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Aha | 周贤:“不要有情绪,要理性”,真的是这样吗?
教育
2024-07-26 13:00
福建
西窗贤话 No. 13
感知和思考是彼此矛盾的吗?
感性和理性是二元对立的吗?
by 周贤
(欢迎扫码收听音频版)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和教育有关的工作坊,在会议开始之前,工作人员走上前来,希望所有人交出手机放进她的一个口袋 —— 言下之意,长达数小时的讨论期间不得使用手机。
众人惊诧之下,纷纷询问理由;工作人员微笑着举出几个看似非常合理的原因:
1)没有手机,大家的讨论会更专注,不容易走神;
2)手机本身有辐射,对身体不好;
3)据说他们做过实验,只要手机放在身体附近,即便关机或者静音,也会对人的思维产生影响。所以,需要放置在较远的地方 ...
嗯... 工作人员一边娓娓道来,我的心中一边升起无数个问号;身边的众多首次参会者也露出疑惑的神情。
其实我能够理解,组织方大概是希望为大家创造一个不一样的空间和探讨过程,这个本来也没有问题。但是,与其拿出几个不太靠谱的原因(譬如早已被科普无数次的辐射问题),来说明必须这么做;还不如邀请大家最小可行的体会一下——
譬如第一个茶歇之前邀请关闭手机,然后茶歇后还可以就此做一些分享与讨论,然后再让大家自行选择是静音手机还是放置远方。就像我们在教育3.0中常常说的,每一段现场的过程,每一个真实的张力都是一段学习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
真的能有一个开关,“啪” 的一声,就把人很多内在的感性的东西都关闭吗?
或者,真的有一个袋子,“收!”,就把不想要的思绪、感受、走神… 都收掉,剩下的都是理性、专注、逻辑吗?
再进一步说,
当我们只有将感性和理性二元对立,有效过滤和选择,才能做到“有效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吗?
先来说说对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这个问题,我的一个角度的思考。
手机信号与辐射肯定是无关的,但手机的使用,可能确实会对具身认知产生某种巨大的影响。
如果小伙伴们现在有纸笔,可以拿出来感受一下。
我们手写一段字的过程是什么呢?—— 「字由我出」 。
大家都知道,字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尤其是中文,带有形音意三者一体。手写的时候,是从笔画到符号的形成,是从我手中形成的,构建的,它是不分离的 —— 形音意三者都是和我的身体紧密结合,或者都是从我的身体中流出去。
用手机或者电脑打一段字的过程是什么呢?—— 「字由我选」。
我看到的符号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形态,在各种符号里选择一个即可。形音意和“我的身体”有所分离,特别是形。好在呢,整个句子的构建,是在我手中流动的。
如果未来用AI呢?
不仅仅单个符号是现成的,而且整段句子都已瞬间构建即时呈现,无需我参与其中。很多人认为,啊,这下方便多了,只要动动嘴问问题就行, 连大段的长篇AI都帮我们写好了
—— 问题就在这里,从字的符号构建,到句子的段落构建,甚至到整体的大意构建,全部都消失了。
这些,可能才是手机和电脑等输入设备对于具身认知的巨大破坏—— 它粗暴地破坏了人类自身的语言构建过程和思想构建习惯。
还有,关于平面的问题,也是一个空间感构建的问题。
我们现在都有纸笔对不对,可以写写画画,翻前翻后,线条可以连到这里连到那里,在纸页翻动各种弯曲的过程中,纸页变成了一种有意思的活生生的变化结构,我们用手指、胳膊、上身、全身… 构建了一个动态的,持续在感知持续在调整的空间。
电脑和手机等屏幕类交互设备出现以后,这个结构和空间就消失了 —— 我们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动作,无论是眼睛的平面,还是打字的平面,都是很小的,且固定 —— 更有意思的是,手、眼、肩的结构也被固定了。大家模仿着体会一下....
