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3.0的42个大问题 No. 4
教育3.0中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意思?
by 周贤
在教育3.0中,“关系优先、敏捷向前、理解复杂”就是教学设计思想里重要的三根支柱。越来越多以人为本的优秀教育者,认同“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的教学中持续实践着这样的理念。
然而,“关系”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仅仅是“对学生关心”就是在构建关系吗?以及,“关系”指的仅仅是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吗?当我们在谈“教育中的关系”时,还可以有哪些维度去助力于好的学习设计?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在口语中,“关系”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多了 — 譬如说:没关系,有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有关系。你有关系吗?我们两的关系可好了。因果关系,前后关系...中美关系,中外关系,国际关系...
我还常常看到类似这样的表达,我来读一段摘录: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有了好的关系,才能有好的教育。但这种关系不是庸俗的、彼此利用的关系,或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不考虑对方的利益,而是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携手进步,其中既有为师者的世范与担当,亦有学生渴求真理、感念师恩的追求与情义。
把握好此种关系的基本原则,学生与老师都是受益者。小到自我成长,大到区域发展,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无不需要理顺各种关系。
从现实来看,当下的教育者需要透过光怪陆离的现象,认识到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用心补上关系学这门课,将教育放在更大的场景中,以更长远的发展为计。套用“人对了,世界就对了”那句话,关系好了,教育就好了。
“关系好了,教育就好了” —— 小伙伴们,你是如何理解这样的话呢?
我们先来谈谈“关系” 这个词本身的意思,看看词典里怎么说 ——
有意思的是,在英文里,还有一个专门的词汇,不是relationship, 就叫 GUANXI, 特指中国式的关系。大家一听就懂 —— 办事要找关系。
在英文relation的剑桥字典解释里,关于这个词,有着更清晰的表达:
由此我们可能会发现,关系的发生,并不仅仅指人际关系,可能也包括人和事之间的联系;它也不只是发生,还包括我们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对关系本身的理解和诠释,譬如对身边不同事物的分类、区别等等;它还包括了我们情感的表达,在一段关系产生的过程中和之后,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情绪的影响:是喜欢还是厌恶等等。由此,也决定了关系的稳固性和长久性,究竟是一段长期关系,还是短期关系;是一次性关系,还是持久性关系。
而综合了以上不同的维度,我们才能更为全面的体会,一段关系带给我们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影响。
说到人和事的关系,我想到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人类学教授,刚刚去世的詹姆斯.C.斯科特。他的书非常精彩,非常有洞见,文笔也极其优美,很值得一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阅读他的著作 《弱者的武器》《逃避统治的艺术》等等)。
斯科特教授讲到他的一个关于街道命名的发现:
一个地区的原住民,往往是根据当地风景、譬如湖啊,河啊,山啊,一个传说之类,来命名自己所在地街道或者小区的名字。也就是说,街道的民间名称中包含着地方性知识。
举几个例子:老姑娘巷(五个未婚老姐妹曾经居住的街巷,她们每周日会排成一队去教堂)、苹果山道(去往曾经建有果园的路)、奶油厂路(曾经是一家乳品厂,四邻都从这里购买牛奶、奶油和黄油)。
在定名的时候,这些被选取的名字对当地居民来说是最熟悉、最有用的,不过可能会让外乡人和新来者摸不着头脑。
另一些路名指称地理特征:米加山路、裸岩路、博尔溪路。地名中暗含着当地的故事、景观、风貌和各个家庭所从事过的事儿,对熟悉它们的人来说,小地方的道路、地名加起来就是当地的地理学和历史学。在当地人看来,这些名字富有内涵;而在外人看来,它们常常不知所云。
所以呢,为了效率,尤其是为了后来的外来者,人们又往往确定了更为标准化,更易理解的名称系统:譬如36号公路,或者把街道网络改造成横平竖直,然后依次编号(第一街、第二街……),再冠以东南西北(如西北一街、东南二大道),成为一个网格式城市,这样,统一规划、易于识别。
值得探讨之处在于,不同的命名方式,也决定了人与街道,乃至人与几条街道所构成的一片区域之间的关系 ——
这个关系到底是丰富的,还是单薄的;是有历史的,还是没有历史的;是有情感的,还是没有情感在内的;是和自己有关系的,还是和个体没有关系的;乃至到底是以谁为主体,谁更有资格和权力。
如果我们通过这个视角,还可以进一步探索何谓原住民和外来者,何谓社区和国家,何谓文化的形成,何谓人的归属、乡愁到底从哪里来等等一系列学习议题。
是啊,了解、探索和认识我们与身边物的关系,乃至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恰恰是助力我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维度。所以,关系的发生,或者关系的对象,并不仅仅是人际关系,更不是仅仅指师生关系。
上过「绿野营」,也就是“教育3.0教学设计班”的小伙伴都知道,教育3.0范式下的教学设计有三根基本支柱:关系优先、敏捷向前、理解复杂 ;而在这里的“关系优先”,英文的表达不是Relation(关系) First(优先),而是另外一个词,Interaction First。
有学友就提过这个问题:为何不是Relation,而是Interaction 呢?
