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真实困境,究竟是什么?

财富   2024-12-20 14:08   广东  

前两天,我跟一个很熟悉,认识了两年的公众号读者朋友聊天,因为两人关系实在太熟悉,所以我大概知道她过去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

说实话,她的父母能够给她提供支持,自身工作单位稳定,收入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没有孩子、婚姻的困扰,身体健康,偶尔还去户外爬山、游泳、打打乒乓球放松生活。

从这些表面信息来看,她几乎活成了中年人理想的模样。

但在这些信息的背后,她在工作单位的岗位依然停留在执行层面,工作几乎没有存款,唯一的资产是在环京片区有有一套还欠着十万块贷款,售价较买入价已经缩水六成多的房子。

而这套房子,她自从装修完毕之后,从未自己居住过,目前正租住给他人,她自己则在北京租住在一间卧室中。

其实不仅是他,纵观我身边的朋友、同事,过得好的没有几个。

没有多少存款、没有资产,生活困在两点一线几乎是常态,可按照他们工资收入现金流,讲道理他们不应该过成这样。

所以有时候我在思考,困住普通人的真实困境,究竟是什么?

我仔细观察了周围一圈人,剖析他们的成长路径,发现困住普通人最大的两点可能是两方面。

一是被传统思想束缚太深,无法成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人。

二是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知了解,对风险难以做出有效的规避。

还是回到刚刚那个朋友,我和她是2022年认识的,当时自某大出问题后,房地产下行几乎是共识,尤其是是环京片区的房子,在那两年的光景中,进京交通不便进一步削弱了环京地产的价值。

当时她那套房子还能卖100万左右的时候,我就强劝对方卖了吧,不然后面还会继续跌。

她表示认同,但也表示不卖。

原因有二,一是当时那套房有80万的贷款,如果卖房算上各种税费,最后到手不过约20万,而她当时已经为这套房投入了近百万,在心理上无法接受如此的亏损。

第二则是她坚持认为,房子意味着家,不卖还有家,卖了觉得什么都没了。

所以即使彼此双方都认为房价会下行,但依旧没有选择出售,坚持拿着房子。

如今两年过去了,她将手上的证券资产全部出售,加上这两年的工资、奖金等收入,提前还了70万贷款,只剩下10万贷款要还。

而她的那套房子,在这两年时间里进一步掉价,目前市场价大概在60万元。

也就说,如果当年她选择卖了,如今手上资金有提前还款的70万+卖房结余20万元,总共90万元或者一套相同的房子+30万现金。

但如今她拥有什么?一套60万的房子—10万的负债=价值50万元资产。

一个抉择,2年时间,价值40万元。

你说她认知不够吧,但她又明确知道房价会下跌,所以真正让她真正亏损这40万的,其实是传统观念对她深深的束缚。

前段时间她问我怎么看未来的房子,我说你不卖,未来可能跌到40万元,或许她是相信的,但我觉得她肯定还是不会卖,她的对‘家’的执念太深了。

我之所以说这个案例,倒不是想表达自己多牛,只是不仅是她,我们中太多人受到传统思维束缚太深了。

明明经济才能保障一个人更好的生活,但总是会坚守一些不触及道德、也不触及法律的奇奇怪怪的思维逻辑。

又比如我,很久之前就知道美股好,但就是一直坚持给大A‘送钱’,玩的无比心累但就是不碰美股,原因是我觉得玩美股显的我不爱国。

还有一些电子产品,用久了有一些迟钝、耗电也贼快,我也有能力换更好的,但就是不想换,感觉这个产品陪了我那么久,因为有问题就抛弃实在对不起它。

尽管这些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我确实没想过换。

当然,如今我都抛弃了这些不经济的逻辑。

但我们为什么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我顺着这个思路往深处去思考,得到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思想的变革注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先活跃在‘一线’的年轻人必然感知最快,然后逐步像老年人蔓延。

理论上来说,年轻人应该在思想改变后,逐渐影响老年人的思想,从而带动这个社会的思想变化,但就是在传递的这一步出现了问题。

年轻人固然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但在大宗消费上依然需要依靠父母,工作不稳定时也需要父母的接济。

这就导致纵然时代在变革,年轻人也能有所感知,但手握经济大权的长辈依然掌握较强的话语权,从而深度影响年轻人的决策。

而上一辈的人嘛,大家都懂,有比较深的路径依赖,且思维相较年轻人更加固化,尽管能在初期给予一定经济支持帮助,但也会因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将年轻人拖入困境。

我见过太多父母出钱给子女买房的案例,之后卖房阻力重重亦或者房贷消耗了年轻人的现金流,导致年轻人并不自由,在某种程度上自由被束缚。

不仅如此,因初购房父母出资,导致父母有理由在其他方面干涉年轻人生活。

所以如果一个年轻人想活得更自由,更舒服,在成年自己有赚钱能力后,就尽可能减少父母对自己的资金帮扶,自己对自己的钱负责,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在留够一定现金储备的基础上,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无人可以摘指。


要知道,成年后父母给的钱,也是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接受了钱那就是你得接受他们的理念,接受他们的选择。

但时代在飞速变化,往往年轻人的抉择,更加正确。

至于第二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知了解,我举个很常见的例子,依然时那个朋友。

她对证券权益类资产的概念,从我的视角来看,几乎就是看了几个短视频的水平,不懂产业,不懂宏观经济,甚至连分红除息这个都不懂。

但她就是敢丢几十万进入市场,自己日子过的抠抠搜搜,证券市场上千上千的亏,几年时间亏了三四十万。

而这还不是一个特殊案例,而是普遍案例,前任买过光伏,4年时间才回本,还有车友、高中同学买过什么医疗的、指数的........无一例外都亏嘛了。

我问他们懂不懂证券,他们无一例外都不懂,刚进去时信心满满,亏钱就死扛各种骂,何必呢?

之前九月底证券市场好的时候,有不少朋友问我证券方面的事,我都是建议别玩。

人要对自己有个基本认知,哪些是自己擅长的,哪些自己不擅长的,擅长的多投入,不擅长的可以浅尝即止,没必要重金投入。

但太多人既自己主业也做不好,还会在其他方面不断尝试亏钱.......

这也不能责怪大家不愿吃学习的苦,一方面是各位也确实没这个时间学习,另一方面现在的营销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很容易被忽悠。

如今很多人提到困境,总是会说35岁职业困境,家庭经济困境.......

但要我说,普通人最大的困境在于人年龄上成年了,却无法独立为自己负责,也无法保持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

话语权一直不在自己身上,路上的坑一个都避不开,自然会陷入一种困境。

至于如何解,不妨从现在开始真正实现经济独立,把话语权拿回来,社会工作给不了学习的时间,就自己给自己时间,想好了再上路。

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应该是逐步摆脱枷锁,探索世界的过程,而不是刚自由就主动给自己套上‘枷锁’。

想说话的张凡
说些想说的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