我们可以自己来建设的动态结构越来越小了 —— 到了很快就到来的AI时代,其实键盘和双手也不需要了,只要语音和耳机就行。
所以,
手机对我们具身认知的影响,
不是在于电磁辐射,不是在于看手机无法专注交谈,
其最根本的在于—— 它让我们用身体来构建、来创造、来独一无二的可能性变小了 ——
也就是说,「我,
这个人,变得更小了」
。— 看似信息更多,输入和呈现的认知方式却单一平面;回应信息的动作框架也变得线性固定。我作为人,用独一无二的全身、我的肌肉、我的血液、我的动作等等来回应世界的可能性和尺寸度也变小了 —— 也即,身体在世界里的存在范围持续变小。
——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回到远古的田园牧歌,把电子设备全部扔掉或者统统回避,假装我们没有生活在现代社会。
事实上,人也是在不断进化的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手机已经不仅仅是工作或者生活设备,它实际已经成为我们自我认知的延展部分。
朋友,生活,即时感受,表达体系... 几乎都是通过手机来完成。一起心一动念做个什么,譬如饿了,想念谁了,无聊了,或者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想继续探索;或者听到一个疑惑的事儿,想去验证一下……
总而言之,动心起念的情绪感知后面,马上接着的自然动作就是去拿手机 —— 这个拿手机的动作是如此之频繁,乃至于它已经成了我们手指、手掌及手臂不假思索的延伸部分。
—— 手机成为了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自我认知,我们密不可分的某个东西,它既是外,又是内;它有此刻,也有过去;它有亲密,它也有陌生;它是主意,它也是行动...
所以,回避它,拒绝它,把它关在生活之外… 这样的二元对立,即不可能,也无必要。甚至我自己的认为是,越拒绝越回避,在人们重新拿起手机的一刻,就越亲切越珍惜。
那该怎么做呢?小伙伴们,你们觉得该怎么做?
我自己的看法是:当成自己的身体一部分,仔细商量。
何为商量?
Aha教育者社群里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活动小组:叫做“大圆满小组” —— 什么意思呢?这个小组的北极星是“长长久久的活着,且活得健康活得好,才能把好的教育做得更久”。所以,大家在里面讨论和互相支持 减肥啊,健身啊,运动啊,冥想啊… 各种想尝试的活得健康活得好的实践。
其中有一个尝试叫做轻断食,也就是一周有一天是刻意的不吃、少吃或者轻量的吃,让肠胃得到更好的休息。有些小伙伴就说啦,我可不敢尝试一天不吃饭,有时候啊做活动做一天忘记吃饭了,身体就会晕倒。
—— 我提了一个角度:想轻断食之前,一定要和自己的身体商量一下,感知一下身体真正的意愿和适合度。如果干活干忘记了没有吃饭,其实就是一种机械性忘记,是一种没有感知的饥饿,身体一定会很不舒服。但是如果感知了自己身体的状态,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轻断食,这是一种有感知的饥饿。这两种是不一样的。
回到用手机不用手机的问题,也是如此。与
其强制性地不准使用,强制性地人为制造一个看似无害隔绝起来的空间;还不如把手机放在面前,自己和自己的身体认真的感觉和商量一下,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去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并为这个可能性承担起责任。
无论选择是用手机还是不用手机,都可以回顾整个过程,去体会不同可能性所带来的感知差异和身体变化;从而,为下一个张力到来时的觉察,积累更多的具身经验,创造更多的认知和行动可能。
由此,手机和身体,不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关系
——
它们都是我的一部分,在一起构成了更大的我,我在不同的情景中,创造了更多的我经过觉察后的可能性
—— 我在动态中感知,我在复杂中创造,每时每刻的我都是新鲜的,由此,我身边的世界每时每刻也是新鲜的,我为这样的新鲜贡献了我的独一无二,我的独一无二也让整个世界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那么,我,才值得来到人间一趟,我的身体,我的觉察,我的认知,我的创造,都是那么的有意思,有意味。
「打破二元对立」,才有真正的具身认知。
我们再来简单的谈谈几组二元对立:譬如说
1)到底是谁在决策我们的行为?
