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Bin Gao
通讯作者:李朝升
通讯单位:南京大学
1.氢能技术发展与光电催化水分解:随着氢能研究进展,降低绿氢生产成本至关重要。光电催化水分解通过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氢能,但氧化反应动力学缓慢,影响整体效率。
2.生物质醇氧化替代水氧化反应:有研究提出使用生物质醇氧化替代水氧化反应,以提高效率。其中,HMF氧化为FDCA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反应体系,但光电催化研究仍较少。
3.镍基催化剂在醇氧化中的应用及挑战:镍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醇氧化,表现出较好潜力。但其高价相的活性位点及质子转移机制仍存争议,限制了该类反应体系的进一步拓展。
1.铁氧化物光电阳极与镍氧化氢共催化剂的高效表现:Fe2O3光电阳极结合NiOOH共催化剂,在光电催化HMF氧化为FDCA的反应中表现出优异性能,HMF转化率达98.5%,FDCA选择性为94.2%。
2.质子偶联电子转移机制的揭示:研究表明,HMF通过Ni基催化剂的高价相自发进行质子偶联电子转移(PCET)反应,高价相的悬挂氧和桥氧为质子接受位点。
3.PCET反应的热力学触发机制:去质子化后催化剂与醇之间的键解离自由能差是PCET过程的热力学触发因素,有助于生物质转化体系的设计。
要点1:NiFeOx/NiOOH在电催化和光催化HMF氧化反应中的性能
图1 NFO光阳极的结构表征与HMF氧化路径分析。
图1展示了NiOOH共催化剂修饰的α-Fe2O3光电阳极(NFO)的结构特征和光电化学性能,说明了该体系在HMF氧化反应中的高效能。
图1a: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显示NiOOH分布在α-Fe2O3纳米颗粒表面,纳米颗粒间距为0.27 nm,表明其为α-Ni(OH)2;
图1b、图1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表面存在Ni2+、Ni3+和羟基氧,证实Ni(OH)2和NiOOH的存在;
图1d:拉曼光谱显示Ni3+–O振动信号,表明反应中α-Ni(OH)2可转化为NiOOH;
图1e:线性扫电压(LSV)实验结果显示NFO的光电流密度为2.10 mA·cm−2,高于FEO的1.21 mA·cm−2;
图1f:HMF氧化可能的反应路径,说明在不同pH下的氧化产物;
图1g:HPLC结果表明NFO的HMF转化率达98.5%,FDCA选择性为94.2%;
图1h:电位对NFO光电化学反应的影响,表明高电位下OER竞争明显。
小结:图1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详细展示了NFO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光电催化HMF氧化反应中的高效表现,验证了NiOOH的催化作用和反应机理,为生物质转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要点2:HMF氧化反应(HMFOR)的产物选择性和反应机制探讨
图2 NFO光阳极的反应机制与吸附能量分析研究。
图2展示了NiOOH修饰的NFO光电阳极在析氧反应(OER)和HMF氧化反应(HMFOR)中的电荷转移、吸附行为和反应机理。
图2a、图2b:通过PEIS波德图,显示HMFOR的低频相角显著降低,表明界面电荷转移加速;
图2c:硫酸盐氧化电流曲线计算出光生空穴传递效率ηtran,NFO在HMFOR中ηtran达81.8%,是FEO的2.3倍;
图2d:光生空穴转移速率ktran计算表明,NFO在HMFOR中的ktran显著高于OER;
图2e:EQCM结果表明NFO对HMF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FEO则无反应;
图2f、图2g:DFT计算得出NiOOH对OH−和HMF的吸附能分别为−1.85 eV和−1.58 eV,表明其较优的吸附性能;
图2h:原位拉曼光谱显示在OER中Ni3+–O特征峰在0.5 VRHE出现,且强度随电位增加而增强;
图2i:在无电位条件下,HMF使Ni3+–O特征峰快速减弱,表明NiOOH与HMF自发反应;
图2j:示意图展示了NiOOH在HMFOR中的多步反应机制。
小结:图2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展示了NiOOH对NFO光电阳极的提升作用,验证了其优异的电荷转移和吸附性能,且HMFOR具有优于OER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优势。
要点3:高价态镍物种与醇类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反应机制分析
图3 NiOOH催化剂中悬挂氧与桥氧的PCET反应机制研究。
图3探讨了高价态镍物种与醇类反应的机理,特别是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过程中的质子与电子转移行为。
图3a:在1.5 VRHE电位下,NFO光电阳极积累高价态镍物种,然后在0.7 VRHE记录电流。结果显示,在没有HMF时存在还原电流,但注入HMF后还原电流消失,表明HMF可自发还原NiOOH和NiO2;
