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学术路|资深学者建议:每天至少写一写、想一想

文摘   2024-11-28 11:35   美国  

 

资深学者建议

【第7期】




每天至少写一写、想一想

下定决心开始写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过了这一关,就最好保持连续工作的状态——最好每天,至少也要每周写上一段。不然,停滞一久,要想再次进入工作状态又得下不少功夫。我们在前面提到过“静摩擦力”,如果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就必须反复克服“静摩擦力”,消耗比持续工作更多的精力。所以,经常处在工作状态才能让写论文的时间成本、心理成本最小化。这里介绍一个小秘诀,那就是每天定时写一点,或者抽空想一点。

我们可以试着每天定一个精神饱满的时间,坐在电脑前写上一两页,无论什么想法、思路都可以。这里关键的不是“写”本身,“写”实际上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写,迫使自己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思考,而不是像闲暇时那样,容易出现思路跳跃。既然要写,自然要循着一个思路,把整个逻辑链条都思考清楚。同时,写下来也有助于整理和记录思维,记录下自己迸发的灵感火花,而不至于转头就忘。而且灵感也是要思考才会出现的。当然,在写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思路自然流动,不要为语法、格式、错别字等问题发愁,不要让这些问题打断思路。

如果我们停笔的时间太长,再次提笔要克服的“静摩擦力”就会很大。这就好像是健身:如果每天都拿出一些时间来锻炼,就能将锻炼作为一种习惯保持下去;如果停了一段时间,再想恢复之前的状态,就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很多研究者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论文搁置太久,等到再次动手的时候,自己已记不清之前做了什么、为什么那样做,就好像是看一篇陌生的文章。每天写一点就能避免这种情况,还能帮我们培养自律的习惯。

杂事太多或者实在写不出来的时候,也不必勉强自己。如果做不到每天写一点,至少也应该想一想。在写论文的工作周期里,本来就有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思考的。当面对完成论文的任务,肯定时不时就会产生和论文有关的想法。与其常常因为要做而未做的工作感到焦虑,不如每天专门拿出一些时间来想一想和论文有关的事情:怎么调整文章结构?怎么解释研究结果?应该引用哪些文献?还有哪些研究要做?我们在做饭、干家务的时候,或者在通勤、锻炼的时候,可以沿着各种思路想一下,有时解决问题的路径就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这时应该坐到电脑前或者打开手机的录音或备忘录程序记下思路。这样做不仅能让自己一直熟悉论文的内容,不至于时间一长忘记自己干了什么、要干什么,还能产生有益的点子、淘汰次优的想法。对碎片化时间的高效利用推进了工作进程,也会让自己感到安心。


新书荐读|《如何写出一篇论文》

⭕️本栏目是学术匠新开设的“匠道·走好学术路”专栏。本文出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菁的最新著作如何写出一篇论文
⭕️学术匠正式开通运营“書將”公众号。“書將”公号将作为学术匠“新书荐读”栏目的补充,每天推荐6本哲社新书,纯公益、不商业,有需要的学人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学术匠”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才会第一时间推送到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先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学术匠”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

⭕️“学术匠”开设了学术和图书交流社群,有乐意分享和获取电子书等学术资源的学人可以在文末扫码入群,纯公益、不商业,因此也谢绝一切商业机构或相关个人营销与传播,谢谢配合。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1.走好学术路|资深学者建议:要反复试错、敢于试错

2024-10-16

2.走好学术路|资深学者建议:修改、修改、再修改

2024-10-07

3.走好学术路|资深学者建议:写论文要有读者意识

2024-10-04

4.走好学术路|资深学者建议:要跟形形色色的人交谈

2024-09-30

5.走好学术路|资深学者建议:每天写点东西

2024-09-21

6.走好学术路|资深学者建议:大量阅读

2024-08-28

学术匠
有锋芒的思想,无广告的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