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老通城豆皮
原创:陈祥利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和大智路交汇处的一家老字号大型酒楼。因地处古汉口的大智门外,通城达乡,故取名“老通城” 。
虽说是酒楼,却因小吃“三鲜豆皮”而驰名,素有“豆皮大王”之美誉,深得武汉人的青睐。
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和外国首脑金日成、西哈努克都品尝过“老通城”的豆皮,并给予较高的评价。为豆皮这一传统小吃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使武汉的这张“名片”更加靓丽。外地人到武汉如果没吃过豆皮,就好像没来过似的,颇有些“不到长城非好汉”味道。
豆皮作为老汉口特有的传统小吃。在制作工艺上集磨、摊、蒸、卤、烧、煎之大成,在口味上融米、面、豆、肉、蛋、笋香于一体。观则油光晶亮,色泽金黄,入口则外酥里嫩,复味生香。可谓“一口豆皮鲜,尝遍江南味”。
豆皮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所具有的首创性和融合性,很能反映出武汉这座城市和武汉人的性格特征。2011年,武汉市在总结传承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的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我记得在征求意见时,还有两句,“兼容并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兼容并蓄”是不是和豆皮的首创性,融合性有着惊人的相似?
我当兵在汉口时曾吃过几次。那时,我们都以吃过“老通城”豆皮为“荣”,回部队后能和老乡、新兵吹上一阵子。1987年,我转业落户武汉,工作单位就在离“老通城”不远的岳飞街。那时我们机关几个年龄相仿的人,加班后经常约着到此宵夜。一碗糊米酒,一份豆皮,一笼蒸饺,吃的是热热乎乎,心满意足。那开心劲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席面差。最有趣的是,我们十来个人戒烟,为了显示决心和互相监督,每人交20元押金,谁偷着抽了,押金就拿出来“打秋风”吃豆皮。结果,那段时间,烟是谁都没有戒成,豆皮倒是没少吃。
2009年,吉庆街改造,“老通城”拆除。2011年改造完工后。“老通城”在吉庆街开了一个门店,专做豆皮,面积不大,但生意还挺红火。每天人流络绎不绝,成了打卡地,只是缺少了历史的沧桑感,多了一些现代快餐的媚气,感觉底蕴不足。
其实,豆皮作为武汉自产的小吃,早已遍地开花,酒楼里,早餐点上都有。只是有的用料不精,有的偷工减料,往往是有名无实,毁了豆皮的“英名”。
人老了闲着无事,喜欢瞎想。如果有这样一个组织或者协会,将豆皮,包括武汉一些著名的小吃的用料,制作工艺,质量标准明确下来,使加工者有规范,享用者知味道,是不是更加有利于名小吃的传承?不管有没有,可不可行,但我愿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从食客的角度提供一个坐标,不知如何?
各地有习俗,
十里不同风,
小吃千百样,
味道不相同。
汉口有豆皮,
字号老通城,
主席吃过赞,
小吃大名声。
绿豆麦磨面,
打糊摊薄饼,
一面涂鸡蛋,
油煎黄澄澄。
糯米清水泡,
再下笼屉蒸,
粒粒如珍珠,
饼上铺一层。
肉笋虾豆干,
改刀切成丁,
青豆点其绿,
萝卜缀其红,
先烧再慢煨,
汁多香味浓。
浇在糯米上,
味道相交融,
猛颠一调面,
淋油撒香葱。
小小一豆皮,
世间百味融,
蚌壳切成方,
教人寓不同:
一块方且正,
两块邻相通,
三块品自高,
四块田为重。
兼容包天下,
公平不欺生。
小小一豆皮,
尽显楚地风,
吃的是美味,
品得是人生:
一品屈子吟,
二品项羽雄,
三品伯牙琴,
四品中山梦。
勇立大潮头,
敢为天下争。
武汉
声明
1、印象本溪遵守互联网有关法规制度,履行相关义务,作品均为腾讯官方审核通过后发布。
2、正式发布的原创作品遵循署名作者文责自负的原则,印象本溪不持任何观点和立场。
3、对于涉及政治敏感、地域歧视、攻击谩骂等易使本平台被违规处理的文后留言,印象本溪不会进行精选。
4、作品在使用来自网络的图文素材时,感谢原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欢迎原作者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及时予以删除。
5、印象本溪是本溪百姓的情怀平台,只关注本溪的人文历史等方面话题,无商业用途。
编辑:一寸丹心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