有些人说做决策的是大脑,有些人说听身体的就行。
如果回到神经科学的极简阐述,也有这样一种可能性。
在陌生的场景里,确实是身体先行 —— 身体的反应和决定先于大脑。大脑其实不是决策的,它是干嘛的呢?它对这个场景、这个反应、这个结果“啪的” 来盖个章,做了一个记号。下次遇到同样情况,身体一看,呵,有个章在这里呢,然后就知道怎么反应了,无需重新整合和调动能量。
身体-大脑-再到身体的合作,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耗能。我们都知道,人的本能是减少耗能。这种工作机制的好处是减少耗能,提高效率,减少风险;但是也带来问题:僵化。一旦情况变化更为复杂,原有的这套就行不通了;我们的身体开始僵住,无法确定决策,行为开始瘫痪。
所以,用旧范式去解决新问题,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耗能。相反,
不断的激发头脑和身体的共同运作,主动创造新的行为范式,灵活敏捷的回应复杂生活,反而是一种安全又不耗能的具身模式。
2)什么是感知和觉察?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谈论感知和觉察。在我看来,感知和觉察涉及到三个层面:
——
对外的
,譬如感觉一个叶子的嫩度,阳光的热度,这在自然教育里经常学习的内容。
—
对内的
,对自己内在的觉察,譬如冥想啊,正念啊,有很多方式方法尝试。
还有,
对于彼此的
—— 譬如同情,或者我们经常说的共情,即如何去穿上别人的鞋子,真正去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感受,体验。
问题在于,单向的同情或共情,会让人非常疲惫。
所以,我们会谈到
感知和觉察的关键,是co-feeling,或者cross feeling。
我在「群岛群聊」第一期直播里谈过,我们两个人在一起,你的情感,我的情感,我们在穿插,在交流,此刻我们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新的感受。在这个此刻共同创造的体验中,我们都感到了一些什么,体验到了一些新的什么,我们有了一种新的力量,能够继续向前那么一点点。
我的感知和你的感知,不是一个主客体的二元划分,而是一个共同的动态创造。
3)再来探讨一个问题?怎么样才是有逻辑?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是理科生,或者我是理性脑,很擅长逻辑,但是不擅长感知。我就很想问问,怎么样才是有逻辑?数学题做得好叫做有逻辑吗?或者很快把 1234说得头头是道,是很有逻辑很理性吗?究竟是对于逻辑分析的能力强,还是对线性的逻辑表达能力强?
很多时候,那些滔滔不绝 看起来能把一件事物说得1 2 3 4 的人,只是线性表达的能力强;并不是真正的有逻辑。有意思的是,越是滔滔不绝,很多时候越是忘记了逻辑在哪里。
那么,有些人确实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就点明真相,把因果关系三下五除二撸出一条线来,这是不是有逻辑有理性的证明呢?我们常常赞叹,哇塞,好快,好清晰,好厉害,好有逻辑 —— 这也不一定。我们在网络上,或者在真实生活里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吗?围绕一件事,有些人很快给出一个答案,给出一段感叹,给出一个道理 —— 结果,很快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些所谓的快速分析,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归因,或者只看到了单一的元素就急着做一个因果分析;甚至都没有能力去感知更多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彼此的影响。这是一种线性的逻辑分析能力。
真正的逻辑分析,首先要建立在感知上
—— 感知更多的信息,感知更多的维度,感知人性的作用,感知各种看不见的那些纵横交错;否则,是无法对真正的复杂世界展开有效的逻辑分析的。
我来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认为,运动员只要训练体力和速度就行,在运动场上用不到逻辑和理性。其实优秀的运动员恰恰离不开逻辑感知 —— 譬如说踢足球,在瞬间要感应到全场所有人的位置、状态、彼此的关系,空间的变化,风速音量温度对于球的影响, 然后在一瞬间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判断和顺势而行,才能快速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或者运送一个真正有效的球;就在球被踢出的瞬间,所有的元素又发生了动态变化和彼此交互,于是又开始了新的感知和分析。
这就是一个对于复杂形势的逻辑感知,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线性逻辑归因。甚至这样的逻辑感知和形势再造,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拆 —— 逻辑并不是越快产出越好,更不是看起来越清晰越好。有很多时候,语言的快和口头的清晰,反而是一种逻辑能力不足的表示。
4)还有一个词,全然接纳。
这也是困惑很多人的一个词,看起来非常美好,可是又语意不清。
难道对方明明对我很粗鲁,甚至羞辱我,也要全然接纳吗?对方是一个杀人犯,我也要全然接纳吗?从社会结构看,我确实需要理解他的过往和人生,看到他也有他的苦衷,所以是不是还是接纳他所做的一切,不要怪责于他吗?如果是一个天生的反社会人格呢?也要无条件接纳吗?该怎么办呢?
