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峰, 高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共同富裕研究

2024-06-13 16:21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共同富裕研究

祁峰,  高策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作者简介:祁峰(1964—),男,内蒙古赤峰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21YJA710028)。

摘要: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前提和关键环节。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在价值上高度契合,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内核、以共享发展为价值原则,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提高低收入者的“可行能力”、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推动共同富裕进程。建立健全教育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重视相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全方位教育发展体系,是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共同富裕 教育公共服务 均等化 教育公平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2]可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和阶段性目标。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作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到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一、 共同富裕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

(一) 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4关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学界主要形成了以下五种观点:第一,“五位一体”富裕论,共同富裕不只是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和全面提升”[3];第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社会主义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4];第三,民富国强论,共同富裕是民富与国富的统一,既包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含综合国力的增强[5];第四,全民富裕适度差距论,共同富裕是社会成员生活普遍富裕和收入适度差距的统一,这种收入差距只是富裕程度上的区别,是“大富”与“小富”的差别[6];第五,目标过程统一论,共同富裕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我国会经历一个由初级共同富裕到中级共同富裕再到高级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7],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而且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而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

笔者认为,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这里强调共同富裕的普惠性,社会主义追求的富裕不是一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二,共同富裕的客体是社会发展成果,这里强调共同富裕的广泛性,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全方位共同富裕;其三,共同富裕的过程是动态的、漫长的、非同步的,这里强调共同富裕的渐进性,共同富裕是分阶段、分区域、稳步推进的差别富裕;其四,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勤劳智慧,这里强调共同富裕动力的内生性,共同富裕不是“坐等”富裕,而是要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更多的致富机会,让群众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过程中实现人人富裕。

(二)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

“公共服务均等化”首次在政策层面引起关注,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该规划建议指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 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8]其后,这一概念在政策文本及其研究中逐步演变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内学界对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解更多是借鉴瑞典教育学家Husen关于教育公平的观点,认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着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三个方面。Husen认为,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每个人有平等地开始自身教育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平等地开启自身正规学校教育学习生涯的机会,强调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公平是指让每个人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不受遗传素质和社会出身的影响,强调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并不是让所有人得到同样的教育结果,而是指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尽可能让每个人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强调结果均等[9]

教育是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笔者所论及的教育是指狭义的学校教育。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负担能力下,“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目标应着重于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即普及和巩固城乡义务教育”[10],政府在持续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稳妥有序地提高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普惠性非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实现教育公共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二、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的价值契合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有许多共同特性,二者在价值立场、价值旨归、价值内核、价值原则方面高度契合。

(一)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共同富裕与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都坚持人民立场,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共同富裕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追求;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依靠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共同富裕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人民,时代是出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教育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还是为广大人民共同享有,是检验教育是否坚持人民立场的试金石。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不能脱离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对德国工人党空谈教育平等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是不是以为在现代社会中(而所谈到的只能是现代社会)教育对一切阶级都可以是平等的呢”[11]375,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平等是仅限于资产阶级内部的平等这一事实,在人的发展屈从于资本价值增殖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全社会均等、自由、全面的教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了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教育发展的人民立场,带领人民在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发展历程,谱写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历史华章,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

马克思从个体主体和社会共同体双重向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2],故只有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人类整体取得进步,个体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作为类存在的人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3]422,只有让作为个体的人都得到自由发展,才可能有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个体主体发展与全社会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二者都在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时关注个体利益,在谋求共同发展中促进个体成长,寻求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共同富裕,意味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13]302,现实的人获得了劳动的解放,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社会财富从支配人的异己力量变为被每个人所支配的共同力量”[14],每个人都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有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旨归,“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2]8

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等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体力和智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1]710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赋予每个人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障人最基本的起点公平,最大可能地让最广泛的社会个体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推动个体主体和社会共同体双重向度的发展。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根本目标上是统一的。

(三)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都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内核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能够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公平正义是一个从低阶到高阶的逻辑序列,低阶正义原则是高阶正义原则的历史形式,高阶正义原则是对低阶正义原则的超越和发展。例如,相对于“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属于低价正义原则,在马克思看来,“按劳分配”原则仍然存在一些“弊病”,这一分配原则默认劳动者由于“先天禀赋差异和家庭负担不同”而导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天资和家庭都不是劳动者自己可以选择的,故“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11]363的所谓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但是,“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11]364,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弊病”不可避免。

