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刘浩然: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建设

文摘   2024-08-06 20:45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

创新能力建设

白璐1,刘浩然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083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作者简介:白璐(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摘要: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进一步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具体指标。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内涵结构包括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提出具有价值的新观点以及创造性研究成果。影响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研究自主性、科研环境、平台环境和组织结构,因而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合理调适科研人员管理制度中的激励因素和规制因素: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自主性;搭建资源丰富的科研平台,为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效支撑;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国际交流平台和交叉培养机会,以提升其知识获取、拓展科研方法的能力;拓展文科实践基地,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机制,推广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优化组织环境,健全晋升机制,为科研人员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文科科研人员 理工科院校 创新能力培养 文科建设 文科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提升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习近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1]高校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地,目前中国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斐然,但相比较而言,在文科领域发展相对缓慢,对国家战略、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比较薄弱。创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撑,也需要文科的推进和升华。加强文科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理工科和文科的齐头并进,既是大学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 加强理工科院校文科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理工科院校文科建设滞后的问题突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理工科院校内的地位和“话语权”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2]。总体而言,理工科院校存在文科发展不受重视、较为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文科学生的培养不够重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科研环境相对较差[3]

笔者认为,文科建设的滞后已经相当程度地制约了理工科院校的科研、教学两大职能的发挥。一方面,文科建设的滞后削弱了理工科院校的育人功能。根据“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4]的观点,理工类学科的学习固然需要其专业知识的强化,但也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理工类专业的广大科研人员和学生不仅要追求科学之“真”,更要追求科学之“善”。这也是习近平多次强调的科学研究“四个面向”的内在要求。麻省理工学院的《刘易斯报告》明确提出给予文科和理工科专业相同的地位,加强文科教育,并认为,没有文科,麻省理工学院培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可能领导世界。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更需要注重发挥文科专业与理工科专业在科研与教学等方面的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文科建设的滞后制约了理工科院校文理交融、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程度日益提升,跨学科合作日益活跃。其中,多学科的文理交融合作是生成未来一流成果的着力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5]从服务社会的角度看,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越来越需要通过文理交融来研究。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如环境治理、人工智能,必须统筹理工类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归根到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在政策方面,文科建设和文科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具有理工优势的大学的参与。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通过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并对新文科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言。次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0号),旨在探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由于理工类优势大学在中国大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中的占比较大、具有突出作用,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不可能单独依靠文科优势大学建设,必须统筹推动。

二、 理工科院校文科创新能力建设的独特性

理工科院校文科创新能力建设,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大学的独特性。因此,理工科院校文科创新能力建设不能照搬理工科的模式,而要充分发挥其独有优势。目前,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主要关注大学教师创新能力建设。同时,文科创新能力建设不能照搬理工科的模式:第一,不能简单照搬资源驱动模式。理工类学科,尤其是实验型学科的资源依赖性较高,资源投入的反馈也相对迅速,因此资源驱动模式是理工类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文科对资源的依赖相对较小,对人这一主体的依赖较大,单纯的资源驱动对于文科建设事倍功半,特别是,如果在建设中见物不见人,最后的结果只会是缘木求鱼。第二,不能使用简单的团队带动模式。由于理工科具有更为规范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语境,内部话语模式具有较强的趋同性,其研究者的聚焦、合作、分工相对更为普遍;而文科的知识体系更为主观和发散,知识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弱,研究者更习惯于独立研究。因此,简单的“拉郎配”、盲目组建大团队,无益甚至有害于文科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不能使用简单的量化评价模式。由于知识体系的区别,基于成果的量化在理工类学科的评价中相对准确,对知识“真伪”的判定也相对清晰;而文科知识更加多元,不仅包括真伪的判断,还可能包括价值判断。此外,文科的新观点与“旧”观点之间可能遵循着不可通约的替代关系,也可能遵循着从不同向度回答问题的共存关系。这就导致理工科常用的基于引文数据的量化评价模式对于文科而言严谨性较低,不一定适用于文科发展,文科成果的评价往往需要从多维度衡量。