我说一个我的理解 ——
全然接纳是一个动词,动词肯定要有对象,要有宾语。那么全然接纳的对象是什么呢?是一个具体的人?还是某个具体的行为?某个事件?某个道理?
我觉得全然接纳的宾语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个所谓的道理或者行为,而是当时当下的那个复杂情境,那个complexity (当下复杂)。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发现接纳的宾语是一个复杂情境,那么做到全然也就很简单 —— 因为当下的复杂情境就是一种存在。既然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我们无法改变也无法操作,又如何不接纳,又如何不全然接纳呢?
问题在于,作为普通人类的我们,否定复杂,我们想要单一,我们只想看到自己认可的,不想看到自己不欢迎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们说,你要接纳所有的,我们就很纠结,自己明明不喜欢的,怎么强迫自己接纳呢?
全然接纳不是全盘接受的意思;而是应该同时理解成两个词:“感知和回应”
——
我们感知整个的复杂情境,并能够在其中就不同的部分,作出合适的回应;甚至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当下更多的,从未做过的回应可能, 这就是全然接纳的能力。
我想到了一个例子:前几天我在朋友家聚会派对。主人家的小朋友第一次见到这些大人。我们都围坐在餐桌上,他一脸不高兴的也挤到餐桌上,大家去逗弄他,他也不回复 —— 看起来好像很不礼貌。我认真的看了一眼小朋友,和他就说了一句,“很高兴和你一起吃饭”;然后就不再特别去注意他了。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很自然的靠在我身边,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
我当时有一个洞察,其实小朋友的全然感知能力是很强的。他感知的不是一个人,他能够感知整个屋子里发生了变化,多了很多不认识的人,爸妈也忙里忙外,噪音和音乐声都多了很多,他都能感知到,感官系统是超棒的。
问题在于,如此复杂之情境,他不知道怎么一一回应,或者对不同的细节做不同的回应;这个叔叔怎么办,看起来很凶,那个阿姨有点不错,可是离我很远,爸爸妈妈怎么忽然不看我了……整个的情境,他都能够即时感应,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个复杂 。所以,他唯一的表情就是哭丧个脸,谁逗他都不回答,对所有的人都不理不睬。
奇怪的事情在于,我们成年了以后,似乎感知的能力越来越弱,回应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及我们认为的“成熟回应”,是真的在对复杂情境的回应吗?
为什么我们感知的能力越来越弱?大家回忆刚才的餐桌一刻,我们小时候是不是都经历过?要么大人顾不上理我们,要不就指点着孩子:你要叫人,大声一点;你要多笑一笑,怎么这么没礼貌...
其实,这些所谓的家教,带有强迫性质的指点,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规训。小朋友们还没有时间去确认和分辨:“我感知到了些什么,那些是我喜欢的,这些是我不习惯的”;更没有机会去表达。大人直接定义了孩子们的情绪感受,以及对如何回应,也直接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小朋友不接受还不行。
更不用说,是否有机会让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和独立创造,“我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回应不同的叔叔阿姨呢?,我对这么复杂的情况,该怎么一一去辨别,或者找到我自己的方式呢?”
小朋友的感知,被大人所忽视;小朋友的回应,为大人所规定;小朋友在复杂情境中的疑惑不解,情绪变化,尝试回应的探索过程,也没有人在派对结束后和小朋友进行复盘与探讨。
慢慢的,我们本来很发达的感知能力,就 “被消失了” 。到了成年,我们觉得自己对社会的回应能力越来越强:“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我们都懂” —— 可是,那真是的“回应” 吗?还是社会早就规定好了,我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就直接拷贝照做,成为自己的人生?