Interaction也有关系的意思;如果更为详细的说说,它更直接的意思是交互,是指两个乃至多个对象相互影响时或者相互影响后自然生发的动作。展开说说即为:
1)交互意味着:先有相互影响,然后各自自然生发的“动作”。这样的动作,往往不是事先可以规划或者百分之百按照标准来规定的,这些是一种自然生发的动作。
2)交互的本质是一种双向效应,很多看似简单的交互环节,会在一起彼此催化,从而可能导致令人惊讶的“涌现” 现象。所以,在社会科学里,或者量子物理、人工智能研究、乃至复杂理论或者不确定性理论里,常常会有很多与交互Interaction相关的研究。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Interaction的互动关系,与Relation的联结关系,最大的区别在于:
1)Relation 强调一种确定性的因果关系或者线性规律:所以我们才有血缘关系的说法,先有了血缘,由此就必然产生了某种不可否认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说到,要解决这个事儿,我有关系 —— 意思是指,只要找这个关系,就肯定能解决这个事儿。我先做一个明确的动作,然后我知道一个明确的结果,由此带来一个明确的影响。这样的倒推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我要这个事儿能成,我就要去找一个关系或者建立一个关系。
2)而Interaction 强调的是,我们先感知的是彼此或者环境对我们的影响,然后基于这样的感知,彼此会自主生发出什么动作;然后再看看让这些动作发生之后,又会进一步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或者效应。—— 这些动作、影响、效应,很可能是我们在之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或者规划到的。
Interaction交互,更多的是强调和关注“过程的发生”,而不是“结果的必然”。所以,我们的关注重点,不在于,或者不仅仅是为了建立某种单方预设和假定的关系,而事先去规定和规范了一系列的动作。
Interaction的关系,首先是因为人们能够全身心的处于一个丰富的世界里,同时还在一个真实的与我有关的具体情境中,自主自觉,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先有了不同的,本自生发的动作;
然后,我们才来一起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正在发生 —— 哪怕这些关系是没有标准可依的,没有现成答案的,甚至是自己感受自己体会自己定义的。
由此,才能帮助学习者逐步学会建立:我和另外一个个体的关系,我和世界的关系,我和我自己的关系.... 每一种关系,每一段关系,都是在真实中产生,又是由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来认识和构建。
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或者这样生成的方式,才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的去感知自我,认识世界。—— 意即:我不是被动的接受一段别人施予我的关系,而是主动的创建一种彼此都在的关系。
说到这里,我分享一个最近的经历。去年我参加了一个教育设计者的产品体验。这个教育产品是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某些户外游戏的方式,在其中观察和洞察亲子关系和孩子的特质性格等,给予家长和孩子相应的建议和反馈。
这个出发点和设计点倒也还好,但是真实发生的场景却让我有所不适。
在整个户外游戏过程中,一个人为协作者,一个人为分析师。协作者会带着父母孩子做游戏,分析师则类似于观察者的角色,在旁边不断的做着记录。
一场1个小时的游戏做完,大家稍事休息,进入了室内空间,然后就进入了分析环节。只见那个分析师拿起自己的记录本,滔滔不绝的开始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
说完了孩子,接着说父母:
40分钟过去了,分析师终于合上了自己的小本本,最后一句话是:“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现在孩子和妈妈,你们是不是能够更了解双方了?我们这一刻,是不是比刚来的时候,关系更近了一步呢?...”
各位读者伙伴,你们的感受如何?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窒息啊....
我们且不谈一个短短1小时的游戏,是否真的能对孩子的性格或者父母的人格特质做一个所谓的认定;这个游戏结束后的分析环节,就让人不太舒服。
更精彩的在后面:所有参与的成人都有一个微信小群,这个群,小朋友是看不见的。于是,当天活动结束后,晚上群里就有父母发来了感谢:“太感谢这个活动了,我们平常说不动的,导师一说就通了,孩子都听进去了,导师简直就是我们父母的嘴替啊。”
活动主办方很快回应到:
其实孩子的问题说来说去也就那几类,我们心里都有数。关键啊,不能像以前那样,用说教的方式;我们先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玩起来,玩起来关系就好了,关系好了,孩子就容易接受,接受了就愿意改嘛。
而且啊,我们的活动设计是很讲究的,每一步孩子大概会发生些什么,暴露哪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关键还是父母和孩子先有了一起玩起来的关系,有了这个,后面都容易沟通,孩子也听得进去...
听完这个故事,小伙伴们觉得这个教育产品,关注的哪一种关系的设计呢?又是在哪一个层面上来理解关系于教育中的重要性呢?这是一种Relation的设计呢?还是Interaction的设计呢?