不过,理工科院校文科创新能力建设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加强与理工类学科的合作,符合文科发展趋势。在二战前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陆续掀起了“科学化”“数理化”的浪潮,文科发展日益重视引入数学方法和工程技术,因此,在理工优势高校,文科创新能力建设更具优势。例如,在新文科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区域数字产业的发展和需求,突破专业界限,实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建设更具备特色突破的可能。首先,由于文科创新对团队、设备、科研人员的依赖低于理工类学科,因此理工科院校是有可能通过引才等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小而精的特色文科队伍。其次,由于肩负的职责不同,理工科院校无须考虑文科总体的学科覆盖面,可以择优和择需发展部分特色学科。最后,从实践看,由于研究者从理工科向文科流动的数量远大于从文科向理工科流动的数量,因此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发展比较容易享受到“人才红利”。

三、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分析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是理工科院校文科创新能力的微观组成与具体体现,而理工科院校文科创新能力则是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整体效果与有机整合,二者之间是元素与系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需要对这个概念的微观维度进行解构。有学者将创新能力解构为三个维度,即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学习能力[6]。知识技能是指科研人员拥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处理有关问题有的放矢;创新思维是指通过打破常规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学习能力是指学习新知识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也有学者关注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专利、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三个微观维度[7],这一分类结构较为具体、可操作性强。四维结构是将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划分为学习能力、解决科学问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实验技术能力[8]。六维结构是将科研人员创新能力解构为感知和发现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书面写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合作能力。可以发现,无论是三维结构、四维结构还是六维结构都聚焦问题提出、分析与解决三个环节,关注成果的最终呈现。

笔者认为,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成果。发现问题是指科研人员能够从掌握的知识的视角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真问题;分析问题是指通过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科学的步骤、规范分析提出的真问题;解决问题是指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专业领域内合理的解决方案,对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说明,并且能够产生实际效果;创造性成果是指所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既有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创新性拓展,能够凝练为创造性成果进行发表。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从过程层面解构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创新性成果则是从结果层面解构科研人员创新能力。没有完备的过程逻辑与实践链条,创新性成果当然无从获得。若没有创新性成果,过程逻辑与实践就缺乏了现实意义。当然,科研本身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然而,研究讨论的创新能力的问题需要有客观的结构呈现,否则空谈问题意识,就成了纸上谈兵、玩弄概念游戏。

笔者还认为,在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学科发展背景和文科科研人员科研创新的独特性的基础上,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结构,包括获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提出具有价值的新观点以及创造性研究成果。根据既有的研究量表,在进行小规模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创新能力构成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创新能力的构成能够很好地诠释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方面,获取新的知识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没有广泛涉猎、持续输入就无法产生厚积薄发的效果。同时,这里的新知识也强调知识的前沿性和有效性。知识的获取应是最前沿的内容,也是与现实发展、理论拓展紧密联系的内容,否则习得的知识很难产出有益的成果。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所获得的知识本身可能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实然层面的内容,也可能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办”等应然层面的内容。掌握新的研究方法主要强调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利用优化的或者多元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和洞见才能具有普遍应用的价值,否则很可能是空洞的。人文社会科学中,新知识的获取可能遵循着一般科学研究的“发现”逻辑,也可能遵循着人文社会科学特有的“建构”逻辑;提出具有价值的新观点是通过前两步脚踏实地推进而“水到渠成”的。价值的界定包含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这些创新标注了“新”的意义,是与现实发展、理论拓展紧密联系的。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这些新的观点与“旧”的观点之间可能遵循着不可通约的替代关系,也有可能遵循着从不同向度回答问题的共存关系;另一方面,创造性研究成果是在前面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需要经历不断打磨、不断修正的过程。创造性标准不同于“新”的意义,前者强调创新的颠覆性或者从无到有的标准。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这种创造性成果可能是基于“解释”经验现象或者既有理论,也可能是基于“解读”经验现象或者既有理论。

四、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针对的是创新能力本身,回答的是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自传”的问题。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改变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就逻辑关系由近到远而言,至少会影响科研人员个人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回答的是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后传”的问题。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自然关心的是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前传”的问题。探究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为研究提高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课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现实抓手。

本研究依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析。现有研究中,对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是从内在修为和外在环境两个方面展开的。内在修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知识获取能力、创新观念和素质[9]等,具体而言,是知识获取能力、自主学术交流强度、自主科研合作强度[10]这些内在因素对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外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即生活环境、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活环境层面,个人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环境会对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11];在组织环境层面,组织学习能力和内部决策参与机制对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12],组织机构设置和晋升机制等同样会对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产生影响[13];在社会环境层面,课题申报情况、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也会对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产生影响[14]