甚至,稍微不照着做,就感觉到不太习惯;可是,照着做呢,有时候也不太舒服。然后,这些不舒服,我们自己会压下去,并告诉自己:大家都这么做,你为何要搞特殊了
—— 此时,我们又变成了那些餐桌前指指点点的大人,否认自己的感知,规定自己的回应。循环往复,感知和回应的能力都消失了,哪里又有什么全然接纳的可能?
反过来,
如果我们能够全然的感知到整个复杂,然后我们就多了很多可以选择的可能,去回应这个复杂;
可能对这一片我做这样的回应,对那一片我做那样的决定;我可以不认可你的行为,但我依然珍惜和你的关系;我不认可你的偷盗,需要有所惩戒;但我依然能够关注到你的愤怒和痛苦。
——
我们多了很多种回应的可能,这些可能还可以组合起来,综合运用起来;甚至根据当时当下的情况和资源,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回应方式。
所以才有神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那句著名的祷告文:“ 我的上帝,请赐我宁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并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我的理解是,这些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包括对自己有时候因无法回应而产生的无奈和愧疚的觉察,都是种种回应,各个部分加起来,才是对感知到的一个复杂情景,完整的回应。
甚至,这些不同的部分,不仅仅是叠加的关系,它们还会互相催化,产生一些新的什么。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部分之和大于整体(意即:1+1可能完全与2不同)。
前几天群岛大学的公众号有一篇来自学友的文章,广州的教育者钟坚是如何感知和回应青春期的孩子不想住校,想独自一个人租房子住到校外的复杂场景。欢迎大家去看看这个例子。
当孩子提出实在不想住校的原因时,钟坚作为家长,也作为教育者,理解并真诚的支持孩子——
在支持的过程中,是行动和思考兼具的全流程支持,如前期和孩子一起去考察想租住的地方、社区,获得真实的体验;期间一直去探班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而且是公开的和孩子交流,不是偷偷摸摸查。
作为父亲,他很了解孩子的自控能力不是一蹴而就,也知道孩子在不能兑现承诺的时候,“哪一句肯定是在说谎” —— 但是,也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一句谎言,马上就给孩子下一个定论。
(还有更多的细节,欢迎见这篇文章《
钟坚:孩子半夜偷偷玩手机还影响白天上课,他真的能自己管好自己吗?
》)
这样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另外一位学友敏霞转发这篇案例并评论说:
“
我其实有两天的时间在群岛的工作坊见过这个孩子,他和父亲一起来参加公众表达课,我们都是一群教育者成年人,只有他和他同学是未成年。他与我们在一起毫无“不爱学校不爱上学”的压力,反而显得非常自信,敢于表达。甚至邀请我们这些成年人,周末去他在公园开的自营咖啡摊位 —— 这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够在丰富的世界里,创造自己丰富的生活,自信坦荡;也不会因一时一刻的无法做到,而自我羞愧或者无法应对。
”
说到这里,
“感知或者感性”,与“逻辑或者理性”,真的能分开吗?你能说案例里对于复杂的全然接纳,对于真实情境的感知与回应,到底是身体在发生作用,还是头脑在发生作用?
—— 这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在综合发生着作用。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会常常会有这样的说法:啊呀,这时候我要问一个上头(意即理性)的问题;啊呀,此刻大家要把头脑关闭,把大脑关掉;啊呀,先别去用头脑想,先感受... 诸如此类的话呢?我们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大脑也不可能关掉啊,那关掉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
我们真正的要刻意要练习的
,不是那一句 “不让大脑工作”,而是
“别让过往的习性、习惯、惯性、积习、规训等等在不知不觉中代替我们的感知和回应”,“别进入一种机械性操作模式或者习惯性作答”...
我来举个例子:大声说出“男女” 两个字,我们是不是就自然而然的嘴边就涌起“有别”?
