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许会以为我要谈的是今天的时代正变化得越来越快,一切都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确定,个人应该如何应对之类的内容。不,关于这些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如今,谁还不是脱口而出就是“雾卡(VUCA)”的时代,甚至更时髦的,BANI的时代。至于这些组合是哪几个单词的首字母,也没那么重要,反正我们都知道时代已经变了。接下来我想分享几个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小情境,看一看对“确定性”的偏好是如何(早在“不确定性的时代”到来之前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一定都在各种场合做过自我介绍。如果让你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可能不少人都会有些困扰,要么觉得用三个标签难以概括自己,要么觉得哪个标签都不足以准确地描述自己。更有甚者,可能一听到“标签”就会产生排斥。毕竟,“贴标签”这个词在日常用语中一般都是带着负面意思的。让我们换一个思路,也许困扰就会减少很多。如果把标签当做自我介绍的起点,然后展开说说,用实际的场景来帮助听者理解这个标签的含义,会不会变成一种契机,引发对方的好奇,想要进一步了解自己,并开启一场有趣对话呢?更进一步的,谁说标签贴上去就不能揭下来了呢?每一个标签都可以是一个人在某个当下对自己的认知,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并在对自己有了新的认知的时候换上新的标签,不正是一种成长的体现吗?难道我们一定要等到对自己有了确定无疑的、再也不变的认知时,才能向别人笃定地介绍自己吗?想起来在我最近领读《德鲁克日志》的时候,有一位伙伴在读到“认知自己”的篇章时提出的一个疑问:“人是会变的。今天认识到的特质,后面又变了,那现在认识到它又有什么意义呢?”怎么会没有意义。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此刻(moments)”组成,每一个当下的自我认知都有助于我们过好此刻。同时,下一刻不妨碍这一刻,而这一刻也影响着下一刻。当然,有时候,我们不是不敢贴标签和换标签,而是担心一旦给自己贴上了某个标签,别人就会一直这么认定了自己,就给自己盖棺定论了。我们担心的是别人“太过确定”。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生怕被误解,一旦有一点点误解也一定要不停辩解,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所以,相比于拒绝用标签定义自己,随贴随揭更需要勇气,更能展现出自信,也体现着对他人的信心。我们一定都在各种场合做过观点表达。是不是很多人都会一直沉默,难以积极主动地表达观点?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观点,而是不断在心里“优化”自己的观点,希望它更完善;也不断在心里“评估”自己的观点,希望它更受欢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确定性”的偏好又在起作用。我们有意无意地要求自己的观点一旦说出来,就是确定无疑的,就是不再改变的,就是正确无误的。我们期待展现给别人这样的形象,也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也是如此。我们受过的教育加剧了这种对“确定性”的偏好。课堂上,老师只会点名那些ta认为知道正确答案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如果我们答错了,或者表达了自己没有想清楚,就会受到批评。于是我们养成了不想出确定正确的答案就闭嘴的习惯,并美其名曰“深思熟虑”。殊不知,这种行为方式恰恰有碍于我们探寻答案。探寻答案往往需要我们把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表达出来,和别人交流碰撞相互激发,而不是闭门造车闷头苦想,而且还在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评判自我否定。记得在我的“给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课”上,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在第一堂课之后,很多学员会倍感挫折,因为他们发现原来过去很多自己笃信的认知都是未经审视不假思索被植入的。很多学员会因此而对自己的思考有了更高的追求,对进一步的学习充满渴望。也有一些学员则会因此而变得“谨言慎行”,说任何话之前总会怀疑“我说的对吗?我的信息准确吗?会不会有我不知道的情况出现?会不会我以为对的根本就不对啊?......”对于后者,我在批判性思维课上说过一句话来回应:“真正的自信,不是来自于我确信我表达的每一个观点都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而是来自于我当下的每一个观点都出自此刻我的审慎思考,并在当发现它不正确或者有瑕疵的情况下,有勇气去修正。”