笔者认为,内在修为和外在环境是研究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两个主要视角。就内在修为而言,科研人员自身的知识获取能力、自主学术交流和自主科研合作等内在因素对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与此同时,外在环境即生活环境、组织环境、社会环境等对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也有显著影响。

除此之外,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还需要考虑理工科院校独特的办学背景。首先,在理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受重视程度会影响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院校资源的倾斜、资金的支持和项目的扶持都离不开院校各个层面的重视和培育。其次,理工科院校给予文科科研人员的软硬件环境也会影响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由于文科科学研究一般需要关注既有理论的发展和前沿领域的拓展,所以既需要给予充分的图书期刊资源,也需要配备合理的教研场所和硬件设备。最后,理工科院校兼顾文理科的均衡发展对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当前的创新都强调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能够为既有的理论版图开拓新的研究蓝海,所以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日益成为人才体系的中坚力量。

笔者认为,综合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理工科院校文科发展的独特背景,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聚焦在四个维度,即研究自主性、科研环境、平台环境和组织环境。研究自主性是指理工院校文科科研人员投入科研的时间强度、学术交流强度和课题实践数量;科研环境是指理工科院校对文科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硬件设备投入程度以及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平台环境是指理工科院校是否提供文科科研人员海外访学与留学的机会、是否提供丰富的数据库资源以及是否进行交叉学科发展的培训;组织环境指是否营造鼓励或者奖励文科科研的环境、是否有规范的晋升机制、是否存在复杂的人事关系。

结合上文对创新能力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到探索性的理论分析模型,即:

式中:y1为获取新的知识,y2为掌握新的研究方法,y3为提出具有价值的新观点,y4为创造性研究成果;x1为研究自主性,x2为科研环境,x3为平台环境,x4 为组织环境;𝛼0为常数项,𝛼1−4分别表示4个因素各自的影响权重;e为误差项。具体模型路径,如图1所示。

五、 理工科院校文科创新能力建设路径

笔者在分析了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内外部特点以及创新要求,构建出了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五条培养路径。

(一) 合理调适科研人员管理制度中的激励因素和规制因素,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自主性

科研人员的研究自主性是自身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程度,科研人员管理制度中的激励因素和规制因素都是为了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自主性,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科研人员管理制度中的激励因素是指管理制度中鼓励科研人员加大自身科研投入的相关举措,例如合理安排科研人员的课程数量、课时,或者设置专门的科研型岗位,给予科研人员相对自由的科研时间,能够使科研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主研究中。激励因素主要是从内在驱动性方面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科研人员管理制度中的规制因素是指管理制度中规范科研人员行为和提升科研人员自主研究有效性的举措。例如,依据实际情况设置考核指标,规定不同职称、不同岗位的科研人员每年度或者某个时段内需要完成的研究成果和项目实践的等级和数量,以此驱动科研人员提升研究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主研究的有效性。规制因素主要是通过外部约束力方面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二) 搭建资源丰富的科研平台,为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效支撑

创新活动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平台环境,理工科院校对文科发展的重视程度、资源的倾斜和设备的投入都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产出。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思想的碰撞、学术的交流,所以需要一定的场域,搭建对话的平台。例如,院校为文科科研人员搭建研讨室、创建共享会议室等,服务于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同时平台的有效利用也需要院、校两级策划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形成常态化的交流机制,通过软硬件共同作用提升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此外,文科专业往往需要具有较丰富的学科交叉知识。理工科院校一方面可以将校内文科学院和专业进行整合,促进文科专业间的交流互动,推动新文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理工院校自身的传统学科优势,搭建文理交叉的科研平台,围绕着“四个面向”的要求集中发力,实现文理科的优势互补。此外,还可以在推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理科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学反哺科研的能力。

(三) 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国际交流平台和培养机会,提升知识获取、拓展科研方法的能力