这就是一种机械操作定式或者不知不觉的习惯反应。习惯反应的好处是大脑减少耗能,可是坏处也有可能是让我们自己不再感应,不再自主,不再创造,不再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变成了一个肉身工具,肉身机器。—— 我们最宝贵的具身认知,就在这样的一次次机械定式中,越来越弱了。
说到底,为什么创造会让我们人类真正的快乐,与上一期顾远的群聊栏目里讲到的高级本真性和低级本真性类似,
真正的创造是汲取了当下的新的能量,新的信息,新的推进,是具身认知在扩容,在丰富,让我们更为广阔更大的过程,而不是持续在消耗动作在僵化变得更小的过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习惯/惯例/范例/意识/...都要清理,好的习惯/惯例/认知对我们有好处,也减少全身对于环境反应的耗能。
关键在于我们能够有意识的扩大我们当下的取景框和参照系,多一点点时间,哪怕几秒钟,感知整体的复杂。
一旦觉察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创造更多;我们自己就醒了,就从那个自动驾驶,机械动作甚至梦游状态中醒过来了。
举个例子: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就分享过一个现象,地铁检查。我观察到很多人在经过地铁站口检查的时候,自己离检查人员还有好几米,甚至10米远,还没有到那个检查口前,就匆匆身体前倾,眼睛朝下,主动把包打开。
—— 一天至少经过2趟地铁,一年至少200个工作日,反复形成的这个身体姿势,会带给我们这个人什么影响?只要看到制服、机器、规定、众人都在做的某个场景,哪怕明知道不合理,或者明知道这是某种僵化的机制,我们的自动身体反应将会是什么呢?
但只要感知和觉察到这一点,回应可能就会有所不同。譬如,我们可以主动把当下的感知取景框放大一点,当时的环境、当下的伙伴、当下的那个对方、姿势,譬如声音...
这时候, 新的回应方式层出不穷:譬如停下了脚步1秒钟,譬如开包动作换一个,打开包的速度慢一点或快一点,譬如我们对检查人员注视一下,把他也作为一个每天见到的人来好奇;譬如我们可以扭头看看旁边的人是什么姿态... 无穷无尽的当下,各种各样的创造。
是的,一旦我们开始有意识的感知整体的复杂,我们就开始了新的回应,创造了新的回应。每一个当下,每一个角度的当下,方向、环境、伙伴、气味、灯光、人声、速度。。。所有的都可以被我们整个的身体借过来。
因有更完整的具身认知,我们在每一个当下都可以创造,并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当下。由此,每时每刻,我们都感受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
亲爱的小伙伴,这样的过程,你觉得是感性在起作用,还是理性在起作用?
好啦,这是我今天和大家聊聊的具身认知。
它不是仅仅对一具肉身的认知;它也不是除了大脑之外的认知;认知的意思也不仅仅是认识和知道,它是体验更是创造,它是动词也是名词,它是身而为人的行为过程,也是身而为人的呈现结果。
我们真正的教育者都知道,其实没有左脑思考右脑思考这回事 —— 左脑和右脑是同时发挥作用的,互为作用、共同创造的 —— 所以,也就不可能说光培训左脑,或者光培训右脑那些事。
具身认知也是这么回事,我们不可能只有身体,没有头脑;也不可能关闭理性,只去感知;感性和理性可以是我们口语里的一种便捷说法。实际上,它们都是我们天生的一部分,且时时刻刻都在共同作用着。
真正的具身认知,不是对感性和理性的二元对立,不是对头脑的完全隔绝;
真正的具身认知,是如何将即时发生的体会、觉察、行动、创造进行更有效能的认知、整合和呈现,而不是立刻掐断或者机械的阻断
—— 过去我们掐断了太多感知的渠道和路径,反而限制了作为一个人,可以无限创造的发生。
Aha社会创新学院
Aha 社会创新学院是中国领先的 "社会创新" 与 "教育创业" 的研究和投资机构,也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创业加速器之一。我们相信:创新催生公民,教育通向自由!