我们学习了批判性思维,不应该不敢表达了,而应该更主动去思考去表达去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促进更多的共识。写到这里,又想起刚刚结束的「群岛夏校」中,大家一起观看的一部纪录片。片中有一个人物在集体讨论中先后三次转换了观点,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在观影后的讨论中,起初不少伙伴都对这个人持负面的态度,因为他的观点总是在变。但是几番讨论下来,大家发现,这个人每一次变换观点都是基于新的情况,新的思考。观点转变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思考不成熟,行为不稳重,太过随意;相反,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认真状态。这个人是在把自己思考的过程,也就是每一次观点形成的过程展示了出来,这可绝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的事情。事实上,真实生活中,我们在对话讨论中要是遇到的都是这样的人,那更像是一种幸运。所以,相比于一步到位给出确定无疑、绝对正确的观点(姑且不谈这种观点是否真的存在),能够真诚表达当下的观点并勇于在探讨和探寻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观点,才是更有效的,也是更真诚和更需要勇气的。我们一定都做过各种计划,也一定都感受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刻。很多人本来就反感僵化教条不知变通的计划,正好赶上现在是个不确定的变化很快的时代,于是就理直气壮地不再做任何计划,反正做了也没用。但这个做法并不是应对不确定的有效方式。还是在我最近领读《德鲁克日志》的课上,有一位伙伴这样写道:“我原来很怕给工作设置deadline,害怕会成为同事们的禁锢,后来发现没有deadline完全就是在浪费组织的资源。”我在旁边写了一条批注:“Plan is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二战时的美军统帅、战后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的。翻译过来就是:重要的不是那一纸计划书,而是做计划的过程。在一个确定的时代,人们做事情的方式是靠事前深思熟虑,然后做出一纸完备的巨细无遗的计划书,然后按部就班的执行。这种方式在一个变化迅速的不确定的时代当然是不靠谱的。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因此滑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切全凭感觉,全是随机。要知道,如果没有计划,那么变化也就谈不上了。一切都是随机,涌现和即兴也都变成了溜西瓜皮。我们仍然需要制定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情况来不断地检视当初制定计划的依据是否仍然成立,是否出现了新的情况要纳入考量,是否需要修正计划。和过去时代的计划相比,本质的区别在于,不再是一纸计划定终身,“计划-执行-反馈-调整”变成了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的过程。所以,相比于完全抛弃任何计划,这种动态计划并灵活调整的过程需要更高的能力,更大的勇气,也是应对这个时代更有效的策略。- 有人会因为今天的观点变化而不敢回看自己早先写的文章,觉得“我这都写了个啥啊”;
- 有人会在获得新知的时候,刚开始高兴就转而自责:“我怎么没能早一点发现”;
- 有人会在听到别人的发言之后,急于总结模板去套用,而忽略了观点形成的过程;
有没有注意到,前文所写的三个情境其实是三个典型的类别:个人认知、观点表达、行为方式。我们对“确定性”的偏好基本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每个人之所以都会如此地受到“确定性”的影响,简言之,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懒”。我们基因里的“节能模式”让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追求确定,追求终极的标准的,并且固定不变的事物,如此一来便可以一步到位一劳永逸,遇到各种情境都不必再费劲动脑子,不消耗过多的能量。这种期待可以理解,但是现实中,既无可能,也不必要。今天的时代,我们已经不再能量匮乏,有条件做出更多的思考,回应,甚至拥抱和享受不确定的情境。其实,“确定”和“不确定”并非皆然对立的两种情形。从上面的三个(类)情境中,我们不难看出,即便在大时代的不确定之下,也不妨碍我们在每一个当下是确定的。即便我们找到了某种确定,也不妨碍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探寻不确定的未知。我们需要学习和实践的是在明确自己前行方向的情况下,感知变化并做出及时的相应。能力与勇气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体现,我们的自我建构也由此发生。No.42 集体躺平的年代,你追求自律还是害怕自律?
No. 41一个“正常的人”是如何失去的,又该如何找回?
No. 11 我们为什么害怕完美?