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开始焦虑了

财富   2024-11-05 22:00   广东  
文章写这个标题,并不是想引发各位焦虑,只是想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谈谈焦虑,也谈谈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前几天有个新闻,说郑州大学生组团夜骑开封。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眼,可能会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真闲。
但我看到的第一感觉,是真羡慕。
虽然我社会共识中,我尚且还能被归类入年轻人的队伍,但只有本人心里清楚,自己身体比起20岁的自己究竟差了多少。
遥想2017年那个20岁的自己,运动鞋是网上几十块的,衣服是日常便装,带着一部手机一个充电宝,就敢冲佛山50公里徒步。
早上8点晚上7点,除了短暂的中午吃午饭休息,剩下时间都在硬走,从佛山三水区一路走到顺德区,我清楚的记得那天走了7.8万步,在回程的公交上呼呼大睡两小时。
之后便是浑身酸痛,每走一步都有种浑身散架的感觉,但愣是没去看医生,没去吃药,全靠身体自愈。
三天过后,又是有一条能活蹦乱跳的好汉!
那时候的傍晚,只要没事都会去学校操场上跑5公里,配速从来都是4开头;那时候的爬山,只要海拔是一千米以下的,都能给你一口气赶上去;那时候的腹肌,轻轻松松练出形状。
现在?
5公里配速日常5分半,慢点直接上6分,平均一个月跑个13次左右,就这运动强度,今年还让我进了医院骨科挂号2次,贴药膏十几天。
至于爬山如果没有缆车、没有缓坡、车开不上去的话,我基本都选择算了;最后那腹肌,以前真的是吃多了锻炼两下就有了,现在隔两天就得做几组仰卧起坐,练练核心,不然小肚子很快就出现。
曾经的我,对那些有钱有闲的老头老太太们感到非常不解,觉得他们有闲有钱,却不出门享受享受,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宅家简直是浪费生命。
现在觉得,当我老了,指不定比他们还宅。
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人焦虑物质金钱,但对我而言,首要的焦虑来源是健康。
我很难接受未来自己有个不大不小的啤酒肚,头顶顶着几根稀疏的毛发、多跑两步就要喘息的自己。
除了外在形象,说实话,年初我还因为不舒服测过咽喉镜、胃镜,好在没什么事,但这对过去连诊所都不见得去一次的我来说,还是有一点小小的震撼。
以后如果真出点什么大事,该怎么办?
别提什么保险,真生病了那可真不只是什么钱的事,尤其是那些重疾,沾一个即使康复也‘半条命’没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不在焦虑钱,我也焦虑。
只不过这份焦虑很普通,普通到不值一提。
我同样焦虑我的人生任务进度缓慢,学生时代玩得好的同性朋友,一个个都奔向了婚姻,今年又有一对结婚,一对这两个月准备结婚,还有一对中秋已经家长互见,离结婚不远。
而我的进度条还停留在单身状态,有谈过没结果,有追过没追上,现在几乎已经处于‘高僧入定’,连心动都少得很。
不开玩笑的说,我是真担心他们结婚生娃后,我陷入一种老朋友没共同话题,新朋友嫌我老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乱七八糟的焦虑。
以至于我经常在文章幻化出一个‘大佬’来开解自己的状态,对,就是你们常看的对话模式。
直到有一件事对我产生扭转了我的焦虑,那就是一场车祸。
这也是不久之前的事,我在高速岔道过弯的时候与一辆轿车相撞,对方小孩头皮磕破了点皮,除此之外其他当事人都没事。
不过这并不代表车撞的轻,两个车大灯、引擎盖、前叶子板等等换了一大堆,一共修了近5万块钱。
你以为我想说,风险和意外随时会到来,所以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的?
不不不,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很多人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当时撞车是我第一次遇到重大交通事故,车上只有我一个驾驶员,但撞车之后我竟然一点都没有慌乱,并且非常冷静。
立刻打开双闪下车报警询问如何处理,之后放三脚架、拍照留证据,报保险、引导车辆停靠应急车道避免阻碍交通,等待拖车、提交材料让交警定责,取得责任认定书,喊4S店来交警大队拖车、自己打车去潮汕站坐高铁回深圳......高铁上还顺带写了篇文章,晚上跑五公里锻炼身体。
尽管中间有一些疏漏,不完美的地方,但第一次就能如此独立,冷静处理完一件,曾认定我根本完不成的事情,内心还是给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
那天之后,我经常在想那些让我焦虑的东西,是真的恐怖到超出自己情绪承受范围,超过个人能力范围吗?
还是说我只是恐惧,焦虑那份以为自己承受不起的未知?
我想大概率只是后者,所以现在的我经常会对自己说,做好自己现有的事,没什么可焦虑的,真遇到事情解决就好。
相信自己,或许是对抗焦虑的良药。
PS:文章最后插一个题外话,A股市场这个话题方向,我思来想去还是放弃在直接公开场合讨论(私下也不讨论,别加我)。
或者说我是怕了,这个市场里有太多的利益隐形红线、我能看到一部分,想说但怕惹上事,顺着说又觉得良心上过不去,整天说‘心理按摩’的骚话又觉得没意思。
所以还是选择放弃,自己一个人研究研究算了。
同时我也劝各位朋友,这个市场上很多真东西是说不出口的,能说的,你能看到的要么是无关紧要,要么是藏有私利,毕竟赚钱面上谁都不会让步,能信得过的人只有自己。
以后的文章方向,还是回归思维逻辑、事件利益关系的分析,但不会直接涉及到A股市场。
最后再留几个问题给大家思考:消费和投资,真的有清晰的边界?平台要赚钱,商家要赚钱,而这个平台又无法替代,那赚钱的最优解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商品才会漫天营销?
各位,要多想,真的要多想。

想说话的张凡
说些想说的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