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台研究逐渐主流化的今天,如何超越现有的平台研究与“平台化”理论范式和问题意识?如果“平台”归隐于我们的技术日常而“消失不见”,研究平台有何意义?期刊如何支持来自全球南方的平台研究?为此,《平台与社会》(Platforms & Society)的创始主编之一陈玉洁向参与“传播与智能城市”博士生工作坊暨第四届传播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工作坊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陈玉洁说,她与Niels van Doorn(阿姆斯特丹大学), Rafael Grohmann(多伦多大学), Andrea Pollio(都灵理工大学)和Cheryll Soriano(德拉萨大学)一道创立了Platforms & Society,希望为目前“支离破碎,缺乏共享学术渠道的平台研究”提供交流空间,去“研究平台如何转型,并融入世界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并解决学术知识生产和流通中的深层不对称问题……将后殖民、去殖民、本土和更广泛定义的‘南方’理论的观点和认识论与全球北方背景下出现的理论平等地结合起来”(Chen et al., 2024, p. 2)。本文中,她分享了期刊的创办初衷、期望推动的研究方向、投稿须知。访谈人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青芳宇。访谈受到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教授的鼎力支持,博士生蒋效妹(中国传媒大学)与康正煜(复旦大学)的友情协助。陈玉洁
任职于多伦多大学传播、文化、信息和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Culture,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平台研究、数字劳动、和人工智能数据化,她关注资本主义、文化、数字技术等结构性权力如何影响工作、就业、和工人主观性的构建。她最近的研究探讨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中不断变化的工作条件、就业模式、困境和工人的自主性,重点关注的是网约车和外卖行业。
“复数”的平台
青芳宇:发刊词提到,期刊鼓励理论创新和批判性方法,并探索另类平台的运行模式。这些具体指什么,能否以近期发表为例介绍一下?陈玉洁:关于“理论创新和批判性方法”,可以理解为如何避免将平台化视为唯一的研究视角或固定的研究对象。例如,当前主流的“平台化”理论往往关注的是平台如何通过垄断或主导市场来实现其扩展,但并非所有平台都符合这一模式。播客(podca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来源于广播这一公共媒体系统,因此难以像传统平台那样实现集中化和垄断。播客是一个值得研究却鲜有人深入探讨的案例。研究播客可以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拓展平台视角的内涵和分析维度。目前,对于大型平台公司的运营逻辑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尤其是在平台如何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来管理和优化运营方面。然而,对“辅助”或者说是“平台的平台”的研究还不足。直播行业中的大数据平台正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些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辅助的角色,它们虽不直接参与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但通过实时监控、数据抓取等手段,帮助平台优化推荐算法、监测观众行为、评估主播表现等。这些数据平台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折叠交织的生态系统,通过收集、分析和反馈数据,间接推动了直播平台的运营和内容生产。传统的平台研究往往聚焦于直接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平台(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这类数据抓取平台,尽管其作用至关重要,却通常被视为辅助性存在,未能获得足够的研究关注。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领域——尤其是通过它来理解平台间复杂互动关系和运营背后的技术力量,可以探讨平台作为“中介性机构”(mediation institution)对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及其理论意义。关于另类平台(alternative platforms)的研究,我们的一位编辑Rafael Grohmann,曾研究过巴西的工人组织,他们设计了自己的平台和技术工具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种自我设计的、为特定群体服务的平台,可以视为一种另类平台 (see Grohmann, 2022)。这种案例表明,公民社会和底层组织也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出能够服务自己需要的平台,运营上不一定是要与大型商业平台竞争,但是在认知层面,这些平台体现了挑战主导平台思维的力量和实践。另类平台研究提供了一种非霸权平台实践的视角,从而跳出“以平台实现统治(地位)的单边历史”视角和问题意识(Chen et al., 2024, p. 1)。另类平台并非一定要与传统平台对立,它们可以是特定群体为了满足独特需求而创造的技术工具或平台。这些平台虽然不具备市场主导地位,但却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另类平台的研究重点是,学者们不仅要关注平台本身,还要看到它所在的更大生态系统和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关系。可以从我们近期一些已发表的文章中得到启发——例如,Marc Steinberg(2024)讨论了平台之外副平台(Paraplatform)的重要性。Cecilia Rikap(2024)就拉美的案例提出来了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这些研究拓宽了我们对平台的分析框架,强调研究不应将平台视为一个孤立、固定或封闭的单位,而应看到平台如何嵌入背后的更广泛的体制与组织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批判和思考。