图3b:XPS Ni 2p光谱显示,HMF将高价态镍物种中的所有Ni3+还原为Ni2+,证明醇类中的电子自发注入高价态镍物种;
图3c:与CD3OD反应后的FT-IR光谱显示,NiOOH电极出现O-D键振动峰,表明醇中的质子注入高价态镍物种形成OH−,验证了PCET反应中的质子转移行为;
图3d:产物分析显示,TMA+抑制了HMFOR,表明由NiOOH生成的负氧化基团是HMFOR的关键活性物种;
图3e:LSV曲线显示NiOOH电极在HMFOR中出现两个氧化峰(OX1和OX2),分别对应NiOOH和NiO2与HMF的反应;
图3f:随着HMF浓度的增加,OX1峰的电流密度先增加后减少,表明OH−与HMF的竞争吸附行为。HMF的高浓度抑制了悬挂氧的生成,影响PCET过程;
图3g、图3h:PCET反应机理示意图显示,醇类阳离子中的α位C-H键断裂,质子与电子转移至催化剂,使高价态物种还原为初始状态。悬挂氧和桥氧分别作为NiOOH和NiO2的质子接受位点,醇阳离子生成碳自由基,进一步脱附并转化为相应的醛类。
小结:图3通过电化学实验和光谱分析揭示了高价态镍物种与醇类之间的PCET反应机理,明确了负氧化基团作为HMFOR中的活性位点,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氧化机制,即悬挂氧和桥氧分别与HMF反应。
要点4:基于键解离自由能(BDFE)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图4 PCET能量曲线与醇类氧化反应机制解析。
图4主要通过自由能曲线解释了反应驱动力与反应体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不同醇类与镍基催化剂之间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反应的自发性。
图4a:吉布斯自由能(ΔG0)的变化解释了反应自发性的条件。ΔG0小于零时,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对于PCET反应,ΔG0是质子供体与质子受体之间去质子化键解离自由能(BDFE)的差异;
图4b:HMF及其氧化中间体的C–H BDFE低于Ni(OH)2和NiOOH的O–H BDFE,表明HMF与高价态镍物种的反应是自发的,这与图3e的两个氧化峰一致;
图4c:选择苯甲醇(BH)、乙醇(EtOH)和六氟异丙醇(HFIP)作为模型分子,研究它们与镍基催化剂的反应。BH的C–H BDFE为68.2 kcal/mol,低于Ni(OH)2和NiOOH的BDFE,而乙醇的C–H BDFE为75.8 kcal/mol,HFIP的C–H BDFE为95.9 kcal/mol;
图4d:电化学LSV曲线显示,BH能与NiO2和NiOOH自发反应,表现为两个氧化峰;乙醇只能与NiO2反应,表现为一个氧化峰;HFIP没有氧化反应;
图4e-g:BH、乙醇和HFIP分别与NiO2和NiOOH反应的ΔG0值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分子的反应行为。BH与NiO2和NiOOH的ΔG0分别为–16.1 kcal/mol和–7.5 kcal/mol,表明反应是自发的;乙醇与NiO2的ΔG0为–8.4 kcal/mol,与NiOOH的ΔG0为0.2 kcal/mol,表明只能与NiO2反应;HFIP与NiO2和NiOOH的ΔG0为正值,表明反应不自发。
结论:如果醇类分子的α位C–H BDFE低于Ni(OH)2的O–H BDFE,则该醇类可以通过PCET过程自发与NiOOH和NiO2反应。如果其C–H BDFE高于Ni(OH)2但低于NiOOH,则只能与NiO2反应;如果其C–H BDFE高于NiOOH,则无法进行脱氢氧化反应。
综上所述,本文开发了一种由涂覆NiOOH的Fe2O3光阳极诱导的无介质PEC-HMFOR体系。
关键的NiOOH涂层使光阳极在HMF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HMF的转化率达到98.5%,FDCA的选择性为94.2%。此外,与析氧反应(OER)相比,引入HMF显著提高了光电流密度。
NiOOH能够调节OH-和HMF的竞争吸附行为,并在HMF和光阳极之间构建光生空穴传输通道,提升了HMFOR的催化活性。NiOOH助催化剂通过高价态物种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过程催化HMF的脱氢氧化反应,其中高价态镍物种的质子接受位点为悬挂氧和桥氧。
此外,本文提出PCET过程的热力学触发条件是催化剂的键解离自由能(BDFE)高于醇类物质的BDFE。该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醇类氧化反应的机制,从而开发各种生物质电化学氧化体系。
尽管当前的光电催化体系的转化率尚未达到实际应用要求,但未来工作中可以通过聚光增强光电流密度,从而提高生物质氧化速率。
参考文献:Bin Gao,Xiaowei Mu, Jianyong Feng, Huiting Huang, Jianming Liu, Wangxi Liu, Zhigang Zou, Zhaosheng Li,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1329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3298
编辑 |欧阳嘉璇
审核 | 王 璟
宣传 | 谢蕴秋
来源丨学研加
本文仅作科研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