高阶正义不是在将来某一天从天而降的产物,而是人们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无数次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的结果。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一种非常崇高的价值,努力提升正义追求的价值境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都是具有高远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念,是具有普惠性的社会公共利益分享形式,两者都坚持让全体人民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注重对那些能力素质较弱的社会成员和群体给予适当补偿。共同富裕侧重分配结果公正,是对按劳分配的补充性和矫正性分配理念,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则致力起点公正和规则公正,旨在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四)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都以共享发展为价值原则

共同富裕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都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这与共享发展理念中“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共享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选择。

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相辅相成,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为共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就是空头支票,离开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就会丧失内在动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的劳动热情,为进一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提供动力和条件。正如习近平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15]

共享发展是全方位的共享,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强调发展权利、发展机会由人民共享。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教育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供给处于相对均衡状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这是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共享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三、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大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长效性与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个人层面:提高低收入者“可行能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的重点是缩小收入差距,低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让低收入群体掌握致富本领,促使其向中等收入群体转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16]85,可行能力“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16]63。可见,推动机会和能力的平等比起促进经济之平等更具道德紧迫性和实践优先性,不同于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由教育形成的任何规模的人力资本扩张,都将在不同人口之间进行更广泛的分配[17],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普遍提高受教育者的可行能力和收入水平,缩减居民贫富差距。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低收入群体具有非凡的意义,“劣势群体能够在一定程度凭借教育所设立的普遍主义的精英选拔体制,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阶层劣势,而争取和实现持续向上的社会流动”[18],只有造就一个更加平等、更具活力、更有凝聚力的社会,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二) 社会层面: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习近平指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2]4实现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为人民谋幸福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教育具有多维价值属性,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一,教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教育通过授人以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人能够生产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资料,有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和过上优质生活的机会。其二,教育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教育是物质文明通向精神文明的桥梁,对个人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追求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广泛提升社会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这种“内在价值”对人民的“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其三,教育具有附加的实用价值。教育能使受教育者达到行使自身权利的知识和竞争力门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需要;公平优质的教育能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通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对良好社会秩序的需要;等等。

(三) 国家层面: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夯实经济可持续和公平增长的动力基础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经济增长反过来会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升社会共同富裕的水平,增进人民福祉。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打破生产力发展的界限提供动力。一方面,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培养出更多接受过系统、优质教育的劳动者,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在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效率,发挥人力资本“内在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还为先进工艺的推广、科学管理方法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提高物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利于人力资本“外在效应”的发挥。其二,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智力资源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公平优质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意愿,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其三,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培养出大批受过正规教育的劳动者,提高劳动者整体报酬水平,壮大中等收入群体队伍,增强国内消费能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之路。

四、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加大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全方位教育发展体系等措施,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教育力量。

(一) 建立健全教育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筑牢共同富裕的教育体制基础

习近平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19]要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共同富裕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内驱力和推动力,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综合解决教育公共服务的框架设计、资源安排等问题,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教育体制保障。

1.  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各级政府是教育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强化各级政府的兜底责任,确保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理顺不同类型教育供给主体责任,对各门各类教育财政经费及责任分担比例加以明确,完善中央财政资金对教育尤其是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教育资金充足、财政来源稳定。同时,政府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扩大普惠性非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让非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满足人民的个性化优质教育需要。

2.  健全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

确保教育质量监测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建立精准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多元地推进教育质量评估过程,及时反馈教育质量评估结果,全过程、全方位地对人才培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监测,协调有关部门对各级政府保障教育质量的情况进行督导,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提供专业支持。

3.  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

增加教育经费开支透明度,及时公开教育经费信息,形成连贯系统的信息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教育经费的分配和管理工作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监测和评估,将教育经费的落实和使用情况纳入问责、约谈管理体系,对挤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的予以严肃查处。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等外部专业监管机构应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对违规违纪和教育经费腐败现象予以严惩。

(二)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共同富裕的智力支撑

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教育的两大内在主题,没有以教育公平为根本的教育质量,是少数人独享的盛宴,没有以教育质量为基础的教育公平,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中国要想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就要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这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内在要求。

1.  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力量和重要保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健全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乡村、学用结合、协同治理的教师培训制度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出台的津贴补贴政策,推动教师交流轮岗,使优秀教师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薄弱学校之间流动,确保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2.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强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平台支撑