青芳宇: 期刊标题的“平台”是复数的,这意味着什么?会对研究带来哪些挑战?陈玉洁:复数形式代表着多样性——意味着你的案例、区域、问题意识和理论框架都是多元的。这种多样性也意味着复杂性。例如,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尝试证明平台化的复杂性,希望看到平台不只是一个封闭的技术生态系统,而是存在于一个更复杂的外在生态中——举个简单的例子,家政工、外卖员和我研究的数据标注工作者,他们虽然都在使用平台,但背后的劳动模式和产业特性完全不同。我觉得主要挑战在于选择研究方法。你提出了研究问题之后,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呈现它,这个方法能否有效地展现问题的复杂性?例如,研究政策时,如果只研究政策的文字内容,方法就太单一了。难点在于,研究者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呈现出复杂的生态关系,获得更加多元的视角。很多刚接触平台研究的新人会发现演练方法(walkthrough method)非常好用。这个方法的开发者之一前两年发了一篇反思文章(see Duguay & Gold-Apel, 2023)。这篇反思文章讲得很有意思:她从多个层面去讨论为什么这个方法会受欢迎。确实,它很好用,因为你只需要记录和应用就行了,但它也有许多问题。比方说,使用时需要仔细思考它能否回应研究问题,需不需要将它和其他方法进行组合,等等。青芳宇: 在发表政策上,期刊如何对待全球南方议题?陈玉洁:其实从我们的发刊词和编辑团队组成就能看出来,我们一直希望增加平台研究的多样化,增加有关不同“身份、实践和地点”(Chen et al., 2024, p.2)的研究,这也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研究期待(see Zhang & Chen, 2022)。面对同样来自全球南方的研究,因为我们不是纸质期刊,没有发表数量的限制,因此不用考虑平衡不同地区研究的数量,更多根据研究质量判断。我们当时希望创办开源(Open Access)期刊,因为相比于那些需要付费阅读的期刊,它能增加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术可见度。开源会引起一些污名化的问题——因为有些人把开源期刊可能收取的论文处理费(APC,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当作盈利模式,成为所谓的“掠夺性期刊”。作为一个年轻的期刊,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平台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成为大家提到平台研究时首先想到的期刊。所以会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声誉。虽然开源本身是好事,也存在不平等的问题:如果有钱就能选择开源,如果没有钱就无法选择。而且不是所有地区的研究经费都能涵盖开源发表的费用。这样依然会导致“口袋更深”的学者更能发开源期刊提高学术可见度。我们希望尽力探索符合期刊宗旨的开源模式。为此,我们编辑有一定免除论文处理费(APC waiver)的额度,优先考虑年轻学者和来自不发达地区、全球南方的学者。此外,我们期刊已经获得了出版社的资助,文章接收后会提供专业的校对服务,帮助非英语母语的学者顺利发表更高质量的文章。这是我们为推动与“全球南方”相关研究发展的努力。
期刊的架构与发展
青芳宇:期刊接收的投稿类型非常丰富,除原创研究文章外,还包括评论、辩论、多媒体作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特色和审稿过程吗?
陈玉洁:我们希望提供更为多样化的类型,涵盖与平台研究相关的各种成果:评论(Commentary):评论较为简短、尖锐,不需要做大量的文献回顾,更聚焦于提出有启发性、甚至是有争议的观点。通常评论稿件会经历非常集中的审阅,可能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所有五位编辑都参与审阅,并给出反馈。即便是受邀投稿的评论,也必须经过严格的审稿和修改。目前,我们已经发表了7篇评论文章。辩论与对话(Debates & Controversies):这类文章通常是以对话的形式,涉及两到三方的不同观点,讨论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或有影响力的书籍。其目的是通过不同声音的对话,提出新的见解。辩论与对话需要避免使用传统的研究论文结构。这类投稿的审稿标准将依据对话的质量、观点的深度和辩论的建设性进行评估。目前我们尚未收到此类投稿。多媒体投稿(Multimedia Submissions):我们也接收多媒体形式的稿件,目前已经收到一个互动地图的投稿。对于这类作品,我们不仅要评估观点和内容,还需审视多媒体形式是否与内容融合并相互增强。审稿人应综合内容与表现形式,确保多媒体元素既提升视觉效果,又有效传递学术信息。所有多媒体投稿同样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匿名审查。当然,我们也接收原创研究文章(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这类投稿的审稿流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稿件首先会经过初步筛选,确保符合投稿规范,然后分配给某位编辑,邀请同行评审。虽然我们希望审稿尽快完成,但由于审稿人时间不同,审稿速度不可预测。有时,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可能出现需要联系很多位审稿人的情况,这会影响整体审稿进度。我们设定的第一轮审稿时间为一个月,但有时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有所延迟。青芳宇:作为一个年轻的跨学科期刊,未来有何发展计划?例如组织特刊、见面会等。陈玉洁:期刊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声望和可信度。因此,向大家推广并介绍这一新兴的跨学科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关于特刊,我们鼓励所有感兴趣的组织者在提交特刊提案(themed issue proposal)之前与编辑团队沟通。这样我们可以提供反馈,并且帮助完善提案。目前,特刊的提案评审由我们五位编辑共同负责。我们会讨论每个提案,进行集体决策。必要时,我们还会邀请编辑委员会成员提供意见。和文章的同行评审不同,特刊提案的评审主要是针对提案的主题、其潜在贡献及其原创性进行评估。我们会关注该主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是否新颖、是否有必要性等。在提案通过后,会邀请投稿,并在经过同行评议流程后发布。特刊的文章数量通常建议为六到十篇,以保证它的质量和学术深度。因为期刊刚刚起步,目前对特刊提案的审核周期比较灵活,发展成熟之后,我们会集中在某一时间段讨论和评审特刊提案。