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试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赵洁,刘雪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作者简介:赵洁(1982— ) ,女,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 (21JDSZK140);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支持项目(BJSZ2019ZC03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针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时代课题,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回应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全新篇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擘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二个结合” 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强国 文化主体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世界文化激荡的挑战和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和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有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体系,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伟力。
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篇章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必然有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习近平文化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1]。
(一) 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马克思、恩格斯通常从“意识形态”“精神生产”等角度“附带性”地研究文化相关问题,他们对文化的直接性论述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批判中。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3]。由此可见,文化能够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曾准确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将文化建设摆在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主张把“科学文化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之一,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将文化建设置于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地位和高度来看待,明确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5]208,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文化称作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总体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更加重视和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6]5一方面,在文化理论观点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强调党的文化领导权,提出和坚持“两个结合”,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文化的人民性等;另一方面,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对新时代文化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强调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等。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作为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境界。
(二)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探索并回答了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中指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暴力革命,通过社会革命来消灭旧生产关系、改变旧经济制度,将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因此,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牢牢掌握领导权,不仅要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要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7]178。列宁也明确指出,“党是无产阶级的直接执政的先锋队,是领导者”[8]。因此,坚持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并确保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1925年,党的四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强调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领导权问题成为党领导实践的重要遵循。毛泽东明确提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10]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国式话语表达和重大理论成果。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权问题上毫不动摇,同时认识到了领导体制存在的弊端,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强调“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另一方面也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5]268。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入通过提高执政能力来保证和巩固领导权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新时期。习近平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思想,更是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下提出了“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这一重大创新观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写入党章。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概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九个坚持”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和使用“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同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概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创新观点中,居于第一位的就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习近平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上,对“什么是党的文化领导权”“为什么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如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等问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的内在规律,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文化理论作出的原理性创新,也为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 坚持文化发展的人民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立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工人群众的伟大斗争实践,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来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411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植根于人民,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政党性质的试金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性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立场。毛泽东将“文化服务于人民”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求文艺工作者“联系人民群众,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11],确定“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文化迎来繁荣发展的春天。1979年,在实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后,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规定了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成为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遵循,文化建设和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关于文化人民性的重要观点,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推进文化建设和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价值取向,全过程、全方位地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还要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裕。一方面,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深入人民实践、扎根人民生活,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才能“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2]。因此,要开展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整体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注重把人民参与和人民评价紧密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校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的人民满意标准,“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13]。“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14]6
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民族基因,在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的基础上,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第二个结合”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关系党的理论创新和思想解放的高度,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要求和原创性贡献。
“第二个结合”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扎根中华大地,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要义,积极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15]11一是坚持守正,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根基,才不会迷失自我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为政以德、天下为公等传统智慧,仍然可以为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启示。习近平文化思想认为中华文化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坚持和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和提炼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文化精髓,从而筑牢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文化根基。二是善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富有永恒魅力,在于其知常达变、因时而新。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坚持要灵活地运用和创新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毛泽东将《汉书》中的成语“实事求是”赋予新的意义,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邓小平用《诗经》中的“小康”一词来阐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丰富和完善。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习近平文化思想敏锐把握时代发展、国情党情世情新变化提出的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新要求,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运用中华文化的传统智慧来解决新问题、回应新要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不同过往的新样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个结合”正确处理魂脉与根脉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正如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16]作为“第二个结合”具体呈现样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丰富发展起来的。其中,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失去方向;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丰厚滋养,就不会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和方法来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历史底蕴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推动两种来源不同的文化形态从相互契合走向深度融合,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识和坚定信念、基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提出的全新课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精神源泉。习近平在公开讲话和文章中曾多次谈到,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15]4,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绵延至今的伟大文明。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上,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丰沃土壤和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端于先秦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基本框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在元明清时期出现多元格局,此时文化交融也在悄然发生。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始终积贫积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很难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经济实力提升和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坚定文化自信,其势已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从不同维度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关系,并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17]与此同时,通过推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强调文物保护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一系列举措,加深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和践行路径。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通常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对其予以彻底否定和抛弃的文化虚无主义;另一种是固守旧有文化传统,不作任何改变和创新的文化保守主义。