教育信息化可以让不同地域的学习者低成本、高效率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改善网络教学环境,夯实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条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让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亿万孩子能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3.  大力发展生产力,奠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从来都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认识公平,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13]160,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高水平的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前提条件。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做大国民收入“蛋糕”,为提高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 重视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难以避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等现象。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是中国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短板”,也是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攻坚对象。教育资源的投入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不断提高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这些地区的孩子能享有同等优质的教育机会,以助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重要因素,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20],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条件,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优秀骨干教师在县(区)域内各学校均衡配置,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双向融通。警惕和防范“新数字鸿沟”的出现,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使之在意识、技术、文化等多层面顺利融入时代发展大潮。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原因,部分人群处于发展的不利地位,不能正常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公平的,个人没有权利选择家庭和环境,“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平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身于弱势的社会地位的人们”[21]。健全学生资助管理制度,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受助对象进行科学评估和准确认定,实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全覆盖。增加特殊教育资源,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做到特殊学生“一人一案”,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

(四) 构建全方位教育发展体系,打造共同富裕的“人才引擎”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否认差异,人与人之间存在自然禀赋和社会境况的差异,教育过程中必然需要因材施教。“实现以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公平的基本策略必须是在基本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对待和发展。”[22]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础公平与自由选择的统一,在平等地顾及和保障所有人基本受教育权的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实施差异化教育举措,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条件。这不仅是满足人的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构建全方位教育发展体系,优化教育结构与布局,培养高素质、多类型人才,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1.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质均衡是合格的底线均衡和差异的特色均衡的统一。”[23]在保证义务教育全覆盖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质,对每个学生实施全面又有差别的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使劳动者既能学习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也能掌握生产技能。职业教育是助推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职业型、应用型教育供给短缺,劳动力市场上“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并存,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与就业需求结构不匹配。促进区域之间劳动者发展机会公平,习近平指出:“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24]要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设计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技能培训的精准性,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引导一批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技术型大学转型,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向实体经济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

3.  推动普通高中均衡化、多样化发展

加大对普通高中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偏远地区普通高中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增长长效机制,提高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和均衡性。推动普通高中学校从分层办学走向分类办学,除综合性高中外,还应设置以体育、艺术教育等为特色的体育高中、艺术高中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新格局。

4.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是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强调以事物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为动力,提高其质量,推动其发展[25]。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等关乎教育内在本质的发展。一方面,应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结构和布局,增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均衡性,避免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拓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经济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应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聚焦学科发展前沿,建设集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加快培养专业紧缺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2−26(2).

[2]习近平.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 求是, 2021(20): 4—8.

[3]徐紫嫣, 夏杰长. 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脉络和实践指引[J]. 学习与探索, 2022(3): 137.

[4]严文波, 祝黄河.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与实现机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4): 105—110.

[5]孙武安. 共同富裕的内涵、价值及其紧迫性[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2): 168—172. doi: 10.3969/j.issn.1004-518X.2013.02.031

[6]于成文, 王敏. 共同富裕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新探[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3): 7—13.

[7]卫兴华. 分清共同富裕的几个不同层次[N]. 北京日报, 2013−01−21(17).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05−10−19(1).

[9]HUSEN T. Social background and educational career: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M]. Pari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72: 14—15.

[10]张茂聪. 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山东潍坊市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2012, 33(6): 158.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51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4]姜建成, 周春燕.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6): 8.

[15]习近平. 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 求是, 2019(10): 15.

[16]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M]. 任赜, 于真,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17]AHLUWALIIA M S. Policie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J]. Asian Development Review, 1990, 8(1): 111—132.

[18]陈彬莉, 教育: 地位生产机制, 还是再生产机制——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2): 64.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M]. 2版.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97.

[20]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17−10−28(1).

[21]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M].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101.

[22]郝文武. 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J]. 教育研究, 2007(11): 26.

[23]冯建军.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J]. 教育发展研究, 2011, 31(6): 5. do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1.06.003

[24]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 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9−08−23(1).

[25]樊丽娜, 柳海民.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生成逻辑、价值与行动路向[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1, 37(5): 1—9.


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7(3):140-146.

如需下载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本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推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目录、摘要和优秀文章,发布最新学术动态,为作者、读者提供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