最新文章
我们写了,你等着看吧 —— 来自女性视角下的Herstory
「选择」是在既定环境下依然可以主动创造——来自线下创新活动深圳场的声音
Aha | 周贤:漂亮不是我们的职责,微笑不是我们的义务
「给教育者的服务设计课」初阶(第十期)11月25日开班——好的教育内容+好的服务系统才能成就好的教育理想
Aha | 顾远:社会信任的缺失大大加剧了社会风险,而重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群岛写作课」2024冬季班正在报名中——好的教育不仅要做出来,还要写出来
让我们共同丰富“普通人”的定义—— 来自10月27日线下教育创新活动的声音
11月1日@深圳,教育创新线下活动:共同探讨「普通人的100种教育选择」
10月27日@杭州,来探讨“普通人的100种教育选择”—「银盐计划」第二季线下发布交流会
Aha | 周贤:我们的团队虽小,我们的组织很大 — 谈谈教育组织进化的核心「弱联结强协作」
教育创新《群岛客》No. 9 我们以为的就是我们以为的吗?—正本清源谈教育
用提问驱动对话,在对话中获得成长——群岛「提问与对话」线下课开放报名,10月26-27日@杭州
Aha | 顾远:维基百科关于“里斯本丸号”的词条是在抹杀中国人的闪光点吗?
顾远:高校大量取消文科专业,那我们还需要人文教育吗?
今天12:15 | 几个家庭如何共创孩子们心目中的周末学校?
Aha | 顾远:如果不能即刻带来改变,行动就没有意义吗?
运用批判性思维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第八期正在报名中
教育轻直播 No.72 当青少年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该怎么办?
Aha | 顾远:柔软的批判性思维——《教出会思考的孩子》推荐序
Aha | 顾远:“以学习者为中心”对教育者意味着什么?
Aha | 周贤:为何教育者更需要高效协同的能力?
Aha | 顾远:打破关于“确定性”的迷思,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
午间教育直播 No. 71 | 顾远x江晨曦x莫一夫:何谓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Aha | 周贤:教育3.0中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何成为一个活泼泼的团队,从而带来活泼泼的教育?——「团队协同实践课」正在报名中
Aha | 顾远:为什么教育者里 i 人这么多 ?
Aha | 绿野营第12期:教育3.0教学设计实践课(线上班)开放报名
Aha | 任竹晞:当一个教育者决定学会拒绝
教育直播 No. 69 | 周贤x蒋迅东:摄影对教育者有什么用?
Aha | 周贤:“不要有情绪,要理性”,真的是这样吗?
Aha | 周贤:教育3.0里的教学设计从「最小全局认知」开始
明天12:15 | 教育直播 No. 68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教育者可以做什么?
Aha | 顾远:集体躺平的年代,你追求自律还是害怕自律?
和周贤聊一聊:感官和思维是矛盾的吗?感性和理性是二元对立的吗?| 教育轻直播 No. 67
Aha | 顾远:欢迎来到未来学校
Aha | 顾远:一个“正常的人”是如何失去的,又该如何找回?
Aha | 周贤:「魔力块」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习得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明天12:15 | 教育直播 No. 66 顾远x小米x莫一夫:你追求自律还是害怕自律?
Aha | 顾远:他是对我的思想观念影响最大的人,没有之一
群岛观点 | 顾远:就《原则》谈原则,才是我们的“原则”
Aha | 顾远:那些“看不见”的或许是更重要的
教育创新《群岛客》第八期正在申领中,本期主题: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
本周三12:15 | 教育轻直播 No. 65 青春期叛逆背后的100种可能
Aha | 顾远:你是一名知识工作者吗?
盛夏时节,和顾远一起读《德鲁克日志》,向一位伟大的人学习
Aha | 顾远:当一群教育者来写高考作文,他们发现了什么?—“写作”和“写作文”根本是两回事
本周日开班!和周贤在线共读《重塑组织》&《青色学校》
周贤:这个夏天,我们一起「又见未见」——2024「群岛夏校」早鸟价倒计时3天~
Aha | 和周贤在线共读《重塑组织》&《青色学校》,6月16日开班
孩子休学就完蛋了?不!他们体会到了学习本应有的样子 | 教育直播回顾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