实际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指向、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如“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公正理想,“先义后利”的义利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和谐共生关系等,既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也体现着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诉求。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原则,“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18]善于继承也敢于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真正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继承下来,并从历史传统中挖掘当代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加以发扬光大,提升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全体人民的家国情怀,从而让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持续焕发魅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三) 把弘扬传统文化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予以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来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理论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正确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深刻阐述和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民族基因;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总结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突出特性,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中华文明、实现国家统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系统阐述和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高度契合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15]8。不仅如此,习近平文化思想还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和解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设专章讨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其中第一点就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研究阐释”[19],组织和号召广大专家学者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持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会贯通,使之与时代需求相适应,在新时代迸发蓬勃生机和活力,形成中国共产党新的理论优势。
在实践层面,习近平就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详细部署。一是完善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规章制度。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20]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文物保护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普及,鼓励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和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传统文化地方性法规,营造依法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二是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1]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充分提炼和深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将其纳入教材体系和实践教学,帮助青少年从中启迪智慧,增强大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思想认同。三是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将传统文化中过时陈旧的内容和形式摒弃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造,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精神通过新媒体、文创产品、“历史文化+”等形式融入现代生活,盘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三、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新路径
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更加明晰。
(一) 明确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围绕文化发展目标提出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新概念新命题,是党领导人民所担负的文化责任和文化任务,涵盖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近期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要落实到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面临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民族劫难和文化危机,中国共产党人夙夜在公、朝乾夕惕,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没有忘记并不断探索和确立自身所担负的文化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除旧文化的同时,更要形成“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文化’为基础为底色”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2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和创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的文化使命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新的文化使命”作了全面概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5]10-112023年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10月,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对“新的文化使命”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和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的“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凸显了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促进中华文明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的文化使命之所以“新”,是因为新的历史起点赋予了文化使命新的内涵,其中“推动文化繁荣”是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建设文化强国”是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文化建设任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提出的文化愿景和价值旨归。新的文化使命的三个方面具有统一性,相互贯通、不断拔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必须担当的文化重责和时代任务。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求: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通过教育和制度来引导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要秉持开放包容,深化交流互鉴,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过程中,促进人类文明共同繁荣,不断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要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文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和新形式。
(二)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5]36“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26]对意识形态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深刻阐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原创性贡献的鲜明表征,也是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总体判断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纲领。
要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置于全党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进入新时代,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国际国内两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方面,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部分地区和部分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不敢抓、不想抓,网络上部分攻击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和观点持续存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极大风险和挑战。以上都会危害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另一方面,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政治生态极化现象日益严重,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尖锐复杂、混乱失序。随着中国全球战略布局的稳步推进,西方国家和政党为转嫁内部矛盾,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并表现出多元复杂的特征,部分西方媒体被意识形态偏见驱动,坚持反华叙事,用虚构事实不断攻击中国,“抹黑、丑化、妖魔化中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25]454。因此,伴随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情况,面临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习近平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告诫全党,“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27]。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科学研判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扎实的意识形态工作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精神屏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包容性更大、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不难看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都和党始终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密切相关。意识形态工作是文化建设的政治生命线。在具体实践中,一是要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中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性原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 ①的重大要求中,“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摆在首位的,是重要的方法论和基本的实践要求。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站稳政治立场。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活力源泉和根本动力。党性寓于人民性中,人民性是党性的体现,两者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于党的根本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二是要善于创新,掌握信息化时代的舆论主导权,凝聚社会共识。对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而言,信息化时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坚持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应对网络舆论乱象、多元价值观等挑战的根本遵循,从而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赢得舆论主导权,把握时代主动权。三是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强化支撑力。通过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工作相关的体制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以制度完善、队伍健全来助推意识形态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 “七个着力”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具体方略
“七个着力”的提出,是由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决定的,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质。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到2022年党的二十大部署文化建设工作的“五个方面”、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文化建设的“十四个强调”,再到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七个着力”要求的提出,表明习近平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蓝图和实践方法,更是新征程上继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引和科学指南。
“七个着力”具有坚定的政治性和理论性,是对“新时代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这一根本政治任务的现实回应,既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广度,彰显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政治远见、使命担当和长远的指导性。“七个着力”事关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任务,熔铸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现实维度出发,立足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情况和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要求,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用贯通,深入回答了如何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更加有利的文化条件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七个着力”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建立在对文化特性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上,指向明确、任务清晰,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性和创新性,是新时代新征程解决文化建设和发展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七个着力”是一个系统性结构和总体行动框架,以坚持人民至上为实践原点,上下贯通,分别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原则、发展道路等方面,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以什么为抓手、用什么方法建设、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体而言,在“七个着力”重大要求的整体布局中,“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置于首位,是引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政治保证,充分体现了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党性原则。“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的一个战略任务,关系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凸显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民心、踔厉前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和思想共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党科学应对复杂舆论格局和环境的根本遵循。“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理论层面明确了新时代中华文脉持守赓续的责任主体、守正原则和创新路径,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转化路径。“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列的文化建设重要任务之一,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动力,是不断丰富人民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思想保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支撑。