丰富的科研资源会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方式和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各类数据资源,包含国内外期刊数据库、论文数据库、全球的人文社科相关的数据资源等,丰富的数据资源能够满足科研人员的数据需求,以更多地提出新的洞见。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理工科院校,大多购买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的相关数据库,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存在一些专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能相对小众、适用范围有限,但对于该学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需要院校两级能够广开言路,由一线科研人员提出数据需求,学校图书馆或者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综合评估决定是否购买该数据库以及后续的使用方式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固守书本材料,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对于文科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作用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有些作用的产生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如项目的联合研究、学术成果的联合发表等。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能够提高文科科研人员的学术层次,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的桥梁,碰撞出服务于全球学术体系建设的智慧火花。国际会议、访学、留学等方式,能够让文科科研人员涉猎不同的科研体系和打开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进一步培养科研人员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比较的视角,让文科科研人员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中外的异同,才能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理工学科所代表的自然科学属于“硬科学”,其科学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力倡导科学化的今天,理工科院校科研可以充分借助其学科优势,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验设计与控制技术等,为文科科研的跨越式发展助力。

(四) 拓展文科科研成果基地,深化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机制,推广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

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瓶颈之一就是缺乏成果转化的渠道,导致文科科研成果难以直接影响社会生活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平台与资源,在科研基地、科研项目、智库建设,甚至在成果发布平台、期刊建设等方面共享经验,享受资源与资金倾斜,从而真正实现理工科院校中文理学科的优势互补。特别是具有明显行业特色(如航空航天、地矿石油等)的理工科院校,在文科建设中应倾向于建设与优势学科相关的文科科研平台,如航空法规研究中心、航天精神研究基地、石油贸易与地缘政治的研究智库、矿产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学术期刊等。如此,一方面有助于文科科研成果转化的快速落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实现集约化发展与特色化领先,避免“摊大饼”的情况出现。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发挥学校的优势特色,促进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加聚焦,科研成果也可能迅速覆盖到一个又一个的特色领域,形成自身的科研高地与成果富矿,从而逐渐形成自身的学术话语与评价体系。

(五) 优化组织环境,健全晋升机制,为科研人员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和谐的科研环境、公平的科研机会、合理的科研安排与晋升途径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减少后顾之忧,更好更顺畅地开展科学研究。目前,“非升即走”机制在实践层面有利有弊。从用人单位角度,该机制的运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单位的科研产出,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从科研人员的角度,该机制的运用增加了较大的科研压力,而这种压力究竟是能够转化为科研动力还是科研负担,与科研人员自身状况、学科特点、制度机制设置等因素息息相关。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该机制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内驱力,促进其释放出更大的科研潜能。但文科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积累,短期压力下产生的科研成果可能会出现不深入不细致的“短视”问题。因此该机制的优化运用还需要实践的探索,特别是针对文科科研人员如何精准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也是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培养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既需要保证适当合理的科研产出,也不能揠苗助长,过度消耗科研人员的学术潜力。在“破五唯”的大背景下,健全文科科研人员的晋升机制迫切需要提上议事日程。科学的晋升机制理应“以人为本”,尊重和了解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和个人特点,分类施策,创新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独特性和科研潜力,提升科研人才深化研究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70.    

[2]曹惠民, 邵慧文. 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基于某理工科高校的个案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18(5): 17—19.    

[3]韩霞. 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案例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7): 74—79. 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17.07.012    

[4]高毅哲.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N]. 中国教育报, 2022−1−18(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 (2006)[2022−12−01].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40244.htm.    

[6]闫淑敏, 杨小丽.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动力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1): 39—45.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01.006    

[7]范赟, 刘俊. 中日韩科研人员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评价比较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5, 33(6): 117—120.    

[8]王斌, 梅秀英, 汪阳东, 等. 林业科研人员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分析[J]. 科研管理, 2013, 34(S1): 148—152. 

[9]王焕梅, 王爱玲.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探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12(6): 15—18. 

[10]李平, 薛静, 周海川. 科研人员的知识获取能力对其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 2015, 34(8): 16—21.

[11]黄莉, 汪建武. 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创新驱动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8): 219—220. doi: 10.3969/j.issn.1003-1073.2015.08.180    

[12]邢楠楠, 田梦. 高校科研人员组织学习能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COR视角[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 34(6): 86—94.    

[13]康晓伟. 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丁钢教授访谈录[J]. 现代大学教育, 2012(2): 34—39. 

[14]樊贵玲. 基于AHP的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 23(3): 121—126.   

  

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7(4): 152-158.

如需下载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本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推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目录、摘要和优秀文章,发布最新学术动态,为作者、读者提供论文写作与学术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