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称「i人」,不愿主动说话,不敢表达观点,更遑论开口拒绝。
为什么会这样?在不愿表达、不敢拒绝的背后,是怎样的下意识阻碍了我们?
这篇文章来自「一出学社」社长任竹晞,她说两年前就想写一写“教育者的自我绑架”这个话题,却一直难产。直到在「TOTs组织进化营」上说到“两个主体的相遇”,才厘清了“不敢”背后的假设,以及如何重新定义“拒绝”。
竹晞以对话体写下这篇文章,其中的「竹」和「晞」都是她,这也是她的一次自我对话练习。
Enjoy reading~
竹:我想找你聊聊,我很好奇,你刚刚参加了群岛的TOTS营,你的感受是?
竹:为什么是这个课题呢?
当学生提出的要求让我觉得不合理、不舒服; 当家长对我的评价/诉求让我很难受; 当同事的意见让我觉得不成立。
竹:我挺惊讶的,因为我记得你从小就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你为什么会不敢表达呢?
竹:有很多人跟你说过,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怼回去吧?
竹:连“你说的不对,我不同意”也不能说吗?这不算“怼”吧?
竹:且慢,“我不同意你的方法”就等于“不知道解决办法”吗,就等于让人失望吗?
竹:可你也这么过了三十来年了,为什么突然想改变呢?
竹:那你试了什么,效果又如何呢?
竹:这两个字看上去简单,其实是一个切换视角的按钮,也是一个互相垫砖的邀请。
竹:哈哈,确实。那有没有人不接受你的“且慢”呢?
竹:“且慢”看上去只是两个字,能真正地说出来,你又做了什么功课呢?你内心的羞愧感怎么样了?
竹:这几年来我观察到几次,你在“他人的期望”和“内心的声音”之间的两难,真的很高兴你找到了一种方式去向前走。对此你怎么看?
所以,我不会再把情况再定义为“他人的期望”和“内心的声音”的冲突,而是在“我们的需要”和“我们的行动”之间找到自洽回应的创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