四、 习近平文化思想拓展人类文明进步新视野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概括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2023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用“四个共同倡导”概括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和要旨,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明路径。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世界历史的文化视域,科学把握世界历史的开放性本质和特征,提出“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要概念,不断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形态和体系的文化的交往交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积极的世界意义。
(一) 巩固文化主体性
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4]9,首次提出“巩固文化主体性”这一创新性论断。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不同文明交流交融遭遇的新挑战视域来看,巩固文化主体性强调的是一个民族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往和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所展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是破解“中西之争”、科学对待中西文化的重要法宝,也是发挥文化的凝心聚力、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重要作用的集中体现。
一方面,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是巩固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性问题。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于一直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拥有众多人口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坚持独立自主。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要求和深刻彰显。因此,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意识形态阵地;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赓续民族文化血脉;要在独立自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局面。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守正不等于守旧,相反地,中华民族始终蕴含着应时而变的内在基因和进取精神,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和向前发展。创新就要在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衔接中,积极识变应变求变,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两个结合”中实现逻辑自洽和彻底贯通。
另一方面,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所面临挑战和难题的必然选择。文化主体性伴随着人类历史,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宏大叙事,置身于全球化处境中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境遇问题,必然会关联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再审视和再考量,而产生和发展于特定民族历史传统以及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民族文化,因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积淀并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民族心理、精神标识和人格基因,是民族文化避免陷入“文化同质化”陷阱的深厚基础和深刻理据。而且,全球化为不同民族多样化多元化文化并存共生提供了更为复杂和广阔的场域,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强调民族主体自我认同,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因为“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14]11。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立起来的。全球化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一体化进程,更需要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形成共识性的价值理念和交往方式。离开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就不会有真正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化始终在保持自身主体性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本土化、民族化,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养料来源,促进中华文化的世界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2021年,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28]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7]话语体系是理论基础,叙事体系是传播场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打破西方文化霸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谋划,是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指导和精神支撑。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必然性。一是历史必然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区系,以中原为中心、多元并起,各方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多维度融合发展,最终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书写创造和智慧结晶,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制度、道路等方面的独特表达方式,是展现可信、可爱和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路径。因此,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只有真正和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相呼应,才能更好地呈现中华文化的理念、价值和精神,从而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壮丽的历史画卷。二是时代必然性。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势瞬息万变,但整体上依然呈现出以西方话语和叙事为主导的态势,歪曲中国发展事实、无端指责与诋毁中国发展、污名化中国的话语霸权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更趋激烈,要求必须尽快形成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从而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传递中国理念、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遵循具体的实践路径。一是立足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根植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伟大斗争的具体实践,是中华民族始终坚持的“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顺应民族话语和叙事体系,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文化独立自主的基础,也是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文化基因。二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发展,传递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迥异于西方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好地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展示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和平发展环境的内在道理,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愿景,是完善的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要承载的作用和功能。三是立足人类文明新形态,传递共通性的国际语言。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并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理解不同文化体系对文化价值内涵的认识,在中外文化背景差异中寻找共通点,相互尊重、和衷共济,通过多元叙事语境和国际化语言,向世界阐释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减少在话语体系构建和信息传递中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的信息输出受阻和误差,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认识和理解一以贯之、逐步深入。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藏着独特的中华文化基因。文明与文化深刻关联,“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6]5。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化的时代成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修补补和局部改良,也不是对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的简单重复或机械模仿,而是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因子和创新成果,充分吸收革命文化的时代诉求和行动精神,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从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形成的整体性文明创新形态。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厚底蕴。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丰厚沃土,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为文化滋养,这就使得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有文明的一般共性,又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质。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赓续传承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基因,其与马克思主义相融通产生的历史性结果就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首先,倡导世界文明多元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前提。“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动的强劲动力,蕴含着适用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肯定不同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态表达。其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意涵。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文化自信和包容开放是辩证统一的。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在孤立和隔绝状态下获得发展,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使得人类的先进生产力、思想文化和制度等伟大创造得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并将其作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认同互鉴的最大公约数,谋求包容互惠和开放创新的发展前景。最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是以“四个共同倡导”为核心内容勾勒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图景,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的具体路径。
注释:
①“七个着力”,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参考文献:
[1]欧阳雪梅. 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经验[N]. 光明日报, 2019−07−10(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9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49.
[4]毛泽东文集: 第5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 345.
[5]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6]习近平.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 求是, 2019(12): 4—1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8]列宁选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57.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第2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219.
[10]毛泽东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305.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年谱(1883—1949): 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525.
[12]辛鸣.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N]. 人民日报, 2023−11−10(13).
[13]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13—14.
[14]习近平.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15]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 求是, 2023(17): 4—11.
[16]习近平.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J]. 求是, 2023(20): 5.
[17]习近平. 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J]. 求是, 2020(3): 5—6.
[18]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中华文明的包容性[EB/OL]. (2024−03−18)[2024−03−20].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52072.shtml.
[19]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 (2022−08−16)[2024−03−20].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
[20]新华社.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017−01−25)[2024−03−20]. 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1]习近平. 论党的青年工作[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174.
[22]毛泽东选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698.
[23]杨凤城, 耿化敏, 吴起民, 等. 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23: 5.
[24]江泽民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17—18.
[25]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3.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35—36.
[27]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 人民日报, 2022−10−26(1).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4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317.
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37(4):38-48.
如需下载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