年基本没坏过,只换过一次保险丝,后来由于搬家才将它卖了50元钱。前几年家里换了两次电视,一次是LG超薄液晶电视,另一次是高清智能电视。我看电视主要以新闻为主,文艺体育为辅,也曾追过电视剧《西游记》《济公》《渴望》《红楼梦》《上海滩》《霍元甲》《新白娘子传奇》《戏说乾隆》等等。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液晶电视、平板电视、高清电视、数字电视,可谓一日千里。现在的电视在视听效果上不断为观众带来惊喜,只需对着遥控器喊一声就可立马跳出界面,实现了人性化的自由选择。与之同步发展的电视传播技术,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再到机顶盒,乃至网络电视,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记得那是1991年,我被本溪电大录取,属于半脱产,大部分课程在电视上听课,有名望的教授们经常会讲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文学名作,介绍文章时代背景,写作风格与作者曲折的人生经历,电视上讲得鲜活、不枯燥乏味,我慢慢喜欢上了文学,电教室的电视机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看手机的人多了,看电视的人少了。有的电视可能成年都不开,除了大年三十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余时间就默默静立。我敢说曾经的电视让我们放松,让我们快乐,让我们学到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每每想起,有幸福,有苦涩,也有思念,久久难忘。
声明
1、印象本溪遵守互联网有关法规制度,履行相关义务,作品均为腾讯官方审核通过后发布。
2、正式发布的原创作品遵循署名作者文责自负的原则,印象本溪不持任何观点和立场。
3、对于涉及政治敏感、地域歧视、攻击谩骂等易使本平台被违规处理的文后留言,印象本溪不会进行精选。
4、作品在使用来自网络的图文素材时,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欢迎原作者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及时予以删除。
5、印象本溪是本溪百姓的情怀平台,只关注本溪的人文历史等方面话题,无商业用途。
编辑:一寸丹心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