特刊之外,我们也在考虑通过与出版社的合作,在学术会议上宣传期刊。尽管目前这些计划还没有完全落实,但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不同的方式来提升期刊的知名度。我们的主编之一Andrea Pollio,与我们编辑委员会中的一位成员一起在非洲组织了一场工作坊。这个工作坊的内容除了交流学术文章,还重点讨论了英文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注意事项。在非英语母语国家,很多研究者在英文写作和发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文化和语言上的障碍,工作坊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Andrea和他的团队计划将这个工作坊的成果整理成特刊。这可能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为期刊的推广和学术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平台与城市和平台之后?
青芳宇:本次访谈与11月23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传播与智能城市”工作坊有关。你怎么看待平台化对城市的影响?年轻学者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应该注意什么?陈玉洁:我觉得平台和城市时间、空间的交织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议题。我对空间性、时间性特别感兴趣。如果把这些维度放入城市治理、人文地理等领域来研究,我相信会产生很大的研究价值。例如,关于信息通信技术如何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并分化城市空间,在已有研究(如splintering urbanism)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平台如何叠加并催生新的空间分化,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方向。此外,关于平台城市主义(platform urbanism)的研究,尽管已有不少成果,但我发现涉及中国语境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我非常期待能看到更多基于中国实践和视角的研究。处理这类交叉学科的问题确实充满挑战。我认为,作为学者,最重要的还是研究内容能否对几个相关领域产生实质性贡献——带来新的见解,促进学科间的对话与发展。青芳宇: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平台”就像“遥控器”“有线电视”一样逐渐消失,期刊如何看待此刻工作对未来学术研究的意义?陈玉洁: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我们创办期刊时的情况。当时我们写了一个提案,出版社找了七个人评审。其中有一个问题让我印象深刻。审稿人提到:平台这个词是来自产业界的,以美国为中心的。Ta问,如果我们这个期刊一直跟随产业热词(industrial buzzword),那平台这种词被淘汰了怎么办?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比你提到的要更尖锐一些,因为它在问这个词是否有时效性。我觉得,首先,历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有线电视还是平台,都带来了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变化。即便它们消失了,研究这些变化也非常有意义。比如,对于移动媒体的研究,其实最早大家关注的都是日本。现在这段历史早已过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对今天移动媒体演变的启发。传播学中的期刊有Television & New Media,Social Media & Society和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等。这些期刊的名字中也包括一些可能会“过时”的概念。它们的名字变化,其实是记录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平台的研究也能记录历史,哪怕有一天“平台与社会”变成了“其他技术和社会”这种形式,也有其意义。此外,我觉得我们应该区分将平台作为技术器物来研究,还是作为媒介来研究。媒介作为内容和文化的载体一直在,只是形式变了。例如,有线电视变成了互联网流媒体,可能电视机的界面被淘汰了,但背后的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过程没有消失,对电视时代仍有继承。我们可以从这个变化中提出新的研究问题。目前,平台已经从“产业热词”范畴,成为学术界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范式。很多研究者不仅在研究平台作为一个新现象,更在研究平台如何影响社会结构、治理和权力动态。例如,平台治理不仅仅是科技的问题,它实际上涉及到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变动。平台如何在社会中充当了一个组织和结构化力量的载体。通过平台,社会不平等、治理和资本积累怎么完成……研究平台实际上是研究这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有跨越时代的回响。
⭕️本文来源:https://journals.sagepub.com/home/PNS。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题目为“学术匠”所编写,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号。⭕️本文编辑:DREAM ACTOR,如需转载,请注明“学术匠”。
⭕️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学术匠”的文章,请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方法:先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学术匠”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
⭕️“学术匠”开设了学术和图书交流社群,有乐意分享和获取电子书等学术资源的学人可以在文末扫码添加小编申请。学术匠社群纯公益、不商业,因此也谢绝一切商业机构或相关个人营销与传播,谢谢配合。▼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