说到这里,我再来分享一段来自学友Trady的文章。
前一周,Trady刚刚结束她在「群岛夏校」一周的时光,就此写下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并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文章名字叫《我驾着小船在群岛夏校这个熟悉又新奇的场域里惬意行进》。其中有一段也和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有关,我觉得她的自我觉察特别棒,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作者Trady,也就是文章中的我,这样反思到:
—— 我特别喜欢Trady的这段反思。在教育3.0中,我们说“他人即老师”,每个人都可以在共学的过程中,承担启发对方或者推动学习进展的角色。然而,当我们貌似用非常nice的语气,和蔼的启发对方,或者看似耐心的推动学习的时候,是真的在建立一段学习关系吗?
师生之间的关系,或者生生之间的关系,仅仅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每个人都非常友善温和吗?”
不一定。Interaction First,教育3.0中关系优先的本质,不是外表上的和蔼可亲,或者不仅仅是人际交往上的nice,而是“我们该如何促发彼此真正的学习发生?”
Trady还举出了第三个例子:追求抽象意义还是回到具体情境?
trady对于学习和成长的自我反思深刻而简洁。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吗?Interaction Firtst,关系优先,交互优先。
Interaction的本质,是因为人们首先能够身处在一个丰富的世界里,而且是在一个真实的与我有关的情境里,自主自觉,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先有了不同的,本自生发的动作,然后,我们才来一起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哪怕这些关系是没有标准可依的,没有现成答案的,甚至是自己感受自己体会自己定义的。
这样的关系,才能帮助学习者建立我和另外一个个体的关系,我和世界的关系,是由我独一无二认知和构建的关系。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或者这样生成的方式,才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的去感知自我,认识世界。
—— 我不是被动的接受一段别人施予我的关系,而是主动的创建一种彼此都在的关系。学习者在其中,老师也在其中,共同触发了一些新的什么,或者一起创造了一些什么,或者共同发现了值得我们再往下一个回合推进的学习机会。
Trady在文章的最后,还引用了石头汤的比喻:
是啊,这也是Interaction的第三个角度:我们都是一场学习之旅的主体,我们都在其中相遇,我们都因为一场认真的相遇,而下意识或者有意识的生发出有意义的动作,又因为这些生发,共同涌现出新的学习机会。
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教育3.0是两个主体的相遇,也是共同走向自由的一段旅程。
说到这里,让我想到了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和理查德·瑞安(Richard Ryan)。他们共同提出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推翻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奖励才是激励行为的最佳方式的信念,因此在心理学领域影响很大,而该理论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阅读过或者听说过。
《内在动机》里谈到: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强加给他的价值和目标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也无法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那么,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会激发或者损害人们的内在动机?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autonomy)、胜任(competence)和联结(relatedness)。满足这些需求,特别是自主的需求,才能持续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让人们全心全意地投入某件事情,同时拥有最好的体验和表现。
在教学设计里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割裂开来线性设计。譬如:一开场5分钟热身或者破冰,促进大家联结,产生关系;然后20分钟讲理论,提高能力;最后20分钟让大家自由发言和问答,有一定自主性... 这都变成了一种新的“标准流程”了。
其实,内在动机的三者是整合性的,在每一个学习时刻都可以互相促进互相生发的 —— 作为一个3.0的教育者,在每一次学习之旅,每一场敏捷的学习回合,如果都基于Interaction First交互优先的原则来设计,冰山之上的学习形式、学习流程、学习内容、结果呈现可以千变万化,而这三个冰山之下的内在维度则会自然生发。
在德西的书中,还引用了一个例子:
如同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教师罗伯特·亨利( Robert Henri)所说:“画一幅画的目的不是为了画画一一不管这听起来多么不合理。如果画出来了,画作本身只是一件副产品,可能只是“过去”的一个有用的、有价值的、有趣的标志。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背后的目标,都是获得一种存在的(学习)状态、一种亢奋的(学习)状态、一个超越寻常的(学习)存在时刻。”
关于教育3.0教学设计的三根支柱,关系优先,敏捷向前,理解复杂 —— 每一个支柱都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可以讲,短短数千字,只能和大家分享我对关系优先这个议题的一个思考侧面。邀请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更多。
譬如说,今天我们讲了“关系优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教育者什么都不用做,都不用教学设计了,只要把门打开,不做限制,等着,学习者自然就会和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我们等着发生就好?那当然不是。
这个话题,邀请大家预约下周四中午的「教育轻直播」,顾远将和两位教育者,来自深圳的莫一夫和来自漳州的江晨曦,聊一聊“何谓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 ,就会分享这个部分的理解、实践与反思—— 大家赶紧预约。
还有一些教育者也会问,关系优先的范围好大,每个学习者又都不同,我从哪里入手?或者,我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目标,难道这些都不用了吗?会不会太随意了?是的,我们可不能滑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关于这一点,下次再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敏捷向前”。
8月底即将开始的在线绿野营 — 教育3.0 教学设计7周在线班,也会和大家一起就真实的教学设计来研讨。
还是那句话,“单一的教育观念往往是靠不住的。惟有一套细密、丰富,而又内在自洽的‘教育观念体系’才能够给教育实践探索带来坚实的支撑和持久的动力。”
那,就让我们一起在真实的教育生涯